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新华财经|塑料污染治理要求细化 快递外卖电商等面临绿色转型

由 习国防 发布于 财经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记者余蕊)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业内专家认为,通知明确了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各级政府管理责任和部门分工,强化了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细化了禁限管理塑料制品的标准。同时,通知将有力推动快递、外卖、电商等新兴领域企业探索新产品、新模式,进行绿色转型。

  明确2020年底禁限管理塑料制品细化执行标准和政策界限

  202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通知是对意见的进一步落实,并对禁限管理塑料制品的细化标准进行了详细界定。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认为,通知明确了2020年底涉及禁限管理塑料制品的细化执行标准和政策界限,使塑料使用管控目标的实现更具可操作性。例如,明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主要指淋洗类化妆品,并规定了塑料微珠的尺寸;将塑料袋管控范围聚焦在塑料购物袋;将一次性塑料餐具禁止使用的场景先行规定在餐饮堂食服务中的一次性刀叉勺等。

  “同时,通知充分考虑到地区间、行业间差异,提供差异化管控路线。以不可降解塑料袋为例,通知要求到2020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温宗国说。

  温宗国认为,通知对特定场景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特殊需求进行豁免,为企业生产方式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转变提供了缓冲期。例如,通知明确一次性塑料棉签不包括相关医疗器械;塑料袋不包括食品预包装袋、连卷袋和保鲜袋;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期间,用于特定区域应急保障、物资配送、餐饮服务等一次性塑料制品可免于禁限使用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德元表示,通知紧紧抓住环境泄露风险大的品种重点推动。例如,餐饮单位堂食服务中使用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刀叉勺、一次性塑料吸管、易混入餐厨垃圾,给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等后续资源化处置利用带来困难。再如添加塑料微珠的淋洗类化妆品,其中的塑料微珠会随着污水系统进入自然环境,污染量虽然不大,但可能带来累积性的环境影响和危害。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张丽君表示,据测算,在2020年底阶段性目标涉及的相关地区零售、餐饮领域,一次性塑料购物袋、一次性塑料吸管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刀叉勺)的年消费量约30万吨,无纺布、纸、竹木等替代品的原料充足,可降解塑料的年供应量约有40万吨,因此,替代产品产能是可以满足消费需求的。

  有助于快递外卖电商等新兴领域企业探索新产品、新模式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凯认为,通知相关细化要求的落地实施,必将有力推动相关企业联合上下游合作伙伴协同打造绿色供应链、推动供应链“端到端”,包括品牌商到零售商、零售商到用户的绿色转型。

  赵凯表示,意见提出“到2022年,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

  “有关电商快递企业、品牌商户正在与上游包装供应企业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可持续生态链建设,探索推动可循环快递包装的应用,并向全国规模化应用发展。有关外卖平台正在研究制定外卖环保包装推荐名录,探索塑料餐盒规模化市场化回收路径,加快健全外卖行业的绿色供应链。”赵凯说。

  赵凯认为,今后电商、快递企业可以从仓储、包装、运输、末端配送等各环节展开绿色建设,推广可循环包装、免胶带纸箱、瘦身胶带、全生物降解袋等,减少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塑料编织袋、塑料胶带等,并可以逐步扩大可循环快递包装使用范围,探索建立平台间互通互认的运营体系,进而打造绿色供应链,构建仓运配全链条的绿色发展模式。外卖平台可以从源头减量、包装升级以及下游的回收分类与循环利用,推动外卖一次性塑料包装减量;还可以免费投放全生物降解塑料袋,引导平台商户使用生物降解包装,通过回馈绿色能量引导用户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以及加强多方合作,探索外卖塑料餐盒的分类回收模式。

  此外,通知要求各地于8月中旬前出台省级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督促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以上城市等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围绕2020年底阶段性目标,提出推进措施,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各地要于8月底前启动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餐饮行业等重点领域执法检查。中央有关部门将于年底前组织联合专项行动进行督导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