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8日讯 (记者 周雷)11月18日,由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指导,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主办的“双循环格局下实体经济发展与债券评级论坛”在京召开。与会嘉宾围绕“双循环格局下实体经济发展与债券评级”主题,分别就债券市场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经济结构和推动双循环下的“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展开探讨,并就信用评级机构在引导资本合理流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用进行深入对话交流。
中国国新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渝波在论坛上表示,信用评级作为一个国家金融“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降低信息不对称、维护资本市场信用安全等方面作用重大。为此,中国国新于2019年4月战略重组大公国际,将其打造成为唯一一家由央企控股的信用评级机构。目前,大公国际已构建起适合中国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体系与标准,为超过70个行业、32个省级行政区的近万家企业提供了信用评级服务。
此次论坛上,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发表了《双循环格局下中国金融发展展望》主旨演讲。大公国际党委副书记、总裁应海峰就《变革变局下的评级行业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发表精彩观点。原中央企业专职外部董事邓志雄作了《混改中形成的两种企业治理新范式》主题演讲。
为服务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公国际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实际,在当天的论坛上由大公国际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柏乐主持,发布了乌克兰和南非的国家投资环境报告,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南亚和中东北非两个地区共17个国家的投资环境报告。
据悉,大公国际作为中央企业控股的评级机构,积极践行“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打造国际认可、具有世界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民族品牌”使命,通过构建“国家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将充分解决国际经济合作及投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合作各方把握投资机遇、规避投资风险、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合作有效性与成功率的提升。
500余位来自政府、企业和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的代表,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使或代表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等参加本次论坛。中国国新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莫德旺在论坛上透露,下一步,中国国新将立足建设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按照大公国际作为信用评级行业“国家队”的功能定位,支持其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评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