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保险领域首家!泰康基金获批,核心员工持股20%,还有更多险资在筹划抢滩公募市场

由 机东林 发布于 财经

首家保险资管公募业务部转制公募基金公司获批,泰康资产再度吃到了行业第一只“螃蟹”。

泰康资产2015年在保险资管中首家获批开展公募业务。去年12月,该公司向证监会提交设立基金公司申请,经过8个多月后,终于9月1日获批设立。

另一家设有公募事业部的人保资产,去年10月先于泰康资产提交了设立基金公司的申请,已获得证监会受理,目前还处于审批流程中。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随着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提升,公募基金业务迎来空前机遇,还有一些保险资管也有意收购公募牌照。

泰康基金核心员工持股20%

9月1日,证监会网站发布《关于核准设立泰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批复》,核准设立泰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泰康基金)。

根据批复,泰康基金注册地为北京市,公司经营范围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基金销售和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

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2亿元人民币。其中,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出资9600万、占股80%;5家核心员工持股平台出资2400万元、占股20%。

证监会要求,泰康基金应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组建工作,出资方足额缴付出资,选举董事、监事,聘任高级管理人员。

泰康资产是泰康保险集团旗下资管公司,成立于2006年,截至今年6月30日管理资产总规模超过2.4万亿元。其中受托管理的第三方资产总规模近1.4万亿元,另类投资管理规模超4700亿元,养老金管理规模超5800亿元。

2015年4月,泰康资产获批开展公募业务,是第一家获得该业务资格的保险资管公司。去年12月25日,泰康资产提交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设立申请,获证监会接收材料。由此,其公募业务转制为独立基金公司的动向受到关注。

赶上公募大发展的泰康资产公募业务发展也很快。泰康资产公募事业部负责人曾介绍这几年的发展,2015年、2016年打基础,2017年抓到货币产品的机会,管理规模超过200亿;2018年是债券牛市,作为保险资管系的泰康公募业务也有优势;2019年思路重点转到含权益产品上来,此后产品线布局逐渐均衡。

截至2021年6月底,泰康公募业务共管理近60只公募基金产品,管理规模超800亿元,客户数量超320万。其中,债券型产品规模314亿、混合型规模365亿、股票型规模67亿。

从公募事业部转为子公司

在泰康资产申请设立基金公司之前,人保资产也已申请独资设立公募基金公司,去年10月23日获证监会接收材料,经过补正材料等步骤后,于去年12月4日获得证监会受理。

人保资产公募基金管理业务于2017年1月获批资格,2017年3月正式开业。人保资产和泰康资产是目前仅有的2家通过下设独立事业部来开展公募业务的保险机构。

这也意味着,这2家采取事业部形式运营的保险系公募基金,都已申请转制为公募基金公司。

曾有基金业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分析,公募基金业务的两种牌照(基金公司法人机构牌照、资管机构公募业务牌照)各有优势。对于保险资管布局公募来说,在起步阶段,公募基金事业部作为资产管理公司下的部门存在,可以借助资管公司的品牌优势,自身可以更聚焦于业务核心职能,精简中后台职能。综合考虑未来自身发展空间以及近年来基金市场发展势头、竞争形势,成立独立基金公司可能是更合适的。

目前人保资设立基金公司还在证监会审批流程中。

今年3月12日,证监会向人保资产提出第一次反馈意见,提出7个问题。主要包括:人保资产作为第二大股东的某基金专户子公司未完成整改,需提交配合整改的相关方案;结合存量货币型基金相关情况,需补充完善货币型基金产品持有人大会召集失败的应对预案;人保资产公募业务信息技术系统涉及从上海至北京的平移,而存量公募基金产品交易不得中断,需分析相关风险点并制定防范措施;人保基金某位拟任董事任人保资产首席投资经理,需就其现任职务与拟任人保基金董事职务之间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风险制定相关安排。此外,还需补充提交人保资产2020年度经审计财务报告,以及补充更新企业名称设立登记通知书等。

证监会彼时要求人保资产在30个工作日内对上述问题逐项落实并提供书面回复。如不能提供,也需提交延期回复的申请。

还有保险资管有意拿公募牌照

从整个保险业看,已布局公募业务的主要集中在头部机构,且布局时间主要是2015年之后。

目前与保险机构有关联的公募基金有9家,包括泰康资产、人保资产、国联安基金、华泰保兴基金、太平基金、国寿安保基金、浙商基金、平安基金、泓德基金,合计管理的资金规模已突破9980亿,接近1万亿,在146家公募基金机构管理23万亿规模中的份额为4.3%。

与这些保险机构自身在保险业的影响力相比,保险系公募业务在公募市场的存在感不强,尚未形成足够影响力。主要原因包括布局时间较短、尚未脱离母公司支持、市场化程度不高等等。

不过,这并不影响保险资管机构对于公募业务的信心和兴趣。尽管大型保险机构多数已布局公募,也还有不少保险机构尚缺这块业务牌照。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在居民财富“搬家”、公募发展势头良好的情况下,一些保险资管公司对公募牌照兴趣提升,正在市场上四处物色收购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