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教父大卫·史文森去世 管理基金年回报13% 张磊为其门生
世间再无大卫·史文森。当地时间5月6日,耶鲁大学发布消息称,担任该校首席投资官30多年的大卫·史文森(David Swensen)于5月5日因癌症去世,享年67岁。
史文森被誉为机构投资界的传奇,其所管理的耶鲁捐赠基金,35年内年回报率达13%,资产增长了22倍多,后被称为“耶鲁模式”得以推广,史文森的投资策略也影响和重塑了机构投资者的资金管理方式。他的学生张磊创办了高瓴资本,也成为中国PE界的翘楚。
史文森写了两本著作——《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和《非凡的成功:个人投资的制胜之道》,目前均已引入国内,前者着重于机构投资,后者则侧重于个人投资。其中,《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在西方被誉为机构投资的“圣经”。他提出,投资收益有三个来源,资产配置、择时和证券选择。《非凡的成功:个人投资的制胜之道》为个人投资者讲述了投资的基本法则。对于资产配置,史文森倾向于权益的多元化配置策略。
耶鲁大学官网截图。
传奇
创造“耶鲁模式”的投资模式耶鲁捐赠基金年回报率达13%
大卫·史文森在威斯康星州长大,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河瀑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river Falls)。1975年,他来到耶鲁大学攻读经济学研究生,曾与已故的1981年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密切合作。
在耶鲁获得学位后,史文森来到了华尔街,在华尔街工作的头六年并崭露头角。
1981年,在所罗门兄弟公司(Salomon Brothers)工作期间,他开发了一种所谓的货币互换(currency swap),这是衍生品市场兴起的前兆。第二年,他就被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聘为公司融资高级副总裁,负责旗下掉期市场子公司。
1985年,他回到母校,出任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管理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并在耶鲁大学任教。耶鲁捐赠基金成为史文森一生的投资代表作,为美国乃至全世界最成功的高校捐赠基金代表,年回报率超10%,穿越了20世纪80年代末的经济滞胀,90年代的“克林顿繁荣”、高科技浪潮,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高潮及泡沫,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
该基金起初主要投资于国内股票和债券,他开创了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和房地产投资的先河,创造了一种被称为“耶鲁模式”的投资模式。耶鲁捐赠基金先于绝大多数机构投资者进入另类资产市场,1973年开始投资杠杆收购业务,1976年开始投资风险投资基金,20世纪80年代创立绝对收益资产类别。几乎实现了全类别资产覆盖。多年来,许多捐赠基金都试图效仿这种模式。
史文森刚开始管理时,耶鲁捐赠基金的规模为13亿美元。在史文森35年的管理生涯中,截至2020年6月30日,耶鲁捐赠基金的年回报率为13.1%,比剑桥协会(Cambridge Associates)统计的平均回报率高出3.4%,比传统的“60/40”(60%股票+40%固定收益)配置投资组合回报率高出4.3%。以美元计算,耶鲁捐赠基金在史文森任期内的表现转化为456亿美元的收益,相对于剑桥协会的平均值增加了360亿美元。目前,耶鲁捐赠基金资产超过310亿美元,在35年时间内增长了22倍多。
2008-2018年间,耶鲁捐赠基金的十年平均收益有六次位于剑桥协会统计榜第一。
该基金支付了耶鲁大学整体预算的三分之一,也使得耶鲁大学成为世界第三大富有的大学。
前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Richard C. Levin)表示:“史文森彻底改变了机构投资管理,全世界都能感受到他的影响。在他的领导下,耶鲁捐赠基金的出色表现使我们在过去30年取得的成就成为可能——校园的重建,纽黑文市中心的复兴,我们的学生和学术项目的国际化,我们使所有被录取的人负担得起学费的承诺,以及我们在世界一流的科学和工程方面的投资。”
传承
为一众投资机构培养中坚力量得意门生张磊成中国顶级投资人
在贡献靓丽的投资业绩同时,史文森培养的学生也成为其他投资机构的领导力量。至少有15名史文森团队的前成员在其他机构担任过投资办公室的领导,在不同时期,包括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洛克菲勒基金会、卫斯理大学和鲍登学院。史密斯学院(Smith College)最近宣布聘请史文森的学生丽莎·豪伊(Lisa Howie)担任其首位首席投资官。
史文森的另一个有名的中国学生是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在史文森逝世消息传出后,张磊发文纪念这位引领自己进入投资界的第一位导师。1998年,张磊赴耶鲁大学求学,在耶鲁大学读书期间,张磊曾在耶鲁大学投资办公室工作,跟着史文森实习。
张磊表示,他从史文森那里接受的第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把他的著作《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翻译成中文。张磊第一次在书中遇到了一个概念——fiduciary,他将其翻译成“受托人”。大卫还有句话,“管理好风险,收益自然就有了”。后来,“风险管理”和“受托人责任”也刻进了高瓴的DNA。
2005年,在张磊创办高瓴资本时,史文森给了他3000万美元初始资金的支持。目前,高瓴资本已经成为亚洲地区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投资基金之一,管理资产规模超5000亿元人民币,投资平均年回报率超40%,投资过百度、腾讯、京东、携程、格力、蓝月亮等公司。
在张磊2020年出版上市的自传式新书《价值:我对投资的思考》中,他回顾了史文森的投资策略以及对他的影响。书中提及,史文森的投资策略的神奇之处在于能够穿越不同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周期,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投资业绩的稳定增长。他认为,人性会驱使投资人采用最获认可的投资策略,当自己的投资跟多数人趋同时,会强化自己与主流的一致性,以防出错后独面尴尬。不幸的是,这种心理上的慰藉很少能创造出成功的投资结果。史文森的“不走寻常路”,体现在通过对市场的深刻洞察,大举进军定价机制相对薄弱的另类资产市场,创造性地应用风险投资、房地产投资和绝对收益投资等各类投资工具,为机构投资者重新定义了几个大类的资产类别。
张磊表示,在耶鲁投资办公室实习期间,他从投资的角度真正理解了金融体系最本质的功能。实习期间他主要的工作是调研森林资源,这种自下而上的研究传统后来也被引入其创立的高瓴。
非凡的成功
《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成机构投资“圣经”强调资产配置、择时和证券选择
史文森主导的“耶鲁模式”使其成为机构投资的教父级人物,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前董事长巴顿·毕格斯曾说:“世界上只有两位真正伟大的投资者,他们是巴菲特和史文森。“
从他的著作中,可以一窥史文森的投资理念。史文森写了两本著作——《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和《非凡的成功:个人投资的制胜之道》,目前均已引入国内,前者着重于机构投资,后者则侧重于个人投资。
《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主要分析机构基金管理领域,在西方被誉为机构投资的圣经。史文森详述了耶鲁基金的投资过程,阐释了著名的以股权投资为导向、组合充分分散化、大胆投资另类资产的“耶鲁模式”。史文森强调的基本概念是:追求风险调整后的长期、可持续的投资回报,投资收益由资产配置驱动,严格的资产再平衡策略,避免择时操作。
他提出,投资收益有三个来源,资产配置、择时和证券选择,机构总是倾向于稳定持有充分分散化的上市有价证券投资组合;择时策略导致投资组合与政策目标组合发生偏差,会影响基金实现长期投资目标;应用积极的证券选择策略扮演重要的角色,基金经理把投资重点放在存在巨大投资机会的低效市场上,将能够大大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这本书的2010年中译本由时任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作序。楼继伟表示,从2007年3月中投公司组建开始,他就要求每一位高级管理团队成员都要认真学习、研究史文森的这本书,原因是这本书是阐述机构投资管理最好的著作。中投公司作为主权财富基金,与捐赠基金有很多相似之处,从性质上看中投公司实质上就是一家超大型的捐赠基金。两者都只面对单一客户,获得的资金可用于长期投资,并且两者都要在年度回报与长期价值间寻求平衡,都是商业化运作。因此,史文森提出的机构投资理论与实践同样适合中投公司这个大型机构投资者。
张磊是《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主译者,他将史文森的投资哲学概括为“守正用奇”。“守正”既指投资管理者的品格,即受托人应该如何服务于受益人的需要;又指投资原则,耶鲁投资模式的一个显著成就就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机构投资流程和不受市场情绪左右的严谨的投资原则。“用奇”则体现在具体资产类别及投资策略,史文森鼓励逆向思维,每一个新投资策略的形成总是先去理解与传统市场不同的收益驱动因素及内生风险。
《非凡的成功:个人投资的制胜之道》为个人投资者讲述了投资的基本法则。对于资产配置,史文森提出,倾向于权益的多元化配置策略是一种适合多数投资者的长期配置策略。这里的长期并非简单意味着长期持有,而是正确对待各类资产收益和风险特征的长期视角。
张磊在序言中表示,史文森抽丝剥茧地讲述各类资产的本质属性,包括收益风险特征、市场表现、税收敏感程度以及投资者和底层资产的利益一致性等。对于投资而言,掌握了每一类资产的本质属性,就好比习武之人获得了心法口诀,大道至简,知晓这些方可触类旁通,游刃有余。
“我们应当庆幸,大卫·史文森先生首先是一位老师,只是恰好是一名投资者。”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顾志娟 编辑 陈莉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