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江小白创始人参加天府论坛表示,创新产品果立方一上市就热销

由 段干方 发布于 财经

10月21-22日,2020(第四届)天府论坛系列活动在成都举行,本次活动以“双循环·双城记——大变局时代的未来”为主题,围绕商业趋势、政策环境、产业机遇与挑战等主题,举办多场分论坛。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等全国知名商业领袖,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畅、江小白创始人陶石泉等新锐企业家分享了他们的思考。

在《创新往往生于忧患》的演讲中,陶石泉分享了他对差异化创新的理解。通过观察公司业务,他还发现,凡是创新密度比较大的业务,基本上都能产生小小的亮点或是惊喜。今年9月份,江小白推出了果味高粱酒——果立方系列,这款紧跟用户需求,根据用户反馈开发的创新产品,一上市就热销,尤其是白葡萄味,受到很多年轻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成立近十年,江小白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清香型高粱酒品牌,致力于传统高粱酒的老酒新做,推动着中国白酒利口化、时尚化和国际化的实践。如果把时间轴往后再拉10年、20年,企业会变成什么样,行业会变成什么样?陶石泉坚信创新能驱动每一个经营者一路向前。

陶石泉总结企业创新的两个本质,是做更好的产品,成为更好的人。“2020年的疫情对很多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忧患,应该把它当做一种机会,去驱动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个人自身的创新、变化,去面向未来。”

以下为陶石泉演讲内容:

今天,整个人类面临着新时代的巨大变化和冲击。每个人都在思考如何去创新。今天我想分享的一个想法是,创新其实特别难,而且往往是在逆境、困境、忧患的时候才可能产生真正的创新。

我们每一个个人、每一个企业或者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试着把时间轴拉长,回顾十年前甚至更长的时间里面,我们是谁,我们的企业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况,我们的行业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一个小鸡头企业的创新之路”

2001年大学毕业以后,我就进入了白酒行业,2001年的白酒行业产值只有不到500亿。到今天,已经达到了6000多个亿,实现了十多倍的增长。回到当年,我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有这么大的一个发展。

作为一家重庆企业,来参加川商大会,一是为了表达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热烈期盼;第二,我也是特意过来向四川的优秀企业学习。江小白的产业链涉及农业和酒业两个板块,农业板块对比新希望,可能只有新希望的万分之一的规模;我们的主业是酒业,但在四川的酒业面前,我们完全就是一个小学生。

十年前,开创江小白的时候,可以选择四川,也可以选择重庆,最终选择重庆的原因是,可以预想到,无论我努力十年还是二十年,基本上很难在四川浓香品类中做到第一。川酒中,已经有了著名的“六朵金花”。

今天,我们通过十年的努力,已经做到了重庆第一,而且是清香型高粱酒的品类第一。所以如果把我演讲的标题换一下,可以叫《一个小鸡头企业的创新之路》。我宁愿去做一个鸡头,也不愿意来四川的浓香白酒领域做一个凤尾。企业创新应该走差异化的路线,找到自己能做成第一,能实现差异化竞争的优势领域。这要用一个更长的时间轴去理解,企业是如何去创新,如何去定位的。

没饭吃的时候反而敢于去创新

把时间轴拉到今天这个时点,疫情过后,我们在关注什么,在讨论什么?我观察自己公司的业务,凡是创新密度比较大的,基本上都能产生小小的亮点或是惊喜,而凡是很多年不变的业务,好像多多少少都遇到了一些困难。今年9月份,我们推出了果味高粱酒——果立方系列,这是我们紧跟用户需求,根据用户反馈开发的创新产品,一上市就热销。尤其是白葡萄味,受到很多年轻消费者的好评。很多消费者在公司的微博微信留言,希望推出更多新口味的果味高粱酒。

如果把这个时间轴往后再拉5年、10年、20年,我们各自的企业会变成什么样,我们所处的行业会变成什么样?我仍然坚信创新能驱动企业,驱动企业家,驱动每一个经营者一路向前。也有人问,为什么创新难?为什么一些新企业的创新比老企业做得要好?我得出一个小小的结论:有的时候创新一定要来自于忧患,当我们没饭吃的时候,涉及到企业生死的时候,我们反而应该什么都不管不顾,敢于去创新。

我创业的第一天,我们手里面拥有的资源很少,正是因为缺乏资源,没有知名品牌,没有悠久的历史,所以我们必须要开创。我们没有包袱,可以建设更大规模的现代化酒厂,专注于生产技术的提升,专注于高效率的生产;可以做面向年轻人的品牌,可以用社交媒体、用互联网的方式方法跟消费者沟通;可以建立新的渠道,也可以把电商渠道设为重点的渠道……

创新很难,我有几个点和大家分享:

第一,想象力是推动商业文明、推动企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但今天所有的企业要发展,最难的一个挑战是想象力的局限。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我们跟团队最难达成的共识是缺乏想象力。我认为想象力其实是创新的第一驱动力。今天我们拿出手机就能打到车,就能吃到外卖……所有的这些生意都是基于当初的想象力。

即使拥有想象力,但我们有没有做到最好、做到第一的勇气和决心?到目前为止,我仍然是一个战战兢兢、一直在努力的经营者。江小白做到今天,用将近十年的时间,能够在细分领域里面,在区域市场里面做到第一,是因为当年有这个勇气,我相信我们在重庆的酒企里面能够做到第一,所以我们努力去做,把方方面面都做好。不但努力去做,而且有足够的耐心,以十年为周期,不在乎一两年的增长率,真正在乎的是如何通过长时间去实现做到最好、做到第一。

第二,如何与年轻人做朋友。我今年收获最大的一句话是,“到我们这个年龄,最应该跟年轻人做朋友”。但我们如何与年轻人做朋友?

首先是年轻的消费者。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交付给90后的消费者,你必须要去贴近他们,洞察他们,要跟他们聊天,要跟他们成为朋友。其次是年轻的员工。我们了解我们的员工吗?90后、95后的员工在想什么?希望得到什么东西?

我们只是主观意识到应该跟年轻人做朋友,但真正要做到仍然非常难。我们今天讲要创新,如果我们连年轻人都不了解,跟他做不了朋友,请问我们如何创新?我们所谓的创新,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创新,是自以为是的创新,而不是他们的创新。

第三,今天能赶上变化的,只有少数人和少数企业。在我们企业内部,很多85前的同事很焦虑,觉得没有以前进步快了,觉得有一点跟不上节奏了。这种人其实很了不起了,意识到自己掉队了,有紧迫感。

我们发现很多创新企业做得比我们好,同行企业、平台企业做得比我们好,因此会觉得整个社会给我们带来一种压力。但我最近琢磨出来一个道理,压力大,是因为我们去跟别人比,可实际上这个时代已经不是跟谁比的问题。这个时代把空间无限拉大,把时间轴压缩,整个企业、行业里面发生变化的速率是以前的N倍,以前一个行业整合、一个行业变化可能需要10年,现在可能只需要一两年。这也就注定未来只有少数人和少数企业能真正赶上时代的变化,头部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做更好的产品,成为更好的人

回归到企业的创新,无非两个本质:第一,如何向用户交付更好的产品。不管是物化的产品还是服务的产品,我们永远在思考如何改善,做出更好的产品。第二是我们自己,我们整个队伍、组织如何成为更好的人。我们连接用户,服务用户,推动企业运转,创造商业价值,这都让企业内部每一个人实现自身的成长。

所以,我认为创新的两个基本原点,是如何做更好的人,如何做更好的产品。当我们拥有了更好的人的时候,一定会达成更好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

最后,我们每一个企业不应该错过每一次忧患。2020年的疫情可能对很多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忧患,我们应该把它当做一种机会,去驱动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个人自身的创新、变化,去面向未来。谢谢大家。

封面新闻记者  喻奇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