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全球供求失衡原因何在

由 濮阳南烟 发布于 财经

  最近,“紧缺”与“匮乏”的字样屡屡见诸世界各大媒体。

  从煤价飙升导致的局部“电荒”,到导致提车周期普遍延长的“芯片荒”;从英国因“用工荒”导致的“汽油荒”、欧洲“天然气荒”,到联合国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食品价格创十年新高。一些人判断,短缺已经取代过剩成为经济增长的阻碍。

  《经济学人》认为,如今全球面对的问题是供应不足。该杂志断言:“这个匮乏的新时代威胁着全球的繁荣”。

  全球金融危机后,支出不足曾长期困扰全球经济,世界进入美国投资人丹尼尔·阿尔伯特所说的“大过剩时代”。而今天,世界真的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匮乏时代”了吗?

  当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紧缺频发的直接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市场的供求平衡。

  一方面是供给不足,疫情肆虐及各国的防疫限制导致的减产,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部分环节受到冲击,国际物流全面受阻。

  另一方面是美国等国为应对疫情启动大力度的财政刺激政策和“无上限”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扩大消费。世界货币美元持续贬值也刺激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低利率还大大增加了房地产的投机需求。

  从更深层次看,“碳中和”目标下的全球能源结构转型、贸易保护主义、市场垄断、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等原因都是当前供给端短缺的原因。

  一些媒体将当下的短缺状况与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相类比。当时,西方经济遭遇滞胀,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并存。1973年,美国人第一次在和平时期遇到了供给短缺。当时的媒体报道说,“商店食品货架上什么也没有”。英国媒体甚至将即将到来的冬天和1978到1979年那个让人难忘的“不满的冬天”相提并论,认为当时出现的医疗、运输、市政等停摆、供暖煤油短缺等问题可能再现。

  不过,与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相比,目前的供给端短缺似乎和当时不完全相同,一些导致匮乏的因素也在不断变化之中。比如,当前的通胀水平似乎没有失控危险;能源价格预期将回落;美联储也将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以逐步收紧货币政策。但如何面对由深层因素引发的“匮乏时代”,仍值得思考。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认为,人类社会几千年来发展前进,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供给端短缺和匮乏的状态,而匮乏又引领了改变与创新。甚至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正是“匮乏”引领塑造了人类的前行轨迹。

  田轩说:“今天面对供给端的短缺,我们只有再次顺应人类变迁和发展的历史逻辑,通过技术革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制度创新,调整和创新生产关系,才能在更高层次的历史维度上保持人类社会整体向前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目前由信息革命、新能源、人工智能和生物制药所带动的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正在突破之中,正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增长动力。它们也许是我们面对匮乏的解决方案。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