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充电桩变成“充电装”的警示

由 俎巧玲 发布于 财经

  近年来,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但是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有媒体记者走访安徽多地发现,不少充电站的充电桩无法充电,有的无电源接入,有的连运营单位都已不知去向,大量充电桩成“摆设”。

  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6420万辆。根据车桩比1:1的建设目标,未来十年,我国充电桩建设存在6300万的缺口。一边是充电桩存在较大缺口,另一边却是大量充电桩闲置,成为摆设。为何会发生如此魔幻的事情呢?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脱离了市场规律。前些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兴起,各地纷纷出台补贴政策鼓励建设配套的充电桩。然而,不少企业却盯上了补贴资金,争相“跑马圈地”,而不是真心实意地发展充电桩产业,结果导致一些充电桩布局不合理,使用率低,难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反而造成资源的错配与浪费。

  所以,解决充电桩成摆设的难题,关键还是要处理好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关系,让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大化。

  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的补贴政策要更精细化。比如,有的城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多,对充电桩的需求大,那么补贴政策可以适当倾斜。而有的地方新能源汽车并不多、充电桩的需求量也少,补贴资金是否可以少点?这些都需要有关部门充分调研,引导充电桩企业合理规划、按需建设,从而推动充电桩科学合理布局。

  另一方面,相关企业要摒弃为了补贴而建充电桩的思维,而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选择充电桩位置,并依此做好部署和运营。

  同时,政府还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比如,对充电桩的产品质量和使用量进行有效监督,并以此为标准制定补贴金额。如此,既可以保障消费者权益,又可以淘汰一批试图骗取补贴资金的企业,净化市场环境。再如,整合不同充电桩企业的App和数据,实现互联互通、共同结算,既方便消费者,也能有效盘活零散的充电桩资源。

  在充电桩的建设中,只有政府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协调发力,才能让充电桩不再成为“充电装”。(刘琛)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