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宏观审慎调节系数上调至0.5 有助降低对外投资成本 缓解资本流入压力

财联社(北京,记者 张晓翀)讯,央行自对境内企业境外放款业务实施本外币一体化的宏观审慎管理以来,首次上调了宏观审慎调节系数。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调整,企业境外放款余额上限将获提升,有助降低对外投资的交易成本,缓解资本流入压力,同时也将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

1月5日晚间,央行及外管局宣布将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由0.3上调至0.5。央行表示,政策调整后,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上限相应提高,有利于满足企业“走出去”的资金需求,也有利于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跨境资金双向均衡流动。

央行于2016年11月29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境内企业人民币境外放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首次设立了宏观审慎调节系数及币种转换因子两项可调变量,央行将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跨境资金流动情况对两项变量进行动态调整。

宏观审慎调节系数乘以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所有者权益,等于企业境外放款余额上限。因此,当宏观审慎调节系数被调高,企业境外放款的余额上限也将提高。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对财联社表示,预计今年的外汇政策组合大概率是“增加汇率弹性+扩大资本流出+调控资本流入”。2020年前11个月人民币是净流出712亿美元,此次上调宏观审慎调节系数,是扩大资本流出的举措,此举将给企业更多的对外投资自主权。

2020年9月,为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央行将币种转换因子调整为0.5。

此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曾撰文指出,对境内企业境外放款业务实现了本外币一体化的宏观审慎管理,并对宏观审慎调节系数实行动态调整,进一步提升资本项目兑换程度,这些都有利于资本账户的双向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逐步推进。

华泰证券报告认为,迄今为止,现有和新的政策在颁布和执行上仍留有一些“宽进严出”的倾向,对外投资的显性和隐性交易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对外投资的交易成本。

如果人民币实际汇率进一步走强,预计中国可能更有动力推进资本账户的双向开放,从而带来更为平稳、且成本更低的跨境资本流动。这将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再出发”。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872 字。

转载请注明: 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宏观审慎调节系数上调至0.5 有助降低对外投资成本 缓解资本流入压力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