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张妍頔)在1月12日晚间南极电商就财务造假质疑发布澄清公告后,1月13日,南极电商股价上涨2.28%,收于9.44元/股,换手率为9.88%,盘中资金博弈明显。面对财务造假的质疑的澄清公告,南极电商并没有给出有力的回击。
澄而不“清”,南极电商澄清财务造假
近日,南极电商遭遇铺天盖地的财务造假的质疑。
2021年开年,南极电商股价遭遇了连续跌停。1月4日开盘闪崩跌停,1月5日开盘后不久也跌停。当天,一份某证券关于“体外循环造假的识别”的研究报告截图流传开来,引起了资本圈热议。
研究报告截图显示,通过税务角度计算的公司当年应缴纳的增值税远远低于通过财报角度季度的增值税金额;2012年-201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与前五大供应商高度重合;2014年以来,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提升且波动较大;公司非常重视二级市场对于其应收账款数额的关注,经常通过将应收账款挪到其他流动资产或者流动资产差额(特殊报表科目)的手法让应收账款数据变得符合二级市场的预期。
股价一路下行之后,1月12日晚间,南极电商的澄清公告姗姗来迟,而这份澄清公告并未清除对南极电商的质疑,有着十几年从业经验的会计师直呼“看不懂”这份澄清公告。
澄清公告显示,作为产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商,南极电商的商业模式主要为IP品牌授权。品牌综合服务业务主要成本构成为采购的辅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等,因此毛利率较高,2019年南极电商本部业务(品牌综合服务业务占比85%以上)毛利率达 92.70%。2019年年报中对品牌综合服务业务的解释是南极电商按发放商标辅料的批次为授权生产商提供品牌授权、供应链服务等综合服务,并收取品牌综合服务费。
在解释供应商和客户高度重叠的情况时,南极电商又表示,在产业链合作模式上,生产商与经销商存在重叠,多为前店后厂模式,且生产商与经销商均为公司的客户。
对此,财经评论员司徒正襟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前店后厂是传统工业社会的一种工业产品商品的业务生产模式。通过整合原料采购仓储装配和物流体系,将其纳入终端消费网络。其他品牌代加工和品牌授权本身是进行商品生产从业务中剔除的环节,相当于将企业转型成前端品牌设计和商品设计企业,将生产与制造脱离。两者的业务模式有着根本的区别。
开年来总市值蒸发百亿,回购仍在路上
澄清公告发布后,南极电商股价止跌,1月13日收盘,南极电商股价上涨2.28%,收于9.44元/股,换手率为9.88%,盘中资金博弈明显。开年至今,南极电商市值已经蒸发了104亿元,目前,南极电商的市值为231.7亿元。
此前的1月5日晚间,南极电商紧急抛出回购方案,公告显示,南极电商拟使用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回购公司部分股份,用于后续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总金额不低于5亿元、不超过7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5元/股。
至于回购目的,公告显示,为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广大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同时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的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依据相关规定,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用于后续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二级市场人士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进行股权回购多是用来刺激股价。
用上市公司的钱维稳股价是上市公司面对质疑时的常用手法。至于实际控制人张玉祥的资金情况看来并不宽松,截至1月11日,张玉祥的股权质押比例超过90%,张玉祥先生累计质押52993.50万股,累计净融资14亿元,融资金额用途为:涉及上市公司的主要款项合计为7.08亿元(其中:2.44亿元用于借壳上市、新民科技出售相关资产,3.20亿元用于2017年并购时间互联100%股权);用于归还认购2015年发行股份时的借款、置换认购2015年发行股份时的借款和置换2017年定增时的借款合计金额为5.3亿元;其余1.62亿元为张玉祥先生个人日常开支(用于缴纳个人所得税款项约为1.5亿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妍頔 编辑 赵泽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