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瑞银=?
赶在周一开市前,瑞银提出以超低报价收购瑞信,试图为一连串危机收尾。若成功,这将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洲最重要的银行业合并案。而如果收购失败,系统性金融危机可能再次上演,因为瑞信并不同意如此白菜价贱卖自己。但不管结局如何,瑞信崩盘带来的影响早已超出了事件本身。圣保罗一家大型银行的信贷交易员形容道,周末就像海啸袭来前的平静,海潮虽似退去,但狂风暴雨恐将降临。
超低报价
为了维持欧洲银行系统稳定,挽回人们的信心,欧洲两大金融巨头——瑞银和瑞信的收购谈判正在火速推进中。据英国金融时报3月19日报道,瑞银提出以最高10亿美元的“超低价”收购瑞信,而随后有报道称瑞信已经拒绝。
报道称,双方当地时间上周日上午就报价进行讨论。瑞银计划以每股0.25瑞郎的价格以瑞银股票支付,远低于瑞士信贷上周五收盘价1.86瑞郎。他们补充说,如果瑞银的信用违约利差跳升100个基点或更多,瑞银还坚持进行重大不利变更,使交易无效。
在此之前,全球银行股经历了艰难的一周。瑞信本就因经营亏损、内控不善等问题备受质疑,加上大股东近日表态不会继续注资,导致投资者信心进一步受挫,瑞信股价15日盘中一度暴跌约30%至历史低位。
按照路透社说法,瑞信股价经历“残酷一周”后,瑞士监管机构周末展开紧急行动,希望在20日股市开市前找到方案,解决瑞信眼下的信任危机。
虽然瑞银最初反对对于瑞信的收购交易,但知情人士透露,在监管机构的敦促下,瑞银正在探索可以迅速执行的可能。自上周三瑞信要求瑞士央行向其提供500亿瑞士法郎紧急信贷额度以来,双方一直在与监管机构进行谈判。
如果达成交易,该报价将仅为瑞信上周五收盘价的一小部分,几乎将瑞信原股东“赶尽杀绝”。 知情人士表示,目前的条款对瑞信及其股东不公平。瑞士央行、瑞银、瑞信和瑞士监管机构Finma均拒绝对此置评。不过,所有知情人士都强调,形势瞬息万变,无法保证条款不变,也不能保证达成协议。
瑞信的投行和交易业务是谈判的关键所在。针对瑞银不太感兴趣的投行业务,知情人士表示,瑞银完成收购后将大幅缩减瑞信的投行业务,使该业务在合并后的集团中所占比例不超过三分之一。
合并障碍多
事实上,瑞信过去两年来麻烦不断,不时出现由瑞银并购瑞信的提议。只是,类似提议此前通常被推翻,原因是这两大银行本就均为巨头,如此规模的并购“极其复杂”,还可能引发竞争垄断担忧,影响瑞士金融体系稳定。
路透社援引两名消息人士的说法报道,瑞银与瑞信这一本国主要“对手”展开并购磋商,是受到瑞士政府和监管机构施压。如果并购达成,瑞信的本国业务可能被剥离。瑞银要求瑞士政府提供60亿美元保证金,用于并购可能牵涉的费用和损失。
其中一名消息人士警告,由于这项“大工程”的复杂性,并购磋商遭遇“重大障碍”,如果两家银行实现合并,可能削减约1万个岗位。
独立国际货币研究员陈佳表示,在此次危机爆发之前,瑞信就曾因连续四个季度业绩巨亏而深陷破产传言,其作为华尔街投行正在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但被同行瑞银并购意味着会涉及到垄断问题,需要接受美国、英国、欧洲等国际市场的审批。此前英伟达收购ARM、微软收购动视暴雪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接下来,瑞信的走向十分重要。美国高盛集团分析师卢特菲·卡鲁伊说,相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如今全球银行业因一家银行危机引发其他银行陷入“恶性循环”的风险有限,但对瑞信危机仍“需要更强有力的政策应对,以带来稳定性”。
为了加快收购进程,监管机构正在四处开绿灯。根据瑞士的监管规定,瑞银通常需要给股东六周的时间就收购进行咨询。但瑞士当局正计划修改该国法律,绕过股东对该交易的投票,因急于在周一之前敲定交易。
报道称,目前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已经告知其他央行和瑞银,该行已经同意瑞银对瑞信潜在的并购案。除了英国央行,美联储方面也表达了对推进交易的支持。
情绪>结果
从硅谷银行火速倒闭,到瑞信遭遇生死困局,市场非常担忧欧美银行业经营的稳定性。瑞信是全球银行业监管机构认定的30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其危机可能波及全球金融体系,被视为“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机构。
尽管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和央行宣称瑞信“满足系统性重要银行所需的严格资本和流动性要求”,央行还向瑞信提供500亿瑞士法郎(1瑞士法郎约合1.08美元)贷款以增强流动性,但要恢复投资者和客户的信心仍面临挑战。
另据路透社17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透露,包括法国兴业银行、德意志银行和汇丰银行在内的多家大型银行,已开始限制与瑞信开展新业务。汇丰银行控股公司已开始审查其与瑞信银行证券相关的贷款。此外,还有银行开始要求瑞信在交易中支付预付款,或减少对瑞信的无担保贷款。
《金融时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最近某日瑞信客户的单日提款总额达到100亿瑞士法郎,可见客户对这家银行的信任度大跌。“当金融系统的某个部分陷入危机时,通常会在某种程度上蔓延至整个系统,因为投资者往往在想,谁是下一个?”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实际上,真正令人担忧的正是瑞信危机背后的预期心理因素及市场情绪。目前全球风险状况确实与危机前夜有可比之处,由于资产负债表脆弱性加剧、资产负债表的约束和广泛联结,在宏观流动性变化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市场一定会等到或者找到风险的引线,进而火烧连营,造成大面积的风险传染。
眼下,这场银行业危机波及之广,甚至已经惊动了“股神”。一位消息人士对路透表示,巴菲特已与拜登政府高级官员就银行业危机进行了讨论。
历史上,巴菲特曾数次出手救助陷入危机的银行。2008年,在雷曼兄弟倒闭后,巴菲特曾向高盛集团抛出了50亿美元的救命稻草。2011年,巴菲特还曾向因次贷危机而股价暴跌的美国银行注资,并从中获利120亿美元。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赵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