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2021年,中国制造业再次交出了出色的成绩:整体增加值达到31.4万亿元,相比去年增长9.8%,在中国整体GDP中比重达到27.4%,全球比重接近30%,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
一堆亮眼的数字背后,却是很多普通人看不到的“危机”。
受海内外疫情的影响,中国制造业的生产和需求都有了趋弱的现象。之前在全球疫情中抗疫表现优秀而额外获得的制造需求基本消耗殆尽,需求的缩减让中国制造业全环节的压力不断增加。
这一趋势也真切地体现在了中国制造业运营状态的重要指标PMI(采购经理指数)变化中,在2020年疫情发生后中国PMI很快反弹并走出了上升趋势,随后从2020年末出现了明显的下行趋势。
在全球制造业需求下降的同时,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处境也颇为微妙。近几年来被频频针对,制造业相关的“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抬头:发展中国家用关税将中国产品拒之门外,推动产业链本土化、发展本土工业,在低端制造业领域开始与中国竞争;发达国家则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政策,严格把控进出口贸易平衡,对中国产品的流通施加诸多限制。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基于自身发展对中国施加的限制,在制造业领域恰好形成了“双向夹击”。这种由全球经贸环境结构性转变导致的结果,很可能会在未来数年延续,基本阻断了中国过去“本土大力发展制造业,以商品直接出口”的简单发展模式。
大环境的变坏,中国制造业过去数十年经典路线的“被堵”,让许多人对于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出现了悲观的想法,也在近几年引发了围绕“中国制造业向何处去”的一系列讨论。
与此同时,近日国家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
针对中国制造业当下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创新驱动发展”和“构建全球竞争力”应该成为中国制造的发展方向。
在李东生看来,只有做到了这两点,中国制造业企业才有希望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而只有中国制造业中拥有足够多的世界一流企业,才能够摆脱当下面临的挑战。“‘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一是技术创新能力,二是全球竞争能力。一流企业就要具备一流的技术,不受制于人,要推动解决技术瓶颈,真正做到创新驱动发展。而对制造业而言,全球竞争能力意味着要进行全球化产业布局,在全球范围内与跨国巨头竞争。”
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业前行的根本支撑
回望中国制造业近数十年发展历程,基本上就是一个不断创新,往产业上游“挤”的过程。
在起步期,中国制造的最大优势在于成本优势,制造业的发展,说白了就是承接全球制造业的转移。“别人创造、我们制造”的运转模式,让中国制造业始终处于创造价值的末端。
好在中国人足够勤劳上进,在进入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之后,用数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一次不可能的“追击”。在最能体现国家技术发展水平,包括制造业创造能力的专利上,中国从2020年开始已经包揽了三次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第一。全国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在2020年就突破2.4万亿元,仅次于美国。
在整体创新上坚定地投入时间、金钱和人力,令不少制造业赛道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
大红大紫的新能源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近300万辆,直接占到了全球市场的近一半,绝大部分销量都来自像比亚迪、五菱、欧拉这样的中国自主汽车品牌。
新能源汽车的产销两旺,还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极强的发展动力。在新能源汽车极为关键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中,中国企业已经获得了市场和技术上的双重领先。国内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连续5年全球电池装机量第一,包括奔驰、宝马在内的全球车企纷纷主动寻求与其合作。
还有十多年前从国外引进的高速铁路,中国本来在这一块技术落后许多,但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吸收、再创新的全过程,现如今中国的高铁已经成为了全球技术最先进、最成熟,国内运营里程最多的铁路系统,每天的客运能力高达数百万人次。
在部分领域取得突破,甚至能够挑战国际领先的同时,中国在许多制造业的细分赛道中仍存在明显的差距。
中国高端制造业企业这些年在国际竞争中的实际遭遇,是其必要性的最好证明。且不说目前外国领先企业对于国内公司所部署的广泛技术封锁,就连通信领域的“霸主”华为也在欧美等国的连番针对下,被迫放缓了自己的发展势头。
在李东生看来,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只有一个选项:
“走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必须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如集成电路、精密材料、核心器件、高端装备等领域。”
这个“选项”还自带时间上的限制,因为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崛起,必然会引来更多在 “技术创新”上的阻力和破坏,在对方出招之前,我们必须抢先完成“技术创新”的推动。
重病需猛药,李东生在两会期间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国家需要推出更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进一步支持科技和制造业发展的措施,将有力推动高科技制造业发展,而作为高科技制造企业更要承担起责任,锻长板、补短板,突破瓶颈,保障中国产业链安全。”
在国家对科技创新加大扶持力度的前提下,TCL率先在这一块做出了表率:目前TCL累计专利申请量85779件,其中PCT专利15545件,位居中国大陆企业前三。在下一代半导体显示技术中至关重要的量子点显示领域,TCL公开专利数量为1684件,居全球第二。同时,TCL已经牵头组建了两个国家级创新中心,并与深圳鹏城实验室和广东季华实验室在人工智能和显示装备领域深度合作。
构建全球竞争力:“渗透”到全球布局中去
如果说技术是“里子”,那么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和制造产业链中的位置就是“面子”。在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历史上,并不缺乏某些技术领先的公司,因为市场和产业链上的策略失误,而错过发展机遇的事情。
以TCL华星所处的半导体显示为例,在当今中韩两国主导行业发展之前,日本一度是整个半导体显示行业的霸主。当时全球化程度并不高的东芝、日立、索尼等企业,最终在日本泡沫经济的冲击下逐渐走向经营困难,之后才有了中韩的崛起机会。
如果把制造业企业比做“树”,那么市场和产业链中的位置就是它的“土壤”,这棵“树”想要长得足够高大,就必须要有足够面积的土壤扎根,不然就会有长大了反而“倒下”的风险。
这其实也是中国制造业数十年发展至今的另外一个现实,作为全球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国和第一制造大国,中国工业产出已占全球近30%,有相当比例的工业品输出全球市场。
但正如我们开篇提到的那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先进的发达国家基于自身的利益都已经开始挥舞 “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中国大到整个光伏产业,小到莆田生产的皮鞋都曾被欧美征收过“反倾销税”。
全球贸易结构的彻底变化,基本宣告了传统的“产品直接出口”路线被彻底封锁。
李东生为此也给出了自己的解法:
“中国制造要从输出产品转变为输出工业能力,带动国内材料、器件、装备出口。通过布局全球产业链,打破贸易壁垒,提高全球化经营能力。”
李东生还坦言:“这一改变在国内的认知还是有分歧的,我在很多场合就听到一个观点,中国企业不能够把我们的项目转移到海外去。这种观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有一定的根据。但是我认为这个看法还是太局限,太狭隘了。”
最好的证明来自于TCL在全球化布局的实践,相比直接卖货,TCL选择了一条看上去更“复杂”的路线:在全球各地建立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在地生产、在地销售、在地提供服务。
这种做法看似虽然减少了企业的产品出口收入(因为部分生产交给产地完成),但却能有效规避国外市场对中国产品在关税和非关税方面的壁垒,帮助中国企业打入重要的目标市场。同时随着海外营收蛋糕的做大,也有效拉动国内相关器件、材料的出口,从而实现中国整体出口的可持续增长,助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TCL通过全球化也获得了实打实的收益。在墨西哥布局的生产基地就是最好的例子。这座工厂位于美墨边境的蒂华纳市的免税区中,TCL从国内进口面板,然后在墨西哥组装,进入美国市场就不再需要缴纳美国关税,直接规避了11.4%的关税壁垒,也让TCL在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电视市场中拥有了根本性的竞争力。
通过持续的全球化推进, TCL目前已经在印度、越南、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国家新建、扩建多家整机、模组以及光伏电池工厂。去年TCL海外营收预计超1100 亿元,增长超55%;出口194.2亿美元,增长70%。全球化业务一举成为TCL的最大增长动力。
坚定方向
显而易见,这次李东生为中国制造业给出的建议,并非毫无根据,而是TCL在自身40年发展历程中、不断探索出来的一条长期有效成长路线。李东生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和“构建全球竞争力”两手抓的这一思路,对于仍需要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强大推动力的中国制造业来说,显然具有推广参考的价值。
正如中国发展史上那句重要的指导意见 “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制造业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如“两面夹击”、“技术创新封锁”等,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认清方向,继续发展。
只要中国能够在全球制造业这个长跑比赛中,坚定自己前进的方向,总有一天能够追上世界上的那些老牌制造强国,甚至获得超越、主导全球制造业的机会。
对于天生拥有敢为精神的中国制造而言,这个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