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科技扫地僧”,7年扫出百亿美金上市公司

80后“科技扫地僧”,7年扫出百亿美金上市公司

  当年拒绝昌敬的投资人,如今后悔了吗?

  文丨华商韬略 墨 行

  7年前,昌敬拿着BP四处见投资人,为他的第二个创业项目——扫地机器人融资,屡屡碰壁。

  当时,AI很受投资人追捧,但或许是有“扫地”两个字,投资人对昌敬的项目并不感冒,他们喜欢听更有想象力的故事。

  但7年后,很多AI项目还在苦于如何商业落地,“扫地僧”昌敬却爆发了。2020年2月,他的石头科技成为科创板硬科技第一股,上市当天市值达到330亿元,此后市值最高冲破千亿大关。

  【“门外汉”创业】

  从小就是学霸的昌敬,或许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因为“扫地”而发家致富。

80后“科技扫地僧”,7年扫出百亿美金上市公司

  昌敬大学去了华南理工大学攻读计算机,2006年毕业,那时国内互联网一片繁荣,这也给了许多程序员改变命运的机会。

  创立石头科技之前,昌敬已在微软、百度、腾讯工作过,有近十年的产品经理经验,中间还创过业,不到一年就被百度收购。

  大厂工作经验、连续创业者,这样辉煌的履历足以成为投资人争抢的对象,昌敬或许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在融资上吃闭门羹。

  何况,他当时还在科技圈,包括AI领域都有不错的积累,拥有不少好朋友。

  比如,石头科技的名字最初是好友余凯帮忙取的,而余凯创立的AI芯片公司地平线的名字,也是昌敬帮忙挑的。

  余凯和昌敬是百度前同事,两人创业想法类似,都认为AI需要一个落地的场景。余凯打算做AI芯片,想做边缘计算领域的“英特尔”,而昌敬则希望从实际落地场景切入。

  正如硅谷VC投资人吴军所说,过去摩尔定律和现代产业结合诞生了新产业,而现在大数据引起的智能革命也将带来新的产业变革,比如智联网。

  从2012年开始,国内刮起了硬件创业浪潮,大家都希望占领家庭场景入口。

  先是谷歌从智能音箱切入,希望掌握下一个互联网入口的话语权,之后国内大厂公司纷纷跟随,百度推出了小度,小米推出了小爱同学。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智能音箱只能限定在某一范围内使用,也无法解决降噪的问题,逐渐成为家里的摆设。智能路由器的命运也是如此。

  从to VC(Venture capital,指专门针对资本做的产品)和to 平台战略角度(指为专门服务于公司而开发的产品)做出的产品,用户并不买账。AIoT(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融合应用)喊了多年,但是仍然并没有真正大规模进入家庭,甚至连苗头都没有,家用电器也没有变得更智能。

  昌敬希望有所改变。

  没有选择投资人建议的更大场景,他选择了当时在中国只有不到20亿元市场规模的扫地机器人,从小场景切入,正如他上一次创业一样。

  魔图精灵是昌敬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此前他做了5年的产品经理。作为一款美图工具,它满足了用户爱美和晒图社交的需求,打中了用户的痛点,不到一年时间,魔图精灵就做到了1000万用户。

  不到一年,魔图精灵便被百度以1200万美元收购了。加入百度后昌敬又新推出了百度魔图精灵,从“你最像哪个明星脸”切入,满足了用户的社交需求,形成了病毒传播。

  这次的成功也让昌敬坚定了做to C市场和用技术降维打击的思路。

  在刚做石头科技时,无论是全球扫地机器人iRobot,还是国内扫地机器人先行者科沃斯,智能化程度还仅仅是替代了部分人工,采用的仍是随机碰撞式(利用碰撞传感器进行定位)。

  昌敬想到,当时在谷歌已经在其无能驾驶车上运用了激光雷达技术,提供了看路的眼睛,这一下子启发了他,为什么不能把这项技术用到扫地机器人上呢?

  于是他决定为扫地机器人安上“眼睛”——安装上激光雷达后,可实现物体识别、避障,清洁范围更精准。

  但是当时市场上一个好的LDS(激光雷达)价格高达1万元,这大大超过了市场上平均扫地机器人的价格。

  昌敬和石头科技的团队决定:寻找核心零部件,然后自己研发。

80后“科技扫地僧”,7年扫出百亿美金上市公司

▲扫地机器人产品进化史 来源:方正证券研究报告

  为了实现LDS每秒扫描1800个点(LDS每秒扫描5圈,每圈360个点,让定位更加精准)的技术,他们在全球辗转多次,最终找到一家美国LDS零部件供应商,大大降低了LDS的成本。

  通过LDS的零部件和自研SLAM算法,石头科技让扫地机器人可以同步定位,并构建扫地路径,让其从看上去很酷的产品真正变成好用的家用电器。不但让机器人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也让清洁度大幅提升。

  此后,石头科技继续迭代创新,到2016年正式上市时,其扫地机器人终于从“随机碰撞式”走向了“路径规划式”,让机器真正更加像“人”。

  这一突破的直接结果就是,让机器人更具备了服务普通人家庭服务的基础。

  对比而言,很多做家用机器人的公司,还只是在炫耀技术多牛,将来可以如何。

  “机器人不是形象工程。”昌敬强调。

  但强调实用性,并不代表对技术要求的降低。

  以LDS和SLM算法打好基础后,石头科技还迎来两位关键先生,最终让扫地机器人真正成为了一个过硬的消费级产品。

  【“我们是家技术公司”】

  “我们不是清洁公司,我们是家技术公司。”在近期的一次专访中,昌敬特意强调。

  但是要做一家技术公司,特别是一家有原始创新的技术公司并不容易。

  石头科技的第一款产品发布已经是公司成立2年后的事情了,比原计划延期了一年的时间。

  昌敬最初将此前微软的前同事挖来负责软件,但是毕竟是个硬件产品,需要一个在硬件上很在行的人才能将产品真正做出来。

  当昌敬正苦恼时,此前在百度项目上打过交道的万云鹏正好来北京出差,此前他在华为工作了十年,是华为内部的金牌项目经理。

  昌敬请他过来给他1对1讲解项目管理,连续讲了5个小时,讲得口干舌燥。

  昌敬听得直迷糊,这和他之前做互联网完全是两个领域,不过有一点他没迷糊,他决定将眼前正在讲课的万云鹏挖过来负责硬件。

  在昌敬的软磨硬泡下,万云鹏终于同意加入,举家从深圳搬来了北京。

  团队短板补上了,产品设计也有了,现在就剩下最后一步——供应链,而这恰恰是许多硬件团队失败的原因。

  在被许多VC投资人拒绝后,有VC投资人给昌敬指了条路——你去找小米试试。

  在石头科技成立的前一年,雷军刚成立了小米生态链部门,试图通过投资+孵化构建一个更为庞大的IoT生态链。

  昌敬找到了小米生态链的负责人。

  当时,对方对于还没有任何产品的石头科技心存疑虑。昌敬则二话没说,带着团队窝在公司办公室里,连续弄了42天,弄出了一个扫地机器人的Demo。

  当他拿着Demo再次去见生态链负责人,投资人当场决定投资3000万元。

  资金有了,而且有了一个通往市场的渠道:米家的客户,也可以说是石头科技的潜在客户,这让石头科技在初期得以快速启动。

  通常来说,一个扫地机器人身上有1297个元器件,113套模具,需要数百家供应商。这意味着要开发出一个产品,不仅需要软件算法,硬件设计和成本平衡都是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

  昌敬将市场上能看到的扫地机器人全都买了回来,拆解完后发现没有一个可以借鉴的,要达到他想要的清扫能力只能自己设计。

  当时确定的原则是不加太多附加功能,集中于清洁一个点,做到极致。这也是昌敬多年的互联网产品经理生涯总结出来的经验。

  风道如何设计?边刷如何安装?LDS激光传感器放在哪里合适?……都需要用穷尽办法一个个去试,每试一次就烧一次钱。据说仅仅一个风道的设计就做了100多组样品。

  对于当时其他家都还没有出现的LDS激光传感器,石头科技只能自己设计,但是毕竟是一个小家用,又需要考虑到体积、美观的问题,为了尽量缩小体积,团队只能一点点地调。

  不过在硬件设计的过程中,最让团队感到头疼的是整体结构设计。2015年9月,在小米投资一年后,团队按照计划出了两款手板,但是效果却不是很理想,这时候摆在昌敬和团队面前的就两个问题,是按时推出,还是全部推倒重新设计,但同时要面临延期。

  昌敬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不仅需要跟投资人解释,更重要的是,对于当时团队士气也是个致命的打击。

  最终团队决定还是要创造最好的体验。因为虽说重新将非模块化设计变成模块化设计,需要再投入很大精力,但是模块化有利于生产的稳定性,也有利于用户在机器出现故障时容易拆卸,方便检查问题。

  当时初创团队进行了几个月的封闭式开发,在一个“小黑屋”里进行重新研发,将几万个结构一个个设计,到晚上12点都能看到石头科技会议室灯光通明。

  熬了几个月后,第三部款式终于出炉。不过团队还不能松懈,昌敬特意飞到深圳去盯着最后的生产,最终在2016年1月底,终于生产出了公司第一款产品——米家智能扫地机器人。

  当年9月,定价为1699元的米家智能扫地机器人一经推出,就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和销量,也让竞争对手感到诧异,不仅是它新推出的激光定位技术的应用,还有低于2000元的定价。一时间在京东平台的好评率高达99%,这迟来的成功让昌敬感到欣慰。

  在产品面世的第二年,公司就扭亏为盈,净利润为6699万元。

  当时,科沃斯已成立7年,这家苏州家电企业,此前帮企业做代工起家,后来转型做自主品牌,有着浓厚的传统家电制造基因,精于渠道和制造,建立了自己的生产线。

  但借助更加智能的体验和更具性价比的价格,石头科技实现了弯道超车。

  这让人想起了小米和格力的PK。2013年董明珠和雷军做了一个十亿赌约,可以看作是传统制造业和互联网经济时代新型制造业的PK。

  代工厂供应链的成熟,互联网经济时代直通消费者的造牌便利,可让新型制造业专注于前端研发投入和后端销售去做品牌,抓住生产链中价值最大的环节,将其他环节外包给供应商或者通过类似小米生态链的共享供应商,实现弯道超车。

  2021年上半年,石头科技的营业收入为23.48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6.52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则达到1.98亿元,同比增长89.77%,且科技投入还在不断加强。

80后“科技扫地僧”,7年扫出百亿美金上市公司

  品牌建设的成绩也相当喜人。

  2017年,石头科技就开始品牌去小米化,推出自有品牌石头智能扫地机器人,次年又推出了小瓦智能扫地机器人,分别定位于高端和中低端价位。

  2021年上半年,石头科技和小瓦智能扫地机器人在销售总收入所占比例提升,而小米代工品牌收入占比缩减为不到5%。

  【走向国际化】

  从决定做自有品牌的那天起,石头科技就开启了拓展海外市场的步伐。

  受制于经济整体发展进程,早期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极为艰难。以家电为例,国内企业就经历了从出口创汇到出口创牌的过程。即便一开始就坚持出口创牌的海尔,也在海外经营了20多年才实现盈亏平衡。

  对比而言,石头科技们的起点要高太多。它们在公司成立早期就开启了全球化的步伐,无人机品类开创者大疆甚至直接从海外起步,在海外闯出名堂之后再回到国内市场。

  对于昌敬来说,开拓全球市场也有其市场空间的考量。

  2016年,国内扫地机市场的总销售额才43亿元。即使石头科技获得了市场第一,市场空间仍然有限。

  而海外市场不仅空间巨大,还有几个核心优势:扫地机器人的市场成熟度和渗透率更高,用户教育成本更低。

  对于海外市场,石头科技采取了一系列差异化政策。

  国内用户和国外用户对于扫地的需求有很大差别。比如欧美家庭喜欢铺设地毯,吸尘需求比较大,而国内地板比较多,更在意拖地,石头科技则从产品研发设计开始,尽可能满足不同需求。

  去年,国外市场收入已经占到了石头科技收入的近四成。2020年,石头科技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9%,位列第四。其国内市场份额则扩大至11%,位居第三。

  作为新一代的智能家电创业者,昌敬的偶像不再是董明珠、张瑞敏,而是乔布斯这样的产品经理——技术革新者。

  这也是一个时代的变化。

  【参考资料】

  [1] 石头科技历年年报

  [2]《从全球视角看国产品牌出海》方正证券

  [3]《乘风破浪的扫地机》国盛证券

  [4]《100%好评的扫地机器人是怎样炼成的?》商城早报

  [5]《石头科技昌敬,从硬科技探路者走向搜猎人》新摘商业评论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4894 字。

转载请注明: 80后“科技扫地僧”,7年扫出百亿美金上市公司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