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协同“造福”绿色金融
“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政策,是2021年的热频词汇,“绿色金融”也受到了更多关注。1月8日,在正在召开的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美臣保理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黄轶,市政协委员、民革北京市委员会常委姚卫海等均就北京绿色金融发展提出了建议。
北京的绿色金融发展,在2021年驶入了“快车道”。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北京市主要中资银行绿色信贷余额1.27万亿元,同比增长9.78%;北京碳市场各类碳排放权产品累计成交6874.6万吨,成交额19.74亿元,成交均价稳居全国第一。
姚卫海指出,近年来北京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通过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和自下而上的实践创新,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绿色金融重要的倡导者和引领者。加强顶层设计,未来要持续将绿色投融资融于产业的中长期绿色发展规划和区域布局之中,完善绿色标准体系,建立绿色产业规划与绿色金融发展规划之间的协调机制。
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各项节能减排措施和绿色能源的应用与普及,在北京市事权范围内更新制定适合北京市政治、社会和经济发展特点的绿色低碳产业、产品和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等重点内容。
绿色金融飞速发展背后,如何保持合规有序发展、如何持续吸引社会资金配置到绿色产业、如何确保有绿色融资需求的企业真实符合绿色金融标准,相关问题成为绿色金融发展路上不容忽视的课题。
在保证信息真实性方面,姚卫海认为,健全绿色信息披露机制是重要一环。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强化对企业ESG和气候信息披露的管理和监督要求,不仅包括对金融机构持有的绿色资产的信息,还应包括这些资产和主要资产的碳足迹。打破由于信息不对称、数据共享层次低等问题所导致的绿色投融资瓶颈,有效制约污染性投资,防范“洗绿”风险。
姚卫海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克服绿色金融的“负外部性”,是促进绿色金融在市场化条件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例如通过政府部门牵头制定北京市绿色信息共享机制实施条例,搭建绿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绿色项目信息数据库。“还可以通过地方性立法等手段有针对性地加大对非绿色项目的减碳排污要求,一方面可以降低非绿色项目的碳排放与污染水平,另一方面也提升了非绿色项目和能源的运营成本。”姚卫海建议称。
在北京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此类问题已经得到了关注,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在加紧推进绿色项目库和气候投融资平台建设,研究强化绿色资产交易、环境信息披露等功能。
在谈及如何调动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促进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时,姚卫海表示,在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担保、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方面,综合运用财政奖补、贴息、风险补偿等手段,加强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协同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构建可持续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
黄轶则进一步建议,要建立健全多角度、全链条、广覆盖的绿色金融奖补政策闭环机制,制定出台包括信贷贴息、债券贴息、上市奖励、保费补贴、担保奖励和风险分担等在内的系统性、集成化绿色金融奖补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绿色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 廖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