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奏响工业强市乐章 共圆全面小康梦想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早在2000多年前的《诗经》中,“小康”作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代名词,就一直是华夏儿女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
正是对美好生活的孜孜以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宁人民在海宁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发展方式实现了以农业经济为主到以工业经济为支柱、三次产业协调带动的良好局面,闯出了一条工业强市向高质量前进的道路。
百年工业风雨兼程,跻身“千亿”俱乐部
“‘211’目标圆满完成,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026.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1026.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完成100.5亿元,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2位、全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第9位……”这是2019年海宁交出的一张靓丽“成绩单”。
回望百年风云变幻,这样的成绩来得却并不容易。
早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各沿海城市陆续兴起“实业救国”运动,海宁以粮食加工、棉纺织、缫丝等为主的工业作坊和家庭工业萌芽,至1909年,沪杭铁路已通车,内河已有汽轮通行,1913年开始硖石便有火力发电,建立了电话通信。
但是,那时的海宁水利兴建少、失修多,旱涝灾害、疫病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以及“三座大山”的压迫,百姓生活仍然十分困苦,特别是抗战爆发后,连年的战乱使得海宁仅有的工业基础造到严重破坏,百业俱废。
东方风来别样春,山河万里起宏图。
新中国成立之后,当时的海宁县委、县政府便团结带领勤劳勇敢的潮乡儿女在这片热土上披荆斩棘,一卷海宁经济社会发展新蓝图徐徐展开。
“到1977年时,我市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在全县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此确立工业为我市经济发展支柱历程已有40余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春风吹遍潮乡大地,特别是1983年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84年起,海宁“四个轮子一起转”的经验得到大力推广,各类村办企业、个体经营户、乡办企业和村民联户工厂蓬勃发展,乡镇企业、国有企业的加快改革为全市(县)经济快速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起初我在工厂里做机械方面的工作,工作环境很不错,收入也挺可观。”天通控股董事长潘建清回忆道,改革开放之初的海宁,已有不少人办起了纺织厂、服装厂、皮件厂,并早已赚到了“第一桶金”,而潘广通带着儿子潘建清另辟蹊径,创办了属于高科技的电子元件厂。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许多和天通有着类似经历的海宁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拼”出了一张工业强市的成绩单。
块状经济大放异彩,开放创新后劲十足
在新生事物激扬的纷繁时代,每一次改革,就是一次观念的突破、制度的创新;每一次改革,也是一次机遇的把握、一个崭新空间的开拓。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的大环境下,海宁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通畅便捷的交通条件,利用市场机制的集聚和配置功能,逐渐形成了一批区域特色产业,海宁步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大家都在建市场,我们是不是可以建一个皮革市场?”时任海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的金富荣是海宁皮革行业发展的亲历者,“当时,海宁正在学习贯彻‘南方谈话’的精神,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是主旋律。”
1993年,海宁市政府划拨33亩土地启动招商,建成了3万平方米的皮革综合交易市场,并与1994年建成开业,无中生有的“海宁中国皮革城”打造了一张工业经济的“新名片”。
此后,许村家纺、马桥经编等产业集群陆续成型。统计数据显示,1992至1996年,海宁经济高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达20.1%。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尽管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特大洪水灾害等多因素共同影响,国内经济增长进入了短暂调整期,但这一时期内企业结构和产权制度改革有效促进了多元经济格局的形成,民营经济的发展潜力被进一步激发,乡镇企业区域特色经济被盘活,“中国皮革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经编名城”等让海宁“块状经济”的美名享誉海内外。
“进入21世纪后,海宁工业经济结构的立体化程度更高,电力生产、机械和设备制造等产业增长势头强劲。”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等一批优秀的产业园区和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立起来。”
随着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海宁企业外向型的特质被充分释放,有力带动了太阳能光伏、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为工业经济增添了一分“多元”“国际”色彩。
在持续“量变”的积累中,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和效益?这既是广大企业家追求的目标,也是市委市政府谋划的方向,让海宁经济在新时代迎来了“质变”的契机。
转型升级永不止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
“我们最大的秘诀在于‘变’,且跟着时代‘变’。”美大集团创始人夏志生说,他在1979年带着第一批创业者进入热电镀行业,后来,美大陆续转向投产收录机、音响等电子产品,再到成立美大太阳能工业有限公司,再到成就集成灶行业上市“第一股”,始终离不开四个字——转型升级。
当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去,生态环境压力日渐增大、资源要素日益紧缺……全市传统产业的带动能力略显疲态,发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的探索,得到了全市层面的呼应。
2017年以来,海宁吹响“工业强市再出发”号角,借力”融杭接沪”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产业优化调整步伐不断加快,数字经济、航空产业、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初露峥嵘。
在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园这片高产值、高附加值的“蓝海”里,经过几年的培育,一批立足半导体国产化的企业和机构正逐浪前行。
在火星人厨具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业机器人挥臂作业,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海宁智能厨电产业向全产业链延伸。
在红狮宝盛科技有限公司的引擎零部件制造车间里,海宁“智造”装进了世界级航空引擎,航空航天产业横空出世。
在杭州湾智慧医疗产业园,一批以科技研发为主导的医疗产业化项目纷纷落地,以智慧医疗为支点撬动着“大健康”产业的新风口。
在海宁中国皮革城的直播基地,网红主播活跃在淘宝直播、快手、抖音等平台,刮起一股“时尚经济”新潮流。
“新时代,有一种幸福叫奋斗在海宁。”市委书记朱建军在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的号召言犹在耳。海宁人民凭着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拼劲,一步一个脚印,从“小打小闹”的家庭工业、乡镇企业,到如今的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隐形冠军,从立足本土本乡,到捕获全球商机、引领行业发展,一张张宏伟蓝图变成你我触手可及的实景图。
工业稳,则经济稳。经济稳,则小康成。
百年芳华迎蝶变,全面小康路上,潮乡大地上每天都上演着工业强市的美丽故事。
【大事记】
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宁在几乎从零开始的情况下,工业经济奇迹般复苏发展,工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742万元发展到1952年的2441万元,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1家,其中国有企业18家,并出现了3家集体企业。
1978年,海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9亿元,比1957年增长2.5倍,年均增长6.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海宁乡镇企业、个私经济、民营企业蓬勃发展,至199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8.6倍。
1985年,海宁成为首批被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县(市)之一。
1996年,海宁获首批“浙江省小康县(市)”称号。
2011年,全市94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私营企业701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52.4%。非国有及集体经济比重由1992年的4.6%上升到2011年的96.7%。
2019年,海宁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达到2.13万美元,早在2010年就跃上了1万美元台阶。
2019年,海宁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2位、全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第9位。
【来源:浙报融媒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