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第一药店财智,作者:万立平,图片来自“123RF”
随着集采常态化,药店进集采大势所趋。然而,进去后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1月16日,国家医保局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通知》,提出“除了医疗机构外,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可自愿参加”。
事实上,自国家带量采购政策出台以来,多地已明确发文鼓励药店参与带量采购。
今年,云南药店集采的消息频繁流出。
根据云南药品流通协会消息,2020年4月28日,第二批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正式落地云南。截至5月30日,云南参与本次集中采购的73家零售连锁企业中,已有40家发生过采购,采购数量达到10.2277万盒,采购金额70.17万元。第二批国采涉及的32个品种54个品规中,目前已有39个品规满足零售药店采购需求,供应保证率为72.2%。本批次27家中标的生产企业中,共有24家发生过采购业务。
作为药店数量最多的广东,药店进集采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早在去年9月11日,广东省药品采购中心下发《关于做好我省药品零售企业药品交易报名工作的通知》,明确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将开展药品零售企业药品线上交易。
4月15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了《关于邀请各有关单位报名参加零售药品交易的公告》,明确零售药店只要符合4项基本条件,便可参与本轮采购。
《公告》发出后,吸引了省内近170家连锁药店、400家单体药店、3000余家生产厂家以及800余家配送商报名参与。
5月13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出台了《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零售药品交易实施办法》,对零售药品交易中的采购主体、议价方式、配送和结算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2020年4月30日正式实施。
根据最新消息,广东零售药品集采工作的首轮试点报量共涉及有22个品规,采购金额合计逾1.1亿元,多个厂家以“4 7”带量采购中标价格甚至低于中标价向广东零售药店供药,价格平均降幅达61.2%。
6月8日,浙江金华市医保局就开展金华市第二批药品带量采购发布公告,实施范围为全市所有医保定点医院和医保定点药店,执行期限暂定一年。
此前,山东、江苏、贵州、新疆、浙江等地均发文,鼓励零售药店积极参与集采。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将有更多省份参与到药店集采中。
目前,上市连锁均已陆续表态跟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政策。
去年12月18日,益丰“放出狠话”,称消费者凡在2公里内其他药店购买了低于其店内零售价的同厂同规格药品,将退还药品的最小销售单位3倍差价。根据益丰2019年年报,益丰与国家集采品种生产厂家谈判取得重大进展,通过与90多家集采品种供应商深度合作,进一步降低了采购成本,提升了集采品种的竞争力和贡献率。
12月20日,老百姓大药房在官微同样承诺“退还3倍差价”,全国5000 门店与医院“同药同价”。
老百姓大药房副总裁王琴曾在去年12月公开表示:“‘4 7’药品集采对老百姓来讲是挑战,更是机遇。(降价)确实比想象的幅度大。作为连锁企业,我们应该顺势而为。”
1月14日,一心堂在官微发布消息:“坚决落实带量采购品种执行‘中标价’”,宣布在其大本营云南全省3800余家门店执行国家集采中标价,中标品种与医院同品质、同价格,其余省份全资控股子公司正在积极洽谈中。
一心堂2019年年报提及,“带量采购对公司而言,是一个能取得更多处方药品种的机会,更是一个降低处方药采购成本的机会。”
除上市连锁外,漱玉平民大药房、怡康医药等龙头连锁企业也相继跟进降价。
“跟进集采降价,是顺势而为,也是战略性的选择。”业内人士表示,对于零售药店来讲,高毛利时代已经过去,国家集采影响下,药店客流下降,利润空间压缩,跟进集采,零售药店可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利益:
集采定向交易,采购过程中减少了分散采购的工作量;
集采会使药店获得药企提供的更加优质的服务和维护;
药店能够获得比零散采购更优惠的价格;
药店还可以通过带量采购增加处方药的品种数量,吸引一部分以往在医院买药的顾客到零售药店购买处方药,增加客流量,借此,药店还可以与药企、医院互动。
尽管药店进集采是顺势而为,但不可否认的是,药店进集采后,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位业内人士接受第一药店财智采访时表示:“集采价格把消费者引流到医院,尽管药店开始跟进集采,但短期内销售额难以覆盖成本,实体药店的优势进一步被弱化。
另外,零售药店参与集采后,在中选药品的销售价格上也没有优势。
目前,新疆、江苏太仓市、浙江、云南要求药店销售中选药时,允许定点药店在中选价格基础上,最高只能加价15%。业内人士预测,这或将成为全国统一标准。
有药店老板表示,15%加价根本不能覆盖药店成本,为了留住客流,不少药店不惜低价销售,业绩受到影响。
“尽管如此,亏损也要顺应政策,与医院同步,守住市场,等政策未来完全显现作用时,药店才有可能有与市场无缝衔接的主动权,也能为承接处方药外流打基础。”业内人士表示。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现阶段,药店可以加强网点布局,为顾客提供足够的便利性服务;科学优化品类,与医院形成差异化竞争;通过培训,持续提升店员的专业服务能力,特别是处方药的药事服务能力,提高处方药企业的合作信心;加快推动慢病管理、DTP等业务,为承接医院客流提供技术保障,同时,也可以通过慢病管理来提升顾客对门店的黏度,吸引更多的客流。
本文经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欧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