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站在客户立场才会发生风险事件!浦发股东会四大关键词 年底科技人员要突破5000人
浦发银行(行情600000,)2019年度股东大会现场 疫情之下,浦发银行迎来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宣读系列议案后,9名股东陆续提问,浦发银行管理层一一作答,会议时长近4个小时。 针对股东提出的风险事件处置、网点及APP用户体验、疫情及政策影响等问题,浦发银行行长潘卫东表示,既要关注表象,更应该关注底层、深层次的问题。 潘卫东在回答中提到,浦发银行将加强“一个银行”的概念,落实“客户经营”,强化“合规经营”,同时强调“科技引领”,领先同业。 四个关键词,既有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也蕴藏新一届领导班子对这家大型股份行下一阶段发展的思考。 浦发银行董事长郑杨表示,在确立“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股份制商业银行”战略目标后,浦发银行将心无旁骛推进战略实施。 强调“一个银行”概念 所谓“一个银行”,指的是总行管控能力要提高,包括对市场判断力、对分支机构的穿透管理能力。 在潘卫东看来,从一家区域性银行逐渐发展为全国性银行,管理要求完全不同,最关键在于要强调“一个银行”。 “商业银行是一级法人的经营体制,无论是理念、文化、管理和执行层面,都应该保持一致,这一点我们以前做的不够,现在必须加强。”潘卫东说。 “一个银行”的背后,是浦发银行对成都分行事件的自我反思和总结。 潘卫东表示,今年开始,浦发银行尤其强调总行的统筹能力和穿透管理能力,并希望借此解决分行一些管理涣散导致的风险问题。 浦发银行副行长、首席风险官刘以研进一步表示,成都分行事件发生后,两地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共同形成处理机制,严格监督处置,“到现在基本上是回归了正常”。 据了解,浦发银行对该事件的处置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针对违规操作进行合规整改,已于2018年基本结束; 二是全行举一反三、追究问责,并建立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已于2019年结束; 三是分类处理,恢复正常。 “心中有块‘伤疤’,有时候不是一个坏事,它会时时提醒我们一定要坚持‘一个银行’,同时,也只有‘一个银行’才能适应未来银行业数字化发展的模式。”潘卫东总结称。 郑杨也表示,浦发银行将从传统思维向新发展理念转变,从粗放式发展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转变,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合规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潘卫东在会上表示,合规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一定要强化,绝不心慈手软。 “现在每个月都要开全行分析会,分析经营情况,主要是讲哪里做的不好,是一个问题导向的会。特别是对合规问题零容忍,直接问责分行一把手,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潘卫东透露。 浦发银行副行长崔炳文透露的一组数据则显示,今年以来,该行收到的监管处罚笔数、处罚金额分别同比下降43%、48%,案件发生率为零,趋势向好。 在副行长刘以研看来,一家银行风险管控的好坏,主要来源于四方面:有没有统一的风险文化,有没有风险管控的全覆盖管理体系,有没有穿透式的管理工具和技术,风险管理队伍是否能借助各类工具防控、识别风险。 刘以研表示,近年浦发银行在风险体系管理架构上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在制度建设、体系建设、系统建设、员工规范,包括风险识别工具的建设上也大幅度提升。 “2016年我们的风险迁徙率是7%左右,2017年是3%多,到现在不到1%,说明增量风险不断减小,加上大规模消化存量不良,全行资产质量是越来越好的。”刘以研称。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浦发银行实现不良“双降”。但疫情的变化也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疫情影响下,有效资产很难获得,要降价、降低风控门槛去竞争。不投放不行,银行要生存,投放就要‘火中取栗’,极其考验银行风险管控能力。”刘以研表示。 他同时透露,浦发银行将对增量授信实行名单制管理,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避免盲目投放;另一边,加快存量结构调整、总量管控,做好风险管控。 “总行带着分行去经营客户” 此次股东大会上,也有股东表达了对浦发银行个别产品、服务的不满,潘卫东对此并不避讳,坦言“确实还有差距和不足”。 他表示,客户应该是所有经营和管理的出发点,要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这同时也是解决风险控制、稳定经营问题的重要内容。 “我个人的理解是,经营层面没有站在客户立场,而只考虑某些产品、业务,这才导致一些资产质量问题、风险事件的发生。”潘卫东说。 潘卫东认为,只做业务和销售,虽然能达成KPI指标,但风险很大,要真正关注客户经营,从根本上解决粗放、不可持续的业务模式。 当然,站在客户层面考虑和经营的难度和挑战不小。“对人的要求很高。所以要做‘一个银行’,提升总行统筹能力,让总行带着分行去经营客户,而不是分行带着任务自己去经营。” 以浦发银行零售业务为例,潘卫东认为,已经实现了自上而下的运营,并因此带来全行零售业务快速发展,“尝到了总行统筹引领的甜头”。 而在公司业务方面,2018年开始,浦发银行从夯实基础、调整结构、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进行大幅度改革。其中,该行重塑公司客户经营体系,划分出两类四层客户。 “大的公司客户是由总行牵头来做。分行也有分行的战略客户,所以一定要研究区域经济、行业特色,从上自下,有一个很清晰的客户分层分类的概貌,才能把客户经营做实。”潘卫东表示。 据了解,对应公司客户的分层分类,该行还对公司客户经营的管理架构予以调整。“过去是以产品为中心的架构设置,现在是客户和产品并行的组织架构。”浦发银行副行长王新浩称。 此外,潘卫东认为,不仅仅要“以客户为中心”,还应“以客户体验为中心”。据了解,该行将专门成立用户体验团队,“自己挑自己的毛病”,提供千人千面的服务。 “年底总行科技力量突破5000人” 未来银行业要在数字经济时代取得更好的发展,核心在于科技。可见的是,不论是何种类型银行,都愈加重视科技投入及应用。 “这一点,浦发在业内算是认识的比较早,动手也比较早。”潘卫东表示,其中的重要体现,是科技人员、投入的快速增加。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该行总行信息科技部人员近3900人,较年初增加超过六成,占全行员工总数的7%左右。2019年,全行信息科技投入超过4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以上。 潘卫东透露,到今年年底,总行的科技力量将突破5000人,“我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够突破1万人,相当于全行20%的员工是纯科技力量”。 另一方面,早在2018年,浦发银行就率先提出“开放银行”概念。“这两年很多同业都在讲这个,也说明我们的趋势判断是领先的。当然,我们也希望在最后的结果上可以超越同业。” 截至2019年末,浦发银行已累计发布400个API服务,对接合作伙伴应用210家,处于同业领先水平。潘卫东透露,到今年底,发布API数量将达到1000个。 强调科技引领、投入和应用,在该行零售、公司乃至网点设置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果。 以零售业务为例,潘卫东透露,国内疫情最严重的阶段,银行网点开门率不到20%,但该行零售销售不降反增,“对网点的依赖程度很低,都在线上完成”。 网点设置方面,浦发银行也在进行结构调整,具体的安排是:原则上大部分地区都是压缩为主,只在发达区域还有一些增设计划。 “线下网点不是不重要,但它的功能定位会变化,转向复杂业务的销售,而绝大部分的标准化业务,都可以在网上银行和手机端操作。”潘卫东认为。 此外,潘卫东透露,该行95528人工接听量已经降至50%以下,AI替换率为业内最高,“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服务效率和质量没有受到影响”。 郑杨表示,浦发银行将坚持科技驱动,打造开放共享的数字化服务新模式,从依靠资源、资金投入向科技引领、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转变。 其中,一是要深化开放银行建设,实现更加精准的客户拓展和客户服务;二是要强化数字化穿透管理,做大做强数据资产,构建“智能 数据”中枢平台,加快提升全行运营和产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