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中国证券报记者黄一灵)金融科技独角兽“陆金所控股”赴美上市迎来新进展。
北京时间10月23日凌晨,陆金所控股更新招股说明书。根据招股说明书,陆金所控股拟发行1.75亿股ADS,发行定价区间为11.5-13.5美元/ADS。据此计算,陆金所控股此次募资额为20.13亿美元到23.63亿美元,与此前市场消息所称的20亿-30亿美元融资规模基本一致,符合市场预期。
同时,承销商有2625万股ADS配售权,如果承销商行使超额配售权,陆金所控股总发行规模则为2.01亿股,陆金所控股融资额也将相应增加为23.14亿-27.17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达达、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国内公司纷纷赴美上市,目前陆金所控股拟融资额度最高,有望成为今年以来美股最大的中概股IPO,并且可能是美国迄今为止最大的金融科技IPO。
(小标题)近三年净利复合增长率近50%
北京时间10月8日,陆金所控股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上市文件,股票代码为“LU”,寻求在纽交所上市,承销商包括高盛、美银证券、瑞银、汇丰、平安证券(香港)等。
在此次IPO之前,陆金所控股已经完成了三轮融资,总规模超31亿美元。具体来看,公司于2015年3月和2016年1月完成了总计7.77亿美元的A轮融资;于2016年1月完成了9.24亿美元的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银集团、国泰君安证券、民生银行等;2018年11月和2019年12月,公司完成了总计14.11亿美元的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春华资本、卡塔尔投资局、SBI Holdings、摩根大通、瑞银、高盛等多家明星投资机构。
Wind数据显示,今年1-9月,赴美上市的中概股数量达30家,已超过2019年同期25家的数量,创下过去10年赴美上市公司数量新高。
对比今年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公司,陆金所控股从营收和业务规模上来看都具有优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陆金所控股实现收入257亿元、净利润72.72亿元。2017到2019年,陆金所控股总收入从278亿元增长到478亿元,复合增长率31%;净利润从60亿元增长到133亿元,复合增长率为48.6%。
(小标题)对中国平安股价影响几何
若陆金所顺利上市,那么其将成为继平安好医生、金融壹账通后,又一家由平安集团孵化的独角兽上市公司。
业内人士认为,陆金所上市对中国平安股价将产生利好。
中泰证券分析师戴志峰、陆韵婷称,陆金所上市对中国平安股价有较大提升作用。如果陆金所能够成功上市,则在平安集团的估值体系中,其估值方法将由净资产转换为市值法。“考虑到陆金所的业务体量,业务增速和2020上半年实际规模净利润情况,我们假设其2020全年归母净利润为150亿元,IPO估值为25倍PE,则平安集团42.3%的持股比例将对应1586亿元市值,相较于234亿元的对应净资产大幅增值。”
来源:中泰证券
中泰证券采用分部估值法来测算中国平安的股价,其中寿险采取内含价值估值法;银行采取市值法;财险、证券和信托业务对标行业采取市净率估值法;汽车之家、众安在线、平安好医生、金融壹账通这4家已经上市的科技类企业采取市值法;陆金所采用情景估计法,即上文假设的1586亿元;其他业务采用一倍净资产估值,可得中国平安合理每股股价约为96.06元。
致富证券称,陆金所上市对中国平安的影响肯定是利好,但实际上不会太大,因为上市前,中国平安只拥有陆金所40.6%股权,陆金所的估值对中国平安的影响预期不会超过每股10元。
来源:Wind
中证君注意到,陆金所控股10月8日宣布赴美上市后,中国平安的股价从10月9日开盘的77.27元/股涨至10月22日收盘的82.10元/股,累计涨幅为7.66%。
(小标题)金融科技三巨头均进入上市进程
截至目前,蚂蚁集团、京东数科、陆金所控股均已进入上市进程。
10月16日,上交所披露京东数科对于科创板上市首轮问询函的回复。目前,京东数科处于“已问询”的审核状态。
10月21日晚,证监会发布消息,同意蚂蚁集团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10月22日,上交所公告,蚂蚁集团科创板上市注册生效。根据公告,蚂蚁集团本次科创板发行的初步询价时间为10月23日,申购时间为10月29日,本次股票发行结束后将尽快申请在科创板上市。
有市场人士认为,就目前进度来看,陆金所控股或将率先完成上市。
在此前披露的招股书中,陆金所将自己定义为“中国领先的科技驱动型个人金融服务平台”。
陆金所控股表示:“我们的目标市场,是传统金融机构和纯线上科技金融平台所没有服务到的客户群体。传统金融机构因为缺乏数字化的服务能力和数据,无法覆盖庞大的市场需求。金融科技公司以技术推动金融服务,但普遍缺乏关联的金融数据和完善的金融专业服务能力,无法为借款人提供合理的风险定价。”
陆金所控股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利用最先进的技术,优化客户体验,降低运营和获客成本。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技术投资及收购等科技投入成为本次募资的主要去向。
金融科技头部公司相继登陆资本市场,将对行业整体发展形成示范效应。中信建投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赵然表示,“科技+金融”模式在当前市场具备标的稀缺性,业绩确定性高的头部公司会带来更多投资机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