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千亿光伏龙头阳光电源20cm跌停,北向资金越买越跌270亿元被套

由 劳新忠 发布于 财经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魏亚霖

4月20日,光伏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300274.SZ)低开19个点,随后跌停,14万股东全都傻眼。

刚回暖两日的光伏板块也被拖累,Wind光伏指数全天下跌2.64%,仅航天机电(600151.SH)、银星能源(000862.SZ)、中来股份(300393.SZ)、金开新能(600821.SH)四股微收涨。

阳光电源的20cm跌停,与前一晚的业绩“炸雷”有关。

4月19日晚,阳光电源发布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其2021年实现营收241.37亿元,同比增长25.15%;归母净利润15.83亿元,同比下降19.01%。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收45.68亿元,同比增长36.48%;归母净利润4.11亿元,同比增长6.26%。

阳光电源今年一季度表现不错,但去年全年盈利表现远低于预期。

时代财经注意到,此前阳光电源三季报披露的归母净利润为15.05亿元;也就是说,阳光电源四季度的盈利仅有0.78亿元,同比减少89.73%。

4月20日,阳光电源证券部工作人员向时代财经解释,2021年业绩不达预期的主要原因是海外电站计提减值,以及部分储能业务交付延迟被罚款等。

去年10月下旬,阳光电源的股价达到了178.98元/股的历史新高,然后开始了下行模式。从去年11月初以来,阳光电源股价下跌了56.08%,数百亿市值已经烟消云散。

与阳光电源股价走势截然相反的是,券商研报在最新财报发布后仍然高喊“买入”。北向资金几个月内坚持越跌越买,结果越买越跌,持股比例已超总股本的四分之一。

图片来源:pixabay

券商仍在喊“买入”

直接冲击股价的,是阳光电源年报业绩不佳。2021年其全年归母净利润15.83亿元,同比下降19.01%。阳光股份在年报中表示,将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0元,也引来股吧里的不少股民嘲讽。

影响阳光电源股价预期的,或许还有跟财报一起发布的限制流通股解禁公告。4月22日,18名股东的总计2842万股将上市流通,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1.9134%。

与充满忧虑的市场反映不同,机构仍然表达对公司的看好。阳光电源年报与一季报发布不到24小时,已经有5家券商发布研报点评——国联证券、光大证券、瑞银证券、安信证券给予“买入”评级,中金公司认为“跑赢行业”。

图片来源:Wind

安信证券分析师王哲宇认为,阳光电源的销售及研发投入加大,期间费用率阶段性上行拖累盈利;不过,前期投入将为公司后续的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随着公司未来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各项费用率有望逐步回归正常水平。

不过,清一色正向评级的背后,是券商们已经默默下调的目标价。

在上述研报中,中金公司将此前阳光电源的目标价下调了45%至105元;瑞银证券下调了19%至145元;国联证券、安信证券“买入”评级下的目标价分别也只有111.5元、109.04元。

此外,近期长三角地区疫情反复。被问及当前疫情管控是否影响公司经营时,上述阳光电源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疫情管控对于公司经营确有影响,但影响不大,目前公司供应链上的部分零部件已经实现国产替代。

其告诉时代财经,“公司今年的经营状况是稳步向好的,我们也密切关注疫情的后续发展。”

270亿北向资金被套

券商研报高喊“买入”,北向资金则用真金白银表达看好。北向资金一向被称为“聪明钱”、“A股风向标”,但到阳光电源这里似乎失灵了。

Wind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阳光电源股价高位震荡时,北向资金开始了净买入。此后,随着阳光电源的股价不断下跌,乃至腰斩,北向资金始终坚定买入。

图片来源:Wind

截至4月19日,北向资金持有阳光电源23589万股,占自由流通股本的25.41%,市值超270亿元;较3月底增持了1271万股,较去年12月底增持了7365万股。

甚至就在4月19日当天,港交所复活节假期后的首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净买入阳光电源181.72万股。以收盘价90.10元计算,当日净流入1.64亿元。然而,这笔资金第二天就领受了20cm跌停,浮亏3274万元。

北向资金的抄底,可谓越抄越低,锲而不舍。然而,4月20日,北向资金也开始出走。当天深股通专用席位登上阳光电源的龙虎榜买入、卖出第一位,北向资金合计净卖出4.59亿元。

在今年一季度阳光电源屡创股价阶段新低时,不只北向资金,公募基金也在加仓。天弘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基金在一季度新进,购入942万股成第9大流通股东;广发基金旗下四只基金除广发双擎升级外,其余三只都进一步增持;华泰柏瑞中证光伏则从第十大股东买成了第六大股东。

图片来源:Wind

在整个板块都处在下行趋势中时,北向资金和机构的加仓都显得无力回天。截至4月20日,Wind光伏指数的跌幅为29.27%。目前,光伏板块整体估值已经跌回2021年7月水平。股民和机构都在等待一个真正回暖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