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阿拉山口,由重庆始发的“渝新欧”班列在这里完成通关手续,满载“重庆造”电子产品驶出口岸,进入哈萨克斯坦,一路朝着终点站——德国杜伊斯堡进发。
“可以说,没有‘渝新欧’班列,就没有重庆笔记本电脑产业的发展。现在,以笔记本电脑产业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已占重庆GDP的30%。”参与推动了“渝新欧”班列开行的重庆交运集团物流部部长樊强告诉记者,“在德国期间学习到的物流理念和积累的经验,让我有机会参与‘渝新欧’国际物流通道建设,以及制定公司的物流发展规划。”
2001年至2002年间,樊强参加了我国交通运输部门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共同组织的物流培训班,在德期间,扎实的理论培训及丰富的线下参观及研讨,让他受益颇丰。
中德在物流领域的合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1995年,中德开始在道路运输和物流领域开展人员培训合作。2010年,中国交通运输部与德国交通、建设和城市规划部签署了部门间《关于在“绿色物流”领域开展双边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并建立了副部长级的中德绿色物流会议机制。
绿色物流双边合作机制为两国开展政策对话、经验交流、实践合作装上了“加速器”。如今,绿色物流已经成为中德交通运输领域交流合作的“关键词”。
学员在德国边境观摩国际跨境公路运输超限检查。樊强 供图
政策对话平台拓展深化务实合作
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以及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绿色物流政策制度尚不完善、技术水平较为落后,迫切需要借鉴德国低碳货运发展经验,切实发挥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先行官作用。
2010年,中国交通运输部与德国交通、建设和城市规划部签署了部门间《关于在“绿色物流”领域开展双边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时任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表示,希望双方在合作谅解备忘录框架下共同努力减少无效运输、降低社会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
双边绿色物流合作框架建立后,中德两国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共同发起的绿色物流行动计划迅速启动。作为中德物流行业交流合作的有效平台——中德绿色物流会议已成功召开7届,中德双方政府部门、技术专家和企业代表就交通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物流发展方面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了合作交流。
2014年10月,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在柏林举行,交通合作首次成为中德政府磋商重要议题并被纳入《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双方提出要继续努力推广可持续物流。磋商期间,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时任部长杨传堂详细了解了德国物流业组织和经营等具体情况,并与时任德国交通和数字基础设施部部长多布林特举行对口磋商。杨传堂建议,深化两国物流合作,继续落实两部门间关于绿色物流领域双边合作的行动计划。
强有力的交流合作平台为中德绿色物流务实合作装上了大功率引擎。近年来,中德两国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研究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发展多式联运等高效运输组织模式、优化交通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积极合作探索,绿色物流如今已成为中德双方务实合作的亮点项目。
2019年5月,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与德国交通和数字基础设施部部长安德里亚斯·朔伊尔在柏林就提升双方交通运输领域合作水平签署部门间联合声明,肯定合作成效:“在2010年建立的副部级中德绿色物流会议机制下,两国相关主管部门、研究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就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开展了政策对话、经验交流和最佳实践共享。”未来,在新成立的部长级“中德交通论坛”下,双方将成立绿色安全运输服务工作组,继续拓展和深化绿色物流领域的合作,推进有益于环境和高效利用资源的绿色物流高质量发展。
低碳物流项目合作卓有成效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在推进绿色物流领域合作的进程中,拥有巨大物流市场和增长潜力的中国,与拥有先进绿色物流技术和经验的德国,一拍即合。
2012年4月,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与德国交通、建设及城市发展部航道航运司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共同推进中德集装箱运输绿色航线示范项目。双方商定,在中国上海港与德国汉堡港之间共建集装箱运输绿色航线示范项目,通过靠港船舶利用岸电方式,大幅度减少船舶二氧化碳排放。
在我国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港口集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等单位以及德国汉堡港务公司等单位的积极推动下,上海港洋山港区冠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岸电项目、洋山四期岸电项目均已建成投入使用。
在运输及物流过程中保护环境和减少碳排放成为日益重要的任务。2015年4月,中德低碳交通合作项目正式签约,我国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约定重点围绕城市交通、绿色货运等方面开展国际交流、研讨培训等活动。
“中德低碳交通合作项目启动以来,中德双方聚焦多式联运、可持续城市配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合作,就多项低碳交通议题进行了交流与研讨。”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货物与物流管理处副处长张强告诉记者。
多式联运是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举措。2016年6月,中德多式联运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欧洲国际公铁联运组织(UIRR)、德国多式联运研究联合会(SGKV)和我国交通运输部、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科研院所以及多式联运企业的代表,就国内外多式联运的发展状况、问题、战略与路径等各抒己见。
2017年,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组织人员赴德国调研多式联运关键技术和法规政策。2018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物流企业赴德国考察多式联运物流园区、转运站和物流联盟。
2019年11月,经交通运输部人事教育司和国际合作司批准,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组织25名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赴德国,开展了为期28天的货运与物流先进技术培训,聚焦多式联运与国际运输、新能源货运装备等物流关键技术领域,学习借鉴德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多式联运领域交流合作如火如荼进行,城市绿色配送、绿色快递也紧随其后。
在中德低碳交通合作项目框架下,2017年,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与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共同组织电动物流车研讨会,探讨电动物流车在城市配送中的应用。
2017年4月,总投资约3.5亿元的全国首个“快递业绿色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基地”在中德生态园正式揭牌。该基地参考德国弗朗霍夫研究院模式,引入中德两国快递业龙头企业参与,共同建立绿色快递研究院,开展绿色包装应用试点研究等工作。
2018年9月,交通运输部举办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推进会,来自德国、英国、日本的专家齐聚四川成都,分享城市绿色配送发展的国际经验。
“近几年,德中交通运输部门在环境友好和新能源交通领域,保持紧密合作。我们和中国交通运输部的同仁们已达成共识,交通运输领域的气候及环境目标将在全球范围内发挥决定性作用。”德国交通和数字基础设施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绿色物流项目落地开花,见证着中德友谊不断深化,有力推动了两国物流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2005年,德国物流园区专家在我国指导物流园区规划布局。樊强 供图
“走出去引进来”培养领军人才
在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自1995年起,中德开始在道路运输和物流领域开展人员培训合作。2000年起,培训由短期改为两年的长期研究,第一年在中国学习德语,第二年在德国学习专业知识。至2012年,来自交通运输部、部分省(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及科研院所、学校、企业的相关代表逾百人参加了培训。
“我为中德两国交通运输部门间的合作与友好往来工作了34年,这34年里基本都在推动中德人员培训合作。多年来,德国与我国的合作一直是非常真诚和友好的。德国对我们的援助是无私的,为了让我们的培训人员真正深入到工厂一线,他们做了很多周全的安排。”原交通部外事司欧美处处长汤亚光谈起中德物流领域人才培养合作,充满了感慨。
汤亚光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物流业发展缓慢,最多就是仓储和货物运输业务。后来,在交通部的争取下,不少交通运输部门代表、物流企业负责人赴德国学习,在带回“物流”这一概念的同时,也带回了更高效更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理念。
2005至2006届学员、原一汽大众华北备件中心总经理隋红枚对此深有体会:“从传统的仓储管理模式,到高效定义级别下库存管理模式;从单一的公路运输到多式联运,在德国学习到的很多东西,都为我参与公司发展决策提供了不少借鉴,让我获益匪浅。”
2012年9月,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牵头组织人员赴德国开展道路货运业组织模式培训,重点考察德国中小物流企业联盟的运作模式、绿色物流发展和政策措施、多式联运运作方式及发展政策、货运中心规划及建设和管理等内容,这些对我国道路运输行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走出去”的同时,还有“引进来”。1996年至2004年,德方专家前后8次来到中国,举办不同主题的“货运管理和物流”研讨班,并邀请相关代表赴德国实地参观学习。
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心相通。“赴德国的系统学习,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改变是,让我们了解到了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够提前3到5年对企业进行战略性布局。”樊强说,“以前是我们去学习,现在只要有机会,在业务衔接或政府沟通等方面,我们也会力所能及地提供一些信息或帮助。”
“中德合作培养的货运与物流管理人才已经成长为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充分利用在德国所学的绿色物流先进经验与做法,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推动我国绿色物流发展起到重要骨干作用。”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徐亚华说,中德之间搭建起了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为推进中国货运与物流业绿色发展、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德友谊之花常开,将推动两国绿色物流交流合作不断前行。
见证者说
“这段经历值得一生珍藏”
原一汽大众华北备件中心总经理隋红枚
2002年,我正式迈进物流行业。那时候,国内物流发展才刚开始,算是一个朝阳产业。我负责一汽大众华北备件物流中心业务。当时我们建成了一座1万平方米的标准库房,在行业里起步比较早。现在回想,当时的物流管理刚刚起步,属于基本建设阶段,仓库运营满足一周一次的门到门运输配送。2004年,我有幸参与了交通部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组织的为期两年的赴德物流研修项目,在国内强化学习了一年德语,并顺利通过语言考试,第二年开始了在德国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学习。
我们是第二十五批学员,德国培训机构优选教授、学者组成的专家团队,为我们提供从经济到供应链管理的系统培训。其间,还组织我们到现场参观,比如不来梅港、汉堡港,以及多个城市高速公路枢纽。此外,我们还有幸到德国最大的化工工厂——巴斯夫集散枢纽转运站以及杜赛尔多夫联邦铁路枢纽等多个站点学习参观多式联运实际操作。
当时,德国相关部门下了很多功夫,征询我们每个人的意愿,根据国内岗位有针对性地安排实习。由此,我顺利地进入了德国大众在卡塞尔设立的备件物流中心,进行为期4个月的实践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现场运营的信息流和实物流的管理,仓库规划,内、外部物流运输组织,以及全程物流质量监控体系等。
这段经历非常宝贵,值得一生珍藏。回国后,我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工作当中,参与规划了10万平方米的库房扩建,推动了新旧物流中心的切换。十几年来,作为从业者,我见证了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感到十分高兴。
大事记
政策对话
2010年,中德签署部门间《关于在“绿色物流”领域开展双边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2011年,首届中德绿色物流会议召开,至今已成功召开7届。
2014年,交通合作被纳入《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中德双方提出要继续努力推广可持续物流。
务实合作
2012年,签署集装箱运输绿色航线示范项目合作意向书。
2015年,中德低碳交通合作项目正式签约。
2016年,中德多式联运发展研讨会举行。
2017年,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组织人员赴德国调研多式联运关键技术和法规政策。
2018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物流企业赴德国考察多式联运物流园区、转运站和物流联盟。
人才培养
1995年,中德开始在道路运输和物流领域开展人员培训合作。
2000年至2012年,来自交通运输部、部分省(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及科研院所、学校、企业的相关代表逾百人赴德国参加培训。
1996年至2004年,德方专家前后8次来到中国举办不同主题的“货运管理和物流”研讨班。
作者 | 曹文娟 马士茹
责编 | 李旭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