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可持续发展贯穿未来三个月重点金融支持政策主线

由 司徒元基 发布于 财经

  张 歆

  单向流动的时间,其实充满了韧性。以三个月为例,时间很短,只够四季中的一个季节完成展示;但时间也很长,能够容纳很多支持国计民生的金融政策从部署到出台,乃至推进实施。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的“时间表”,未来三个月(也就是6月底之前)将是金融政策的密集出台期。笔者注意到,拟出台的金融政策的维度十分丰富,且核心均在于“可持续发展”。

  例如,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财政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的“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推广随借随还贷款,使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受疫情持续影响行业企业给予定向支持”,对于市场主体,尤其是符合产业导向的中小型市场主体的精确支持十分明确。我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超过1.2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超过8300万户,正是这些市场主体连通生产与消费,连通经营与就业,连通需求与研发,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盘”。金融支持的最大效用是发挥撬动力、带动力,引导生产要素配合市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诉求有序流动。

  而“延长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完善贷款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继续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强化公司治理”则均是让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服务更可持续,在化解金融机构的风险中,降低金融机构对于业务和服务推进的后顾之忧,从而真正将金融政策支持传导至市场主体。

  人民银行负责牵头出台的“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则从更高的格局出发,通过金融对于绿色低碳发展的直接支持、间接引导,谋求中国经济进一步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贯穿主线,体现了金融政策、金融服务的“温度”“精度”“高度”和“厚度”。而三个月的“时限设定”,则是让金融服务的“时度效”找到最佳平衡点。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