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达IPO:核心数据“打架”,产销率下滑造成存货增加,研发费用仅占销售费用三成左右
近日,杭州格林达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格林达”)更新招股书显示,公司拟在上交所上市。公司拟发行股份总数不超过2,545.39 万股,全部为公开发行新股,公开发行新股数量不低于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25%。本次格林达拟募资金额5.03亿元,其中,四川格林达100kt/a 电子材料项目拟投资3.63亿元,技术中心建设项目拟投资4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拟投资1亿元。
事实上,2019年6月19日,格林达就已经报送了首份招股书,直至今年4月17日,证监会发行部给出了格林达IPO的反馈意见,证监会发行部就供应商与公司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毛利率变动情况、研发情况等情况提出了50个反馈意见。
核心原材料数据“打架”
资料显示,格林达主营业务包括专业从事超净高纯湿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产品主要有显影液、蚀刻液、稀释液、清洗液等。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显示面板、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等,主要用于显影、蚀刻、清洗等电子产品制造工艺中。目前,格林达主要产品市场集中于显示面板领域,占比约95%,其他领域市场占比5%左右。
招股书显示,格林达控股股东为电化集团,电化集团持有格林达4288.56万股,持股比例为56.16%;格林达实际控制人为黄招有、蒋慧儿、俞国祥、蔡江瑞、胡永强、陈浙、徐华七人。本次发行前,7位实际控制人通过间接持股控制的格林达表决权股份占总股本比例为63.30%,但其7人未直接持有格林达股份,间接持有格林达股份共计占总股本比例为25.20%。
在查阅招股书时,我们发现前后两版招股书在数据上存有瑕疵,部分核心数据存在“打架”问题。
资料显示,碳酸二甲酯和三甲胺为公司的主要原材料,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述两项材料占公司主营业务成本比重分别为34.99%、40.45%、48.63%和46.71%。
2019年的首份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三甲胺的采购单价较上年变动幅度分别为35.81%和13.22%。
然而,2020年4月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三甲胺的采购单价较上年变动幅度分别为36.47%和13.22%。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格林达的原材料之一“三甲胺”在2017年的采购单价变动幅度有所不一致,但其采购数量和年度采购单价均一致的情况之下,采购单价变动幅度却出现了“打架”现象。
三甲胺是格林达的主要原材料成本之一,占公司营业成本的22%左右,其价格波动对公司成本影响显著,如此重要的数据存在变动,格林达却并未在招股书中说明该数据变化的原因。
产销率下滑造成存货增加
招股书显示,格林达通用湿电子化学品均通过OEM 模式销售,功能湿电子化学品主要有TMAH 显影液、CF 显影液、铝蚀刻液和稀释液等。
在产品TMAH 显影液方面,2017年-2019年的产量分别为43677.51吨、57671.81吨、58294.43吨,在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该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却出现波动,报告期内,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9.19%、102.99%和104.10%。
销量方面,2017年-2019年,该产品的销量分别为44284.43吨、57043.29吨和56789.77吨,产品的产销率分别为101.39%、98.91%和97.42%,产销率呈现下降趋势。
在产销率不断下降的趋势下,公司产品的库存商品也随之增加,报告期内,公司存货账面净值分别为3073.98万元、3639.57 万元和4917.87 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0.62%、11.12%和14.34%。
热衷营销?研发费用不足销售费用三分之一
我们在招股书中发现,格林达对研发的重视程度远不及营销。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格林达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468.58万元、1906.17万元、2082.5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64%、3.72%、3.97%。
相比之下,格林达在营销方面的费用支出就大方多了。
2017年-2019年,公司的销售费用分别为4016.17万元、5424.21万元、5795.65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95%、10.58%、11.05%。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2017年-2019年,格林达的研发费用在营业收入中的支出比例远低于公司销售费用的支出,研发费用投入仅有销售费用的三分之一左右。
综上所述,格林达虽然作为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但各期格林达的研发费用率不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