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银行理财净值转型的主要参与者,理财子公司的投资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尤其在权益类投资上,能否打破市场的传统偏见,成为理财子公司不得不面对的一道难题。当前,股权投资已经成为理财子公司争相布局的新方向。一级市场上,信银理财、建信理财通过“LP+直投”模式投资;杭银理财、工银理财、兴银理财则通过“LP”模式投资。另外,在二级市场上,工银理财、建信理财则借力FOF/MOM产品参与投资。显然,蒙着“神秘”面纱的理财子公司如何投资正浮出水面。
5月24日,企查查数据显示,上海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合伙(有限合伙)的工商信息日前发生多项变更,投资人中新增信银理财等。此次出资,也是信银理财首次以LP身份参与股权投资。
长期以来,银行以及理财子公司的理财资金的主要投向是固定收益类资产,对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并不高,对非上市企业股权的投资更是少之又少。在这背后既有银行对传统优势业务“固收”的依赖所致,也与理财资金属性与股权资产特征难以有效匹配有关。
尽管理财资金配置股权资产存有难度,但在监管层面实际并未禁止。今年1月份出台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鼓励银行及理财子公司依法依规与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和创业投资基金、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展开合作。政策鼓励之下,理财子公司对于股权投资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业的2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中,包括工银理财、建信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杭银理财和徽银理财在内的6家理财子公司都已进军股权投资领域。而从公开落地的案例来看,理财子公司进行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的主流模式主要包括“LP”(即有限合伙人)、直投或“LP+直投”三种模式,而在上市公司股权的投资上,理财子公司则呈现出明显的“外部依赖”。
“LP+直投”模式:信银理财、建信理财率先试水
资料显示,此次信银理财出手参股的上海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是国家大基金旗下聚焦装备材料领域的子基金。在上述增资中,信银理财作为唯一一家理财子公司出资了5000万元,出资占比为0.9901%。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2020年7月开业以来,信银理财首次投资私募股权基金。这意味着信银理财的股权投资模式已从单一的“直投”拓展为“LP+直投”。
在此次入局私募股权基金之前,信银理财更倾向于选择直投方式进入股权投资市场。2020年11月,信银理财斥资100万元入股了湖州市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持股比为0.9009%,这是其直接投资的第一家未上市企业。接着今年2月份左右,信银理财又参与了杭州灵西机器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A+轮融资。
与“LP”模式相比,直接投资下,理财子公司可以对标的公司有更多的主动管理权,但是对理财子公司的要求也更高,必须具备更强的投研、管理能力,而且在退出方面可能也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因此直投模式更适合大型机构操作。而在实践中,开启直投第一单的理财子也正是来自国有大行。
2020年7月,建信理财斥资近亿元入股了盛虹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后持股比例为12.77%。从工商变更时间看,该案例应该是银行系理财子公司诞生以来直接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的第一个案例。
不过,在入股盛虹集团后,建信理财至今尚未有第二笔“直投”案例出现,之后对“LP”模式则表现出更大的兴趣。2020年10月和12月,建信理财分别出资9亿元和37.5亿元投资了由武侯资本管理的成都武侯武资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和由广东恒信基金管理的广东建恒乡村振兴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值得注意的是,经老虎财经核对梳理,信银理财和建信理财是目前对“LP”和“直投”模式均有尝试的两家理财子公司。
“LP”模式:杭银理财、工银理财、兴银理财
相比直投模式的高要求、高门槛,以委托投资的方式通过第三方间接投资股权资产的“LP”模式似乎更受理财子公司的青睐。在后者模式下,理财子公司一般是同符合条件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合作,以有限合伙企业LP的角色参与其中,资金主要投向未上市公司股权。
要说明的是,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都可以配置未上市公司股权不同,理财子公司在这方面则受到监管的严格限制。
根据《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是不得投资未上市股权资产的。因此,如果要开展这类投资,理财子公司必须绕道私募产品实现。
比如2019年6月,在公司开业之初,工银理财即推出了6款新产品,其中就包括了一款特色私募股权产品——“博股通利”。据悉,该产品主要投向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企业,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直接投资未上市的股权,后续主要通过科创板上市退出。
除了发行私募理财产品,更多的理财子公司则主要通过与其他公司一起设立有限合伙企业的方式,进入股权投资市场。这种间接投资的模式之所以受到理财子的欢迎,除了可以借助投资机构的专业能力,减轻自身的投研及退出负担,还可以通过组合投资分散风险。
目前,单独采取“LP”模式的主要有杭银理财、工银理财、兴银理财以及徽银理财四家。
据老虎财经不完全统计,目前理财子公司采取“LP”模式设立的股权投资企业达15家,其中杭银理财参与设立数量为5家,在理财子公司中最多;工银理财次之,有4家;兴银理财、建信理财分别拥有两家,并列第三;信银理财、徽银理财均参设一家。
以杭银理财为例,杭银理财分别投资了5家股权投资基金,即杭州和达生物医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杭州和达创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杭州和达新医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杭州和达药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及杭州如石文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管理人均为杭州和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计投资金额达16.2亿元。
与大行系理财子公司所投资的基金地域分布较为分散不同,城商行系理财子公司更偏向于投资本地基金,参投基金的投资项目也多为本地企业。
据企查查数据,上述杭州和达生物医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杭州和达新医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两只基金均已开展股权投资,投资项目多为当地企业,比如前者投资的杭州和正医药、杭州术创机器人等。同为城商行系理财子公司的徽银理财,其参投的股权基金同样为本地基金,所投资项目亦为安徽当地企业。
二级市场模式:工银理财、建信理财借力FOF/MOM产品
除了重视对未上市企业的股权投资,理财子公司对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同样关注。
根据规定,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可以直接投资上市公司股票,但是考虑到股票投资需要一整套投研体系、前中后台协同运作的系统,当前理财子公司尚缺乏充分的准备直接交易股票,因此委外投资、发行FOF/MOM(基金中的基金/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产品便成为不少理财子公司的优先选择。
比如在2019年工银理财开业之初推出的6款新产品中,就有两款混合型产品——“鑫得利”量化策略861天、“全鑫权益”系列,这两款产品均采取了类似FOF的投资模式。
2020年5月,建信理财也发行了一款名为睿福稳健FOF(最低持有1年)的理财产品,产品说明书显示,该产品属于公募FOF。
据中国理财网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4月末,产品名称中含有FOF字样的银行理财产品已增至150款。其中,银行理财子公司合计发行122款,占比达81.3%。对于银行理财子大量布局FOF/MOM产品的现象,老虎财经在日前发布的《银行委外“奔向”公募》一文中也有分析。
从本质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对发行FOF/MOM产品的热衷,和对“LP”模式进行股权投资的青睐,都是理财子公司在投研、资管能力上的不成熟的结果。随着理财子自身资管团队的发展完善,理财子公司的投资模式未来或许又会发生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