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稳回升,中国经济下半年开局向好
张德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数据显示,7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2.8,较6月份提高1.6个百分点,为2011年2月份以来最高,且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这表明,随着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和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序推进,我国制造业正在回升,由此带动国民经济稳步复苏,中国经济下半年开局向好。
具体来看,生产指数为2011年2月以来最高,制造业产出已连续五个月处于扩张区间;新订单指数也为2011年2月以来最高,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尽管海外疫情继续拖累出口,但新出口订单指数继续处于收缩区间,且降幅为六个月以来最低;就业指数连续第七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但降幅为今年以来最低;原材料库存指数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为2018年3月以来最高;产成品库存指数连续三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但降幅轻微,与上月几乎持平;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为2018年11月以来最高;中国制造业乐观度虽较上月小幅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平等等。
在上述各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都处于扩张区,并为一定时期以来最高;新出口订单指数和就业指数虽然处于收缩区间,但降幅为一定时期以来最低。可以据此认为,在各项宏观政策的有效作用下,尽管疫情影响还在持续,但制造业回升已呈明显态势,意味着生产恢复正在加速进行。
财新PMI反映的这种态势,与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同期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有异曲同工之处。后者7月份PMI为51.1%,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五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其中,生产指数为54.0%,新订单指数为51.7%,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9%,从业人员指数为49.3%,都较上月有不同程度的小幅上升或回升。这两种PMI所调查的样本企业在行业分布和企业规模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但7月份都双双走高,无疑共同表明了疫情冲击下的中国经济正在企稳回升。
相关经济运行数据也较好地佐证了这一点。比如,上半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呈现“前低后高、由降转升”走势。其中,二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8%,与一季度下降36.7%形成鲜明对照,尤其是5、6月份,利润分别增长6.0%和11.5%,增速逐月加快。再如,上半年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6.9亿吨,同比增长3.6%。铁路货运量稳步回升与企业复工复产密切相关,是经济运行的重要“晴雨表”,货运量回升进一步表明中国经济正在摆脱疫情影响,并稳步走向复苏。
PMI作为经济监测的先行指标,反映了经济的变化趋势。上半年中国经济先降后升,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尤其是,相较于一季度GDP增速同比下降6.8%,二季度GDP增速由负转正并增长3.2%,呈现的V型反弹之势超出了市场预期,为中国经济打好“下半场”奠定了坚实基础。上半年中国经济先降后升的表现以及7月份PMI的总体回升向好,为下半年中国经济带来一丝暖意。但需要提及的是,由于疫情冲击影响尚在,企业生产经营仍然面临不少困难,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依然较大,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较大的风险挑战。
就此,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指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应对复杂严峻经济形势的积极有力之举,既具有现实必要性,更具有长远战略性,是当前及未来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着力点。
如此,下半年经济工作,要以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为指引,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同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集成效应,确保宏观政策落地见效。利用好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需求端恢复跟上供给端、服务业恢复跟上工业、中小企业恢复跟上大型企业,从而进一步巩固经济稳步复苏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