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大跌:没有哪次高位离场,不被玩成集体踩踏
人性使然
2022年开门,没有红,只有连续两天的绿油油。
今天,A股三大指数延续了昨日的跌势,跌幅有所扩大,最惨的要数创业板,大跌将近3%,直接击穿年线。港股也不好过,加上因为腾讯减持sea,以及国家监管总局对互联网企业反垄断案件进行集中处理,跌幅同样超过1%,而久被摁在地上摩擦的恒生科技指数再一次触及历史新低,大跌将近5%。
创业板的大跌,大家都会想到宁族老大,的确,宁德时代盘中跌幅一度超过4%,是拉低指数的“元凶”,而整个锂电板块,毫无疑问也会跟着一路下跌。
不过,说到锂电上游材料行业,景观却更为矛盾,用下面这句话来形容我想最为贴切: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首先,最近锂电原材料价格走势只能用“疯狂”二字形容。碳酸锂价格更是在一年内上演了“三级跳”,均价从年初的每吨5万元,一路跳涨到每吨28万元,仅在12月,一个月内涨幅就达30%。
但与锂价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锂电材料企业的股价却跌跌不休,赣锋在跌,天齐也在跌。
赣锋锂业的掌门人还在新年致辞上,泼出了一盆冷水:“锂产品的周期性非常明显。有20万元的昨天,也可能迟早有4万元的明天。所以,公司必须居安思危,做好内部管理以应对未来的危局。”
最大的锂电材料巨头的掌门人都如是说,看来锂电材料这个行业的高光时刻,很快要结束了。
1 供需错配?
过去一年锂电材料的高光,其实来自两个方面的刺激。
第一,是下游需求。
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各国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叠加疫情后消费的回暖,2021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从 2020 年上半年的低谷重回高增长。
2020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仅增长 9.69%至 132 万辆,而 2021 年 1-11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 的销量已达到 299 万辆,同比增长 169.59%;2021 年前 10 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达到了 480 万辆,同比增长 54.84%。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井喷,拉动了产业链上游锂资源的旺盛需求。
第二,是上游供求。
经历了2018、2019 年锂价单边下跌后锂行业上游出清,加上新冠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锂资源供应出现紧张。锂资源项目普遍需要半年至两年不等的产能爬坡周期,尽管下游需求旺盛导致上游积极扩产,但新投产项目要形成有效供给,还得等上一段时间,供不应求下,价格出现上涨就是自然现象。
量价齐升,锂电材料巨头们自然赚得盘满钵满。
而具体在目前,在冬季盐湖供给减产情况下,电池厂商会进行一定的年前备货,合理管理库存来控制原材料风险,这在短期内也一定程度拉动了对碳酸锂的需求,而2022年上半年,碳酸锂仍然可以说是锂电产业链里面最大的资源瓶颈,明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增长60%左右,而锂盐相关产量却只增长大约30%。
短期的供需严重错配,才有锂材料夸张的“三级跳”,也是碳酸锂价格冲高到30万/吨的原因。
2 最后的疯狂?
不断上涨的锂价,有人继续看高,也有人嗅到了风险的味道。
一方面,上游成本转嫁到用户端,可能会对终端新能源车销量有所压制;另一方面,锂产品终究是周期,离不开涨多了就会跌的规律。
锂盐均价从年初的每吨5万元,涨到二季度锂盐8万/吨的时候,锂电池企业盈利能力就有明显下滑。2021年前三季度动力电池行业毛利率为25.51%,同比下降1.44个百分点。仅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实现净利润翻倍增长,鹏辉能源增幅较缓,而国轩高科和孚能科技仅微利或亏损。
很明显,上游企业的好日子,其中一个代价就是吞噬中小游企业的利润。而现在锂盐价格涨到30万/吨,受损失的依然是中下游电池厂和整车。
这种局面其实难以长期持续,因为同属一个产业链,利润过度向某一方倾斜,就容易招致其他方的反对,如果长期得不到纠正,下游的需求就会受到压制。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主要任务就是抢占市占率,提高渗透率,它们的终极任务是要替换燃油车,而上游原材料成本的因素,其实是在制约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整车的售价一般都较为稳定,加价不是想做就能做,对于当下一些热门车型来说,单单锂涨价这一块就上升几千,何况碳酸锂一般在低端车上用的比较多,而低端车正是对新能源车贡献最大的部分,涨价无疑最影响的就是这些20万以下的新能源车。且不说这种车型绝大多数还处于亏损状态,就算对应到燃油车,净利润也很薄,能够赚到1万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所以,不要以为锂价只是带动车辆成本涨个几千,不碍事,殊不知,就因为这几千块,足以令单车净利润腰斩,甚至被完全吞噬。
如果算上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车辆不再给予补贴,那整车厂的压力只是加大,不会减少。虽然对新能源车市场来说,更商业化的竞争有利于产业整体健康、长远的发展,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补贴退坡落到自己头上那就是买亏了,同样的产品,花的钱更多了,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挫伤消费者购买电车的意愿。
上游成本转嫁到用户端,可能会对终端新能源车销量有所压制,而下游销量不及预期的话,中游的库存扰动就会扑面而来,形成产业内的恶性循环,最终也会影响到上游的锂电厂家。
未来星辰大海般的增长前景,对新能源而言是估值加成,但如果没有这个的话,再叠加基本面的恶化,到时候很可能迎来戴维斯双杀。就像年初硅料暴涨,影响下游光伏组件的戏码,或又将重演。
另外,在涨价的诱惑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扩产,尤其是中游配套。
比如磷酸铁锂,自从特斯拉model3用了这个东西,国内很多新能车争相效仿,需求也跟随着暴涨,但磷酸铁锂技术门槛较低,很多厂商都能生产,唯一的门槛就是扩产需要时间,打打时间差。这么一看,未来磷酸铁锂的竞争格局并不乐观。
2021年以来,A股市场至少有16家上市公司宣布扩产或投产建设磷酸铁锂,产能合计达到353.6万吨,而目前国内在产的磷酸铁锂产能约68万吨,这些扩建产能几乎相当于现在产能的5倍。
有机构对此做了预测,2022年电池端除了扩产周期比较长的几个环节供需转向平衡外,像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或将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
未来某一刻,整个锂电池产业链要是内卷,周期下行就可能会很剧烈。
3 未来展望
碳酸锂的价格,从9月份的19万/吨逆着市场认知爬升至目前的30万元/吨,但看看锂电产业链公司的股价,跌去30-40%的很多。
2022年开门首日,锂电池板块领跌全市,其中西藏珠峰跌停,藏格矿业、西藏城投大幅下挫,前期热门标杆股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盐湖股份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就连一路坚挺的宁德时代同样大跌;今天,锂电板块继续大幅下挫。
是不是市场已经嗅到什么了?
其实,从之前各路资金一直看好锂矿相关公司业绩增长,到目前锂矿相关公司的股价出现了明显的背离,主要还是两个原因:
一是,锂矿还是周期产品,虽然锂价一直上涨,但股价已经反映,甚至透支了锂矿企业的未来业绩,不少投资机构为了参与抱团锂电股,已经把估值推后到5年甚至更远;二是,锂矿的大逻辑不变,但估值明显已经被推得太高,加上产能在2022、23年集中释放,市场的预期发生转变。
正如赣锋老板李良斌所说,锂电产品有周期属性。既然如此,我们就从周期股的角度来讲。
一般而言,周期股往往有三个高点:第一个是股价的高点,第二个是现货价格的高点,第三个才是财务报表上的利润高点。
现在市场接受度颇高的观点,是锂电中游环节的扩产产能今年二季度开始释放,而股价一般是提前半年反映,掐指一算,岁末年初的现在,正好不早不晚,所以你明白为何这段时间锂电企业的股价跌跌不休了吧?如果将股价走势再往前拉长几个月,龙头赣锋的高位在9月初已经触顶,此后冲高回落,但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横盘期,最近几个交易日,出现持续的下滑,实际上正是股价提前反映未来半年现货价格走势。
说得在明白一点,那就是市场对锂价未来走势的预期已经发生逆转。
从交易层面看,在估值和股价刚起势的时候,尽管这个宏大叙事还需逻辑验证,但未来是向好的,大家就愿意相信是真的,所以鸡犬升天,好的坏的一起涨。一旦估值和股价被炒上高位,同时又看到一些鬼故事,即使有人辟谣,大家却选择转向,现在的锂矿就是如此。
虽然9月以来,锂电产业链已经回调了不少,但是前期涨幅过大,估值仍偏高,加上扩产产能过大,锂电产品价格2022年的价格下滑趋势可能会相当剧烈,而股价的下行压力仍然很大。
4 结语
在碳中和的大势下,锂电板块具有长期成长性,这个大逻辑不用怀疑。但这种成长性夹杂着周期属性,加上现在这么热的赛道,很容易吸引各路资金疯狂涌入,过犹不及。
如果作为长期配置,我们是很看好碳中和赛道,看好锂电板块,但从周期属性上讲,现在正处于锂电产品价格赶顶的阶段,投资思维也得相应变一下,更应该重视其中的风险,或者换句话说,更适合做空。
做投资,能够像巴菲特那样长期躺平、长期躺赢,是牛人,而如果能够复刻股价走势,那就更牛了。
其实,要复刻锂电走势,方法无他,那就是踩准时点,高抛低吸。既然是周期属性,跟踪核心的价格指标变化,再配以两个常识:一个是锂产品的周期性非常明显,有20万元的昨天,也可能迟早有4万元的明天;而另一个,就是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
对于现在冲上30万/吨的碳酸锂价格,不应该上头,更应该恐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官方立场。本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