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自救”
如果“固收+”产品做得好,再造一个几百亿的体量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产品做大后,还可以变成多资产投资的一个策略。
今年以来,A股“过山车”式的行情令各家公募苦不堪言。
一方面,随着市场行情反复下探,基金净值下滑导致存量规模不断缩水;另一方面,基金发行遭遇“冰点”,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发行份额不足200亿份,创下2019年一季度以来的新低。
近年来较少出现的新基金发行失败的情况,今年以来也时有发生。尽管部分基金公司的总经理亲自跑渠道,但仍有不少中小基金公司在新发基金中惨遭夭折。截至目前,包括永赢基金、民生加银基金、金鹰基金在内8家基金公司旗下的9只公募基金发行失败。
反观头部基金公司,虽然没有新发基金夭折的苦恼,但面对规模增速放缓,及时调整战略则成为各家眼下的当务之急。
在最近的调研走访过程中,笔者了解到,沪上某大型基金公司开始重视“固收+”产品的发展。按照公司内部人士的说法,如果“固收+”产品做得好,再造一个几百亿的体量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固收+”产品做大之后,还可以变成多资产投资的一个策略,前景还是不错的。
同时,上述人士还表示,公司之前在“固收+”产品这块一直做的不是太好,为了更好的发展这块业务,公司内部也是搞了个“赛马机制”,比如养老金部、固收部、量化部等部门都一起在做“固收+”的业务。
无独有偶,笔者获悉,沪上另一家以权益投资见长的大型基金公司,也开始大力发展“固收+”业务,力求公司业务的全面发展。
事实上,“全产业链”布局现已成为各家头部基金公司的共识。而“固收+”产品,好比“安全盾”+“冲锋刀”,能够兼顾风险和收益,对于基金公司稳步扩大规模,提升行业排名,稳定行业地位,颇有益处。
比如,天弘基金就是凭借“固收+”产品的发力,去年一季度成功跻身公募非货规模前20之列,并稳居至今。
其实,在公募基金行业,依靠某类产品规模增长,从而实现公司规模和行业地位双升的情况,此前也曾发生过。比较经典的一役,发生在公募“老十家”之一的华夏基金身上。
彼时,失去王亚伟的华夏基金,也曾走过一段无差异的发展之路。直到李一梅上任后,公司通过在ETF领域的不断发力,逐渐奠定“指基大厂”的地位。
“老十家”作为中国公募行业的先行者,对于行业的意义不言而喻。但在一个市场化程度极高的行业,老玩家并不意味着稳坐钓鱼台。尤其在经历一轮又一轮行业扩容后,部分“老十家”逐步远离第一梯队。
在最新的公募非货规模前20名单中,华夏、富国、嘉实、博时、南方、鹏华等“老十家”仍处在第一梯队,大成、长盛两家基金公司则早已掉队。
眼下,面对新一轮的行业扩容,不少基金公司铆足了劲涌入ETF战场,营销攻势一浪高过一浪,但并非所有的基金公司都能赶上这趟ETF的时代列车,因为国内公募ETF的行业格局或已基本确定。以权益ETF为例,华夏、易方达、华泰柏瑞这三家基金公司的市占率合计已接近50%,几乎占据了这一细分领域的半壁江山。
而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却在此时花费昂贵的成本去搭建ETF系统,投入更多精力到ETF的产品营销上,试图抓住这波ETF红利。
但不得不说,这种盲从的做法,显然并不可取。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既没能从中分一杯羹,反而加速自身竞争力的流逝。倒不如将重心转向“固收+”产品,在实现公司规模稳增长的同时,完成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