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险、高成本,金融机构如何下沉农村市场?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在相对封闭性的生态中,农村一直是金融机构的"塞外之地"——发展空间极大,金融机构拓展却异常艰难。究竟是方式错误,亦或是农村金融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当打着"普惠金融"幌子的P2P网贷席卷大江南北,囊括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的白领群体时,农村地区的群众茫然无知;而当P2P网贷被监管机构陆续清退时,农村地区的群众无动于衷。
实际上,类似的情形不断在消费金融、互联网保险等创新金融领域上演,农村地区的群众颇有一番"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出尘味道。
但外出打工归来或者大学生回乡创业的人群却不愿意生活在这样"安逸"的日子里。
晓辉,作为一名农村土生土长的大学生,在经历了多轮企业面试"碰壁"之后,最终决定返乡创业。农学专业科班出身,看中了家乡的一片荒山,想要以此为根基发展规模化果树种植。不缺技术,缺的是钱。
农村信用社就开在镇上,直线距离也就十几里地,但贷款的路却似乎有"千万里"之远,一没有无抵押、而没有资质,贷款就成了大问题。
类似这种案例多不胜数。
没有充足的金钱作为支撑,农村人只能是东挪西凑,从小规模的买卖慢慢积累,看起来走的挺稳,但却错过了不少抓住"风口"的机会。甚至,有人在耗光所有的"心气"之后,不得不为别人做"嫁衣"。金融的力量,杠杆的作用,或许在农村这里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点缀"。
三农问题与金融下沉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农民、农业的复杂性、多样性,都在阻挠金融的向下渗透,这种局面甚至可以上溯到王安石变法。
后来的学者对于王安石变法的解读不乏这样的观点——当王安石将当知县时的经验推广到全国时,就种下了失败的"因子",毕竟中国太大了。
如今,金融机构下沉也面临着旧问题和新矛盾:
首先,中国农村地域辽阔,南北方、东西方差异十分明显,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文化习惯都各不相同。由此,就造成了中国农村的"差异化"、"多元化",即便在某一个地方已经得到成功印证的经验,放到其他地方可能不见得起正面作用。金融服务的下沉亦是如此,同一款金融产品在不同地区的接受程度不同,无法迅速规模化。
其次,广泛的个体形式的农民普遍不存在金融需求,他们没有借贷观念,收入低,小钱找亲戚,大钱没抵押。并且,如今一部分人口正在转向城镇,农村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因而,从农村用户转化为金融用户,本身存在一定的困难,不太可能形成庞大的"流量池"。
再者,农业的包容性太广、太杂,增加了金融服务的难度。虽然,从大类别上来看,农村经营的生产项目大多围绕着种植、养殖、畜牧等开展,但种什么、养什么是千差万别——养鸡的不见得能养鸭、养牛的也不见得能放羊……何况还有灾害、市场等方面的风险,无形中让金融服务下沉更加困难。
实际上,目前在农村金融市场占据大头的依然是农村信用社,他们的放贷任务十分简单——只需要把钱放给一部分"大户"就可以了,比如村支书、跑运输、种植养殖有一定规模的农民。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农村信用社的放贷模式依然停留在"人情"或者"抵押""担保"上,导致金融贷款的渗透率低下。
即便如此,农村信用社的坏账率依然惊人:其不良贷款比例更是常年超过7%,是行业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因此,传统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普遍采取"揽储为主,谨慎放贷"的经营策略,从而造成政策文件中经常提到的"抽水机"效应:农村地区的储蓄资源难以在本地形成信贷投放,反而向城市流动,加剧了城乡金融资源的不均衡。
农村金融难做:高成本、高风险
近年来,一些金融机构打着普惠金融的旗号下沉农村金融市场,但实践表明,高风险、高成本这种农商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经历过的"坑",他们依然要再踩一遍。
一方面,农村征信目前依然是一片空白。
在许多地区,农民交易的主要方式依然是现金购买、当面结清,这涉及到劳动力回报、农产品售卖、购买生活必需品以及生产资料等方方面面。因而,传统的线下金融机构也难以完全掌握一个农民的真实金融资产状况,更不用说那些互联网金融机构了。
曾有相关金融机构调查表明,中国各市县九成乡镇网上银行开通率不足30%,七成乡镇手机银行开通率不足20%,银行卡发放率虽有所提高,但使用率徘徊不前,只有3.4%的家庭购买过理财产品。因而,征信数据的缺乏,使农村金融从一开始就失去了业务拓展的依据。
而农村金融创业者往往需要采用各种传统的、或现代的渠道和方式来获取征信数据,包括实地尽调、村民风评等手段无一不用其极。并且,有些金融机构还与零售机构、电商平台、农资服务商等企业"合纵连横",对风控数据的搜集可谓是不遗余力。
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不太完善,且客户群体的相对分散,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均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从而导致获客成本、尽调成本、运营成本的节节攀升。并且,许多线下的征信调查,其精准性存疑,很难作为规模化运营的依据,这都在无形之中限制了农村金融的下沉速度。
另一方面,即便是经历了"详尽"的征信调查,但农村、农民、农业的不确定性依然会导致金融业务的高风险。
比如:
经营风险:农村生产经营项目多为种植、养殖、畜牧,这些项目往往周期长,而这个较长的时间周期内,容易产生经营性风险,如一旦养殖的家禽发生疾病时,就有可能导致借贷人血本无归。
市场风险:包括主粮、经济作物、肉禽、水果蔬菜等农业大宗商品,均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且相较于工业大宗商品而言,农产品的保质期往往十分短暂,对于市场价格波动更加敏感。因而,即便是即便是获得丰产丰收,收益率也往往不高,可能会重蹈"多收了三五斗"的悲剧。
自然灾害风险:一旦碰上天灾人祸,比如在近期的新闻报道中,有许多即将收割的小麦被引燃的案例,这可能会农民导致颗粒无收。
如此种种,都可以导致涉农贷款会出现逾期、坏账等类似事件的发生,而这并非是因为农村人信用不高所致,而是产业风险带来的不可控性。
而由于农村的抵押物等十分有限,也就无法轻易抹平金融信贷坏账带来的风险,使得农村金融发展愈加困难。
农村金融的互联网流派
随着政府积极推动试点土地流转、农村信用社改革等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加上农村人口流出后出现了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模式,都进一步激发了农村金融的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导致许多互联网金融机构纷纷下沉。
从目前来看,较为典型的代表有两种:
其一,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主要探索从产业端生态整合来解决农村金融的下沉问题。
如京东数科,通过将整条产业链上单个企业的潜在风险相关联,形成了一个背靠产业整体的风险逻辑,用科学的手段精准评估,实现资金更有效配置。但是,这里面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的地域差别大,农业产业链非常长,很难用一套完全标准化的方式覆盖农业金融服务。所以,只能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推动,对各个环节的要求也比较高。
而阿里旗下蚂蚁金服的产业金融模式,一端连接的是新农业,另一端连接新零售。他们针对与龙头企业有强绑定关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匹配一定的风控措施后网商银行进行放款。同时,为了确保放贷资金的有效使用,而不是利用到其他领域,网商银行的放款联动的是农村淘宝上的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还有保险等金融服务,在农产品售卖过程中的零售服务,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由此实现了统一。这也比较符合阿里的调性——建平台躺赢。
其二,以宜信、翼龙贷为代表的P2P公司或者以农分期、什马金融为代表的助贷机构,主要探索从场景金融等角度切入农村信贷服务。
如翼龙贷面向广大乡镇群体,主要采用是招募加盟商的形式来进行运。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这些本地的加盟商地域优势来通过"熟人"作为对借款人进行收集和前端的风控,然后翼龙贷统一通过线上进行资金的撮合,为了防止借款项目出现预逾期和坏账,加盟商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用于提前垫付给投资人。不过,这种加盟模式虽然前期推进较快,但弊端也同样明显——风控失实,坏账频发。
而农分期最初以农机分期出发,将重点集中在能对农业生产提供更大支持的生产性金融服务上,并以此为工具,逐步渗透到整条农业产业链。目前来看,业务场景还相对单一,用户粘性稍有不足。
近年来,农村地区的传统金融机构数量已趋于停滞,总量在12.65万左右徘徊,甚至某些年份还会出现"倒退"。与此相反,互联网金融机构向农村地区的扩张态势越来越明显,但究竟哪种模式能够解决农村金融的高风险、高成本问题呢?或许只有时间能证明一切~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