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房企造车军团大溃败 | 中国汽车报

由 公松臣 发布于 财经


“恒大一定能尽快走出至暗时刻,一定能加快推进全面复工复产,一定能实现‘保交楼’的重大目标。”9月21日,正值中秋佳节,近日面临严峻挑战的中国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给员工们发出一封“家书”,以“三个一定能”回应了最近的恒大风波。

母公司风波不断,子公司也不见太平。9月17日,“恒大汽车市值蒸发6000亿”港元的热搜引起网友广泛热议。一时间,“车都没造出来”、“蒸发了一个PPT”等说法甚嚣尘上。而房地产跨界造车的另一主角——宝能汽车,自年初以来,便被裁员、降薪、债务危机等负面新闻所缠身。


从当初的运筹帷幄,到如今的一地鸡毛,试图拿房地产套路布局汽车业的房企造车军团,终究是小瞧了进军汽车产业的难度。

恒大汽车深陷困局

曾于今年2月创下尚无交付量便成为国内市值最高车企的恒大汽车,却在7个月后因市值蒸发6000亿港元再上热搜。从大手笔“买”遍汽车产业链,到扬言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再到如今不得已出售汽车业务,短短几年间,恒大的造车路就变得生死未卜。

早在2018年,恒大集团便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2019年,恒大举行了一场规模盛大的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会上,许家印宣布未来三年将在汽车业务上投资450亿元,实现汽车产品的全覆盖。“2025年实现年产销超100万辆,2035年实现年产销超500万辆”的目标展现了恒大集团想要迅速抢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野心。

许家印曾表示,恒大若想在汽车产业实现换道超车,需要遵守“五句箴言”——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为整合造车资源,恒大的“买买买”之路从未停止。2019年,恒大以9.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1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汽车公司NEVS 51%的股权,此后又在一年内相继收购、投资了多家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造车的路上越走越远。根据恒大集团官网介绍,恒大新能源汽车采取“整合全球造车资源为我所用”的策略,现已构建覆盖整车制造、3.0底盘架构、动力总成、动力电池、零部件、智能网联、汽车销售及智慧充电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并在天津、上海、广州等地建设先进智能制造基地。

2020年7月,恒大健康发布公告称拟更名为恒大汽车,这标志着造车业务成为恒大集团的业务重心之一。按照官网的表述,恒大汽车的产品规划是同步研发14款车型,涵盖A0、A、B、C、D级等所有级别和档次,实现轿车、轿跑、SUV、MPV、跨界车等车型全覆盖。从产业链布局到产品规划,恒大造车声势浩荡。

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恒大汽车对外展示了覆盖A到D所有级别的九款恒驰汽车。彼时,恒大汽车总裁刘永灼表示,恒驰汽车将于2021年四季度全面启动生产,2022年开启大规模交付,动力电池也将在2021年下半年开始量产。然而,约定的四季度即将到来,恒大汽车却深陷困局。

8月9日,恒大汽车发布2021年上半年盈利预警,预计报告期内净亏损约48亿元,约为2020年同期净亏损的两倍。据了解,公司亏损主要由于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随后披露的2021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恒大汽车实现营收69.2亿元,同比增长53.5%;归母公司净利润亏损47.86亿元,整体亏损38.22亿元,同比下滑96.25%。截至9月21日,恒大汽车报每股3.53港元,市值跌至344.8亿港元,距离其今年2月达到的巅峰市值已蒸发超6000亿港元。

在巨大现金流压力下,母公司中国恒大集团此前发布公告,正在接触几家潜在独立第三方投资者探讨有关出售旗下部分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出售该公司上市附属公司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及恒大物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部分权益,这让恒大汽车的前路布满迷雾。

为稳定核心技术人员,9月20日,恒大汽车发布公告,向公司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集团科研技术雇员在内的3183名员工授予32372万股期权,相当于公司当前已发行股本的3.31%。然而,恒大集团“盟友”中策集团随后发布公告称,公司允许董事可在授权期间出售最多1.336亿股恒大汽车股份。为了让其持有的全部恒大汽车股份在大宗交易中更具吸引力,中策集团拟折价出售。

近日,恒大集团官方宣布,恒驰1、3、5、6、7夏季测试圆满收官,恒驰5、恒驰7的路透照也被曝光,这似乎标志着恒大造车进入新阶段。然而,正处于存亡之际的恒大,显然没有余力继续充当恒大汽车的“血库”,“新阶段”的官宣在此时不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宝能汽车节节败退

除却恒大,另一家试图在汽车产业掀起“腥风血雨”的房地产商——宝能,近期也陷入第二批裁员、负债逾期等舆论压力之中,无论是生产基地建设,还是新车上市,都无甚进展。


似乎“买买买”已成为房地产商闯荡汽车圈的首选战略,与恒大类似,宝能宣称造车后,也首先来了一波“购物潮”。成立于2017年的宝能汽车,先是以共计81.9亿元分两次收购了观致63%的股份,而后又收购长安PSA旗下DS品牌。然而,二者被收购后依然命运多舛。相关数据显示,DS品牌今年前7月销量仅为650辆,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况之下。观致汽车在被收购后,经宝能“左手倒右手”的招数,2018年销量暴涨320%,此后便疲态尽显。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上半年,观致汽车仅售出3987辆汽车。

“买买买”显然不能满足宝能的造车野心,在生产基地的投入上,宝能也是大举扩张。官宣造车后,宝能汽车先后在杭州市、昆明市、广州市、西安市等7个城市投建新能源整车与零部件生产基地,总投资额近千亿元。然而,这些工厂的进展却令人担忧。近期,有媒体实地走访了观致常熟工厂,工厂并无作业迹象。据悉,截至今年上半年,观致常熟工厂的供应商采购、制造设备均处于“停摆”状态。而原定于2019年底建成投产的广州基地,在今年9月才在总装车间举行钢构首吊仪式。

尽管各方面都毫无进展,宝能汽车依旧在今年6月成功获得了广州开发区国企120亿元的战略投资。彼时,宝能汽车规划,2021年观致推出5款车型,并发布全新高端汽车品牌,首款纯电动车型将于年内发布并开售,对标特斯拉、蔚来等高端品牌。目前,宝能汽车全新豪华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BAO”已经发布,而此前宣称8月亮相的观致REV3和9月推出的观致REV5始终未能寻得踪影。此外,尽管得到巨额投资,年初开始的欠薪问题依旧未能得到彻底解决。据悉,宝能汽车在获得120亿元投资后,承诺员工7月初发5月工资,7月中旬发6月工资,但这波工资拖到9月中旬才彻底结清。与停薪共同发酵的,是宝能的第二次大规模裁员。据了解,为减少资金投放,宝能汽车于今年7月开启第二波裁员,裁员比例超65%。

这边在搞真动作大裁员,那边却仍在动嘴皮子定目标。在9月5日宝能汽车集团召开的座谈会上,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称,宝能自2016年进入汽车行业以来,已投入超500亿元,公司要力争通过10~15年,打造具备强大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全球一流新能源汽车企业集团。然而,现实注定是残酷的,宝能汽车需要认清当下形势了。


母公司自身难保 覆巢之下无完卵

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汽车产业对资本的需求量极大,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都曾感叹过造车有多烧钱。对于财大气粗的房地产商而言,钱似乎不是问题。然而,它们却被现实狠狠拍打。主业的衰败,让母公司深陷泥沼、忙于自救,房地产商已经无法继续给汽车业务“输血”。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增速有所放缓,暴利的房地产行业也不复以往的景气局面。加之限购令、限贷令、限价令等一系列调控措施,房地产行业较以往衰败了不少。据悉,截至2021年中期,有超三成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出现负增长。截至今年8月,我国已有200多家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宣告破产。万科、碧桂园等房地产大亨们也未能幸免,销售额均出现下滑。

今年6月,恒大对外表示,截至目前恒大净负债率已降至100%以下,有息债务降至5700多亿元。然而,从宣布实现一条“红线”变绿到被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约谈,不过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8月25日,恒大集团发布公告称,今年上半年,恒大在房地产开发业务上已亏损约40亿元。稍晚时间发布的半年报称,恒大房地产开发业务存在延迟支付供货商和工程款情况,部分相关项目已停工。房地产业务惨遭滑铁卢,让“恒大怎么了”成为了热点话题。

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恒大集团实现收入2226.9亿元,同比下降16.48%;实现净利润104.9亿元,同比减少28.87%;毛利率12.9%,较去年同期下降12.1个百分点。此外,截至今年6月30日,集团有息负债约为5717.75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负债为2400.49亿元;集团银行存款余额1616.27亿元,其中受限制现金为748.55亿元。

主营业务毛利率大幅下降,年内还有2400亿元的巨额债务到期。面对严峻资金压力的恒大,不得不采取断臂求生的策略。恒大集团在公告中披露了处置资产等一系列改善措施,据悉,上半年进行的较大规模的资产出售超百亿元。此外,恒大集团还表示,将积极接触潜在投资者,商讨出售恒大新能源汽车及恒大物业集团的部分股权。然而,9月14日恒大集团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中表示,预计9月销售持续大幅下降,这或将导致集团销售回款持续恶化,现金流紧张。

同样地,宝能系近期也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除却今年年初便备受关注的裁员、停薪停产问题,旗下公司不断减持、多个理财产品出现逾期情况、部分生鲜门店关闭……宝能集团面临的资金压力同样不可小觑。

持续攀升的债务规模,给宝能集团带来了巨大压力。今年以来,作为宝能系旗下重要的投资平台,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被质押股权比例进一步攀升。该公司债券半年度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6月底,宝能集团所持有的钜盛华股份中95%股份已被质押。而评级机构大公国际也于6月底下调了钜盛华主体评级,由“稳定”调整为“列入信用观察名单”。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巨大的债务压力下,宝能集团已出现实质性债务违约。9月10日,宝能系旗下深圳深业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中国华融正在向其股东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追诉一笔40多亿元贷款。此外,民生信托发行的信托产品及宝能系旗下多个理财产品均出现逾期问题。

在汽车、生鲜业务进展缓慢、房产行业又受到严格监管之际,宝能如何能够自救?在座谈会上,姚振华表示,宝能集团及各板块正在积极克服困难,通过加速项目销售回款、处置部分优质资产、加快战投融资工作、提升经营性现金流等实质举措持续回笼资金。姚振华称,宝能有信心、有实力在2~3个月内走出困境。



跨界造车更需谨慎而为

“从整个宏观经济的结构调整角度看,房地产商跨界造车,纯粹是为了战略转型。”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告诉记者,与互联网、手机企业造车不同,房地产行业与汽车本身的关联性并不大,让这些房产巨头萌生造车梦的,实质上是宏观经济环境。近几年,政府不断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行业本身无法容纳更大的体量。在急需寻找新出路的情况下,同为支柱产业且产业链较长的汽车业则成为首选。加之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火爆,更是吸引了头部房企转战汽车圈。

实际上,自新能源汽车产业初见起色,房地产商布局汽车业的步伐就已拉开帷幕。2016年,万达便联合中集、京东30亿元入股银隆汽车;2017年,华夏幸福收购合众新能源过半股份;2019年,富力集团参股华泰汽车……今年8月,万达又与一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汽车服务生态。曹鹤指出,房企向汽车业的转型是必须且颇具战略性的,但成功与否还需看政策导向和企业决策。

进入完全陌生的汽车行业,意味着这些房地产商必须承担更大的风险、下更多的功夫。然而,以恒大、宝能为例,两家多次宣称要打造全球一流新能源车企的企业,至今也没拿出切实的成绩,回应外界的“假造车、真拿地”质疑,证明自己造车的“赤子之心”。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部分房地产企业造车的本质就是作秀,妄图通过低成本的方式圈地,但最终没能真的造出汽车,对自身损失也极大。

此外,曹鹤称,房产造车最大的误区便是照搬房地产的商业模式来造车。“房地产本身是一个粗放型产业,其资产负债结构和汽车完全不同,照搬肯定行不通。”他指出,恒大汽车投入了大量的成本构建了完善的汽车产业链,但在战略决策上未能“汽车化”。即在未能认清自身能力的情况下,贪大求全,一股脑推出多款车型,试图涵盖所有档次和各种车型,殊不知自己没有这个能力撑起这么大的场子。

战略决策失误,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缺少对汽车的深刻理解。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在采访中表示,在新四化浪潮下,造车更需进行专业评估,切忌盲目进军。“无论如何变革,汽车基本属性没有变,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性质没有变。这些房地产商并没有深厚的技术积淀,核心团队又总是走马灯似的换将,资金链上又遇到问题,盲目进入汽车业必定经不起激烈的竞争。”付于武如是说。

“现在新能源汽车企业太多,处于小而散的状况。”近期,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集中度。正处于转型期的汽车产业,颇具吸引力,但竞争也更为激烈。付于武强调,若想避免被淘汰,无论是房地产商,还是其他跨界企业,都必须找准切入点,精准发力。在他看来,整车并非惟一,必须看到汽车产业链、创新链上的其他着力点和突破口。

“我希望能够诞生几家如宁德时代、华为、地平线这样的聚焦零部件、芯片或操作系统等方面的巨头,而非一股脑地都干整车。这样的企业多一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才会更好。”付于武说。

文:张奕雯 编辑:黄蓓 版式:王琨





来源:中国汽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