单卫国:尽早应对能源供需之变

随着中国的石油需求已经恢复到今年年初新冠疫情暴发之前水平的90%以上,路透社等媒体预测第三季度中国引领全球油市可能出现强劲反弹。然而,我们也要对疫情之后国际能源中长期结构性改变尽早做好准备。

过去三个月,人类的行为方式发生突变,其中一些变化可能长期固定下来。比如不少人居家办公、居家就餐、视频会议、不乘公交、就近度假、网络购物、线上投资等等。在疫情之后,以上行为变化或将导致包括石油在内的交通能源需求下降,电力需求和燃气需求的增加,能源市场因此面临中长期结构性变化。

与此同时,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发生诸多变异。由于疫情暴发,全球空气质量已大为改善,二氧化碳排放量今年可望减少8%。在后疫情时代,笔者认为业界和有关决策部门需要采取以下行动:

首先,密切关注世界疫情发展态势及其对全球能源行业的影响。包括全球政经走势以及疫情对能源生产国局势和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建议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定期召集能源行业顶级议事和专家研讨,加大分析研判力度和频率;在考虑诸多不确定性基础上设立情景分析模型,开展短、中、长期能源需求预测,实施能源政策变化分析和压力测试,以便提早应对疫情后时代能源格局的变化。

其次,用辩证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看待目前的能源市场发展局势。鉴于疫情对国内能源行业造成严重影响,建议有关部门在保证能源安全的前提下,适当修正国内生产和能源进口的关系,可暂不对能源国企提出利润目标。能源企业则要充分利用国际能源市场价格低迷和供应富裕的有利时机,打好时间差、创新能源运作模式、历练能源谈判能力,加大低成本的油气资源进口,尽最大努力让国内消费者享受国际能源市场的好处,刺激国内经济加快复苏。

再次,加强国际能源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能源治理。建议在外交部门成立能源对外协调机构、加派专业的能源事务参赞。利用我国率先复工复产的先机,进一步发挥好能源需求大国的影响力。一方面加强与能源消费国的政策协调与对接,共享应对疫情的经验;另一方面强化与能源生产国的密切往来,加大能源贸易和投资领域合作。此外,深度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组织、G20、国际能源论坛(IEF)等国际多边机构的能源事务,在关于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议程上发出更多的声音。(作者是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937 字。

转载请注明: 单卫国:尽早应对能源供需之变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