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海外疫情扩散及国际油价下跌的双重冲击下,年后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A股很难做到“独善其身”,春节后的反弹行情也一度被按下“暂停键”。在疫情黑天鹅的影响下,全球市场进入“不确定”时代,股市更是在“疫情扰动PK对冲政策”之战中变得摇摆不定。
面对这样变幻无常的市场,投资者寻求避险资金去处心切,“大涨大跌”行情之下,“固收+”策略基金就像一位名不见经传却突然爆红的素人,凭借“稳固为盾,权益为矛”的优势获得众多投资者的偏爱。
“固收+”产品的优势并不在于高收益,而是在于其投资组合的风险管理和回撤控制,能够有效改善投资者参与净值型理财产品投资时,面对收益不确定性的投资体验。从风险收益特征来看,“固收+”产品适合风格较为稳健,不满足于纯债类产品收益率,希望在适当提高风险承受能力基础上追求更高收益的投资者。
“固收+”策略产品为什么受到追捧?
“固收+”并非新事物,而只是把原来分散在各处的产品,统称为一个约定俗成、通俗易懂的新名称,“固收+”之所有能突然爆红市场,实质上是投资时机成熟的标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资管新规下的新趋势
对于牛短熊长的A股市场,稳健投资一直都具有较大的需求量,而在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后,理财产品趋于净值化,不少人开始对“稳健理财”有了新的定义,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期望实现较高的稳定收益,甚至长期持有跑赢通胀,“固收+”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应运而生。
第二,宝宝类货币基金的收益下行
随着利率中枢来到相对低位,“宝宝类”货币基金收益已经跌破2%,银行理财产品破4%,在货基收益不断下滑之下,能够在较低风险下博取超额收益的“固收+”则成为了投资者新的关注点。
第三,收益灵活性更高
受5月地方债供给压力增加、国内经济逐步修复等因素影响,债市偏向谨慎,纯债基金净值波动,对于投资股票的“固收+”产品来说,尽管债市下跌,但由于同一期间内A股走强,进可攻退可守也能实现不错回报,5月来偏债混合基金平均收益率为3.46%。
“固收+”产品的收益与风险如何?
历史上还没有长期实践的固收+策略,但从股债混合的实际收益上看,根据历史数据显示,主债辅股的基金在股市or债市行情好时,大概率能捕捉到赚钱机会,自2010年以来,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指数、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分别上涨79.1%、63.52%,均超过同期上证综指和中证国债的涨跌幅。
从市场需求上来看,在货基收益下行中,投资者对于低风险和收益兼顾的“固收+”有着较大需求,是相对不错的稳健理财升级款选项。
但值得注意的是,“固收+”产品在增强收益的同时,也意味着风险相对提高。如果没有做好回撤控制和风险预算管理,风险暴露较大,就很有可能变成“固收-”。投资皆有风险,虽然以追求稳定收益为主,但“+”的部分是风险资产或策略,在增强收益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波动。
不过从波动率看,2010年来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化波动率要显著低于上证综指,但略高于中证国债指数。对于投资者而言,要想兼顾稳健与收益,不妨考虑提升风险容忍度,承受相应风险。
如何挑选“固收+”产品?
虽然“固收+”在之前不为人所知,但市场上相关的产品却纷繁复杂,如何在海量的产品中挑选出值得长期持有的基金,是投资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一般而言,对于“固收+”产品,可以从目标收益、风险控制、基金经理等维度去考察。
首先,优质的“固收+”产品要能以最小的风险承担去实现客户的中长期收益目标。固收+产品的目标是首先要满足客户端的预期收益,特别是持续的、长期收益目标的达成,而不应该为了追求所谓短期排名,让客户承担过度的额外风险。考量优质的固收+投资团队的标准可以是:是否用尽量小的风险,实现了客户的预期回报,对产品波动率和最大回撤等都有要求。
其次,优质的“固收+”产品团队应当有较好的投资管理。“固收+”产品运作中的科学性成分大于艺术性,特别强调过程管理和纪律执行,因此优质的固收+产品应当有由基金高管主导的跨团队的资产配置委员会,加强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估,以纠正投资团队运作中的偏差和盲区。
第三,优质的“固收+”基金经理应该具备丰富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大多数做固收+产品的基金经理是做债券出身的,或者通过股债两人配合,但这类产品更重要的是在各资产类之间的估值定价和配置,以及对确定性较高的细分资产的机会把握,因此,理想的“固收+”基金经理除了具备优异的基金管理经验和业绩之外,还需要拥有丰富的大类资产配置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