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极致操作须引入风险共担机制

由 伯国平 发布于 财经

  伴随这几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基金业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显著了。头部公司规模增长越来越快,中小公司更加举步维艰。事实上,这也是资管行业的显著特征之一,当行业发展运作越来越成熟,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显著。只有当行业受到外部压力而出现变革时,中小公司才有逆袭的机会。

  对于资管行业来说,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这是行业的立身之本。没有让投资者满意的业绩,一切都无从谈起。人才即是立身之本,也是发展之源。二是信任,这是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基石。要让投资者产生信任,需要长期可持续地给投资者以满意的回报。

  不管是发展人才还是赢得投资者信任,都需要时间的积淀。投资是时间的玫瑰,只有历经一定时间的阳光雨露,才能结出灿烂的花朵。人才、信任和时间,构成了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铁三角,这也是基金公司发展壮大的规律。

  通常情况下,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根据资金量大小、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等分成不同的群体,与之对应的是特定的资产管理机构。在服务相近的目标群体时,优秀的机构几乎可以做到赢家通吃,因为对于投资者来说,毫无例外地会选择最能满足自己诉求的机构。由于公募基金的投资者大多相近,这也是基金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显著的原因之一。

  对于马太效应显著的行业来说,新进入的中小公司要想脱颖而出,不仅需要进行实质性的创新,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从基金业的发展情况看,过去十几年来,只有七八年前互联网巨头对基金行业的侵蚀带来了突破性创新,让天弘基金从一家中小公司,迅速逆袭成为行业内规模领先的公司,但其权益投资能力依然乏善可陈。

  对于中小基金公司来说,为实现业绩出挑,选择了极致操作的方式,押注新能源、半导体等热门赛道,希望能够求得突破。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是一把双刃剑。因为这更多是基于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立场,而背离了资管行业发展的规律。对于基金公司来说,通过打造短期业绩抢眼的基金,可以吸引投资者申购,规模增加能够带来管理费收入;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操作必须极致才能在年终排名中胜出。即使押错了赛道,其所受到的惩罚,同业绩排名居前所带来的巨大潜在收益相比,也是完全不对等的。极致操作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看,更多是专业投资人利用基金买卖双方存在的巨大认知差,打着为投资者谋利的旗号,堂而皇之地为自身牟利。

  极致的操作,需要引入与之相匹配的风险共担机制。一是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强制跟投制度。不仅基金公司要拿出真金白银跟投,基金经理也要拿住其绝大部分可投资资产跟投,这样才能形成深度的利益捆绑。二是完整的信息披露机制。过往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或者基金经理自购基金,投资者通常只能看到买入时间,看不到赎回时间,建议内部人赎回也公开披露。

  记者 赵明超 编辑 吴晓婧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