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自曝三大固有经营风险 滴滴如何讲好IPO故事

由 弓四清 发布于 财经

经济观察报记者 刘晓林 王子阳 

“滴滴转战美股,不难理解。(滴滴)如果按照A股或港股的相关要求,只能等待业绩改善后再行上市,但共享出行竞争异常激烈,等待下去的结果可能是亏损扩大,上市条件更加不佳。”针对滴滴正式在美国提起上市申请一事,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对经济观察网记者做出如上分析。

王赤坤表示,滴滴这些互联网项目在早期融资时都有对赌条款,如果没在协议时间内上市或估值下降,将触发对赌条款,项目方有兜底和赔偿责任。

美国东部时间6月10日,滴滴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IPO申请,拟于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DIDI”。知情人士曾对路透社表示,滴滴IPO将筹集约100亿美元的资金,寻求接近1000亿美元的估值。

滴滴上市早有传闻,并不突然,相比之下,“靴子落地”后更引人关注的是:随着招股书的公布,滴滴的业务大盘、运营模式以及盈利状况得以全面清晰地展示在公众面前。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滴滴净亏损分别为150亿元、97亿元、106亿元。在滴滴三大业务板块中,国际业务(国际出行和外卖等业务)和其他业务(车服、货运、自动驾驶等业务)均处在亏损状态,仅中国出行业务(中国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等业务)2019年后实现盈利。

但针对唯一盈利的出行业务板块,滴滴也在招股书中披露了该业务的三大固有风险:一是定价模式遭到外界质疑,可能被迫调整;二是车辆与司机的合规性面临监管压力。滴滴在招股书中表示,这两项都将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运营效果。三是面临着来自现有、成熟和低成本替代品的巨大竞争。

王赤坤对滴滴转战美股的解读,与上述三大风险呼应,阐述了同样的事实:滴滴改善业绩的迫切需求在现有业务模式下并不容易做到,而与“等待业绩改善后再行上市”的选择相比,先上市融资、转航新业务,才是改善业绩和盈利模式的最有效通道。

转航新业务的目标在招股书中已得到体现:滴滴计划将此次上市约30%的募资金额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约20%用于推出新产品和拓展现有产品品类以持续提升用户体验。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报告预测,基于自动驾驶的出行服务订单金额到2040年将达到约9400亿美元。而在自动驾驶领域,中国新一轮的跨界造车项目已经定下了“100亿美元”的新门槛——黄金赛道更烧钱,危机意识重重的滴滴,如何以IPO为新起点,在新的赛道上打造新财富路径,故事才刚开始。

三重风险下的盈利挑战

 滴滴出行板块的盈利并不令业内感觉意外。”共享出行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是互联网的优等生。共享出行高频且刚需,周转率非常高,拉新成本和流量成本都非常低,且无硬件回收的成本压力,优于大多数互联网项目。”王赤坤表示。

对于滴滴另外两大业务的亏损,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滴滴的国际业务和其他业务正处在‘烧钱’扩张的阶段,特别是国际业务还面临着国外疫情的压力,难以迅速摊薄成本,仍需外部持续‘输血’。而滴滴国内网约车业务2020年利润率仅为3.1%,利润微薄。中短期之内,滴滴要想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并非易事。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中国出行业务这一棵盈利“独苗”,滴滴在招股书中也并未隐瞒决定该业务收入的定价模式所存在的隐忧。

根据招股书,中国出行业务交易量2019年为86.69亿,同比下降1.36%,2020年为77.5亿,同比下降10.8%。在交易量连续两年下跌的情况下,该业务整体收入水平却表现良好。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国出行业务收入为1336.54亿元,虽低于2019年的1479.4亿元,但仍高于2018年。

在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看来,在出行业务上,滴滴有可能是通过诸多的方式来拉动每单平均收入增长,进而在交易量下降的情况维持收入水平。“现在滴滴每单的价格逐渐接近甚至超过出租车的价格,达到了一个更加市场化运作的水平。”他说。

有媒体曾对包括滴滴在内网约车平台不透明的抽成规则进行了调查,面对舆论与监管压力,滴滴网约车CEO孙枢5月26日发布公开信称,滴滴从5月7日开始排查,30%以上抽成的订单占比已下降至0.03%, 

对于滴滴而言,定价模式的调整可能将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在招股书中,滴滴表示,“公司收入取决于用来计算用户票价和司机收入的定价模式,该定价模式已经并将继续受到挑战,在紧急情况下可能将受到限制、接受监管机构的询问或调查,公司可能被迫在某些运营城市改变定价模式,但这可能需要大量的管理时间和公司资源,进而影响公司财务状况和运营效果。”

同时,资质问题也是滴滴绕不过去的一大风险因素。在国内,出行平台在不同的城市开展网约车业务还需获得当地政府发放的相关许可证,而且用于提供网约车服务的车辆必须满足一定条件才能获得必要的运输许可证。

滴滴在招股书中坦言,“我们平台大量车辆可能没有必要的运输许可证。如果我们这样的平台没有必要的执照或许可证,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任何此类处罚都可能扰乱我们的业务运营,对我们的企业、财务状况和运营效果产生重大和不利影响”。

因上述问题,滴滴今年4月曾遭到广东东莞交管部门约谈。数据显示,滴滴平台在东莞共有4万多辆车,其中2.6万辆为合规车,4万驾驶员中持证者约为3万;滴滴旗下另一平台花小猪近9000辆的接单车中,合规率为12%。

此外,竞争升温也可能会对滴滴的盈利能力构成威胁。滴滴在招股书中称,共享出行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滴滴面临着来自现有、成熟和低成本替代品的巨大竞争,未来滴滴预计将面临来自新市场进入者的竞争。

近两年来,长安、上汽、一汽、东风等整车企业纷纷入局出行市场,T3出行、享道出行等出行平台相继诞生,覆盖低端、中端、高端各细分市场。另外,互联网势力美团、高德凭借流量优势,聚合了大量二、三线网约车平台,不仅使自身成为出行市场一极,也使不少弱势平台在面对滴滴时获得了更强竞争力。

一边是新玩家涌入,一边是市场增长放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8年后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用户使用率增速均放缓,2020年后甚至出现下滑。2020年12月,中国网约车用户为3.65亿,与2018年12月相比下降6.21%;使用率为36.9%,与2018年12月、2020年3月相比分别下降10.1个百分点、3.2个百分点。

 转航自动驾驶与电动汽车

“滴滴早年通过高额补贴跑马圈地,实现了快速发展。近两年来,随着政府监管的加强,出行市场的无序扩张受到限制,再加上吉利、上汽等车企全面入局,滴滴很难再单纯依靠流量红利维持业绩增长。”张翔表示,面对存量市场,滴滴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方式,布局新技术、新产品。

目前,滴滴“四个核心战略版块”分别是共享出行平台、车服网络、电动车以及自动驾驶。其中,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被滴滴视为其未来的市场机会,滴滴在招股中表示,“电动汽车的日益普及和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将促进移动出行的增长”。

根据招股书,滴滴已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的产品和技术,包括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并打算为此继续投入。通过布局自动驾驶、电动汽车产业链为代表的新技术,滴滴希望从一家网约车出行公司成为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

据了解,滴滴2016 年开始开发自动驾驶解决方案。2020年2月和10月,滴滴自动驾驶子公司完成由滴滴和软银愿景联合投资的5.25亿美元A轮融资,估值达到34亿美元,完成融资后,滴滴对自动驾驶子公司仍拥有绝对控股权,持股比例为70.4%。截至今年一季度,滴滴自动驾驶团队人数超500人,拥有超过100辆自动驾驶汽车的车队。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报告预测,在中国,到2030年自动驾驶将占到乘客总里程约13%,自动驾驶乘用车到2040年将达到约1350万辆;截止2030年,自动驾驶汽车总销售额将达到约2300亿美元;基于自动驾驶的出行服务订单金额到2040年将达到约9400亿美元。

作为未来城市交通的解决方案,自动驾驶的赛道异常拥挤,既有Waymo这样的国外巨头,也不乏百度等传统互联网企业以及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创业公司。无论从测试里程还是车队规模来看,滴滴的实力都不算突出。

不过,滴滴也有自身的优势,即数据采集能力。2020年6月,滴滴自动驾驶CTO韦峻青曾透露,滴滴平台50%的网约车都安装了桔视记录仪,每年可以采集近1000亿公里行车中的真实路况信息,这些信息将用于自动驾驶模型的训练。

围绕电动汽车,滴滴已针对产业链展开布局。2019年1月,滴滴旗下小桔车服与北汽新能源共同出资成立京桔新能源,布局新能源汽车运营、网约定制车、充换电等领域。2020年11月,滴滴与比亚迪推出专供网约车的D1纯电动轿车。

张翔表示,电动汽车是一个风口,各行各业的公司都在纷纷跨界布局,一旦在电动汽车产业链布局成功,滴滴将获得很高的投资回报比。在网约车业务受监管制约的情况下,滴滴依托自身业务资源,布局电动汽车产业链是一条可行的路。

过去两年,滴滴针对电动汽车的布局多集中在产业链中下游,尚未涉足最具想象空间的整车制造环节。今年4月,有媒体报道称,滴滴开始启动造车项目,负责人是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团队已开始从车厂挖人。

需要注意的是,自动驾驶、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投资量级都非常大,参考小米、百度等企业,这一领域的投资额动辄数十亿元乃至数百亿元。滴滴自动驾驶业务,尚处于“烧钱”阶段,而目前出行行业在一级市场的融资难度已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上市显然是滴滴难以回避的一种选择。

在自动驾驶方面,2017年,百度为自动驾驶设立了100亿元的“阿波罗基金”。在电动汽车方面,蔚来创始人李斌曾表示,造车至少需要200亿元以上的资金准备。今年3月,小米宣布造车,首期投资为1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那么,滴滴为何选择赴美上市而不是去港股或A股?“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迅速,给投资中国项目的国际投资人带来超额收益,国际资本对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整体看好。滴滴经营主体和业务主要在中国大陆,如果在美上市,一些看好大陆市场的国际资本便能方便地从股票入手,参与投资滴滴。滴滴转战美股,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本,享受更好的资本溢价。”王赤坤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