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份医药行业发展状况报告公布

从中国医药物资协会获悉,医药行业发展状况蓝皮书暨2019中国医药物资协会行业发展状况报告发布会近日召开,正式对外发布“用大数据看疫情”数据分析报告以及2019医药政策、医疗器械、医药人工智能等13份行业发展状况报告。

作为国家政策出台最频、管理最紧、规定最细,同时也是变化、异议、争执最多的一个行业,医药行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大众关注。

以医疗器械为例。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国民健康水平的提升。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整体销售规模继2018年突破5000亿元大关后,继续上扬,约达到5800亿元。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和家用医疗器械分会抽样调查统计,2019年全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约为5800亿元,比2018年度的5250亿元增长了550亿元,增长率约为10.47%。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京津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和制造业发展带,随着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不断发展,华中地区有望成为我国第四大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

在政策红利之下,国产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已完全实现自主研发生产。高端医疗器械领域,企业也正在加码提升研发技术水平。随着政策红利的进一步刺激,我国医疗器械研发、应用周期将进一步缩短,创新研发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报告同时指出,我国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目前仍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在医学影像、基因检测、AI+医疗等重点领域,我国已加速布局,但与欧美等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技术、监管、审批政策等方面,仍需要持续实现更新突破。

医药产业如何面对新的挑战和冲击?报告分析称,人工智能应用于医药健康领域已是大势所趋。人工智能在中国医药领域的应用,涉及医药行业各个环节,其终极目标是让医疗的准确率更高,更精准地为患者提供诊断、治疗。报告称,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医疗数据处理深度和效率,借助大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以及计算机24小时不知疲倦运转等优势,人工智能可以将医疗失误降低40%左右。

随着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逐步从前沿技术转变为现实应用。“药师小乔”是世界上第一款执业药师助手智能机器人,辅助执业药师,弥补人才供需缺口;AI辅助影像诊断,辅助医生诊断,缓解漏诊误诊问题;智能药物研发,提升了制药效率;达芬奇等手术机器人已经在临床应用,提升了外科手术精准度。

自今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倡议书》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企业开始行动,尝试涉足AI辅助诊断、AI药物研发、AI服务等领域。

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成为健康产业的一个技术发展和商业热点,其背后蕴含着巨大的想象空间和产业价值。然而,AI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如何在具有高度复杂性的医药领域落地,仍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如,法律法规对医疗机器人的界定比较模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缓慢,人机互动成世界性难题;前期开发成本高,应用场景落地难等。但是,人工智能与医药产业的融合正在深刻改变着整个医药行业的格局。相信不久的未来,“人工智能+医药”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记者获悉,此次蓝皮书不仅延续之前对零售药店、行业治理、医疗器械、国医馆、基层医疗市场、跨境电商、药店非药品类、医药人工智能、医药知识产权的剖析与分享,还结合2019-2020年医药行业面临的种种机遇与挑战,适时推出“用大数据看疫情”、医药政策、医药新零售以及医药品牌等新内容,立足实际,服务会员,推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质量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481 字。

转载请注明: 13份医药行业发展状况报告公布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