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率先正增长,外媒的“表情”很复杂 | 京酿馆
中国经济回稳,既给国际社会提供了难得的经验,也可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动力。
图片来自国家统计局官网
文 | 徐立凡
北京时间10月19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第三季度GDP增长4.9%,初步估算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为0.7%,实现了由负转正。
目前,不少国家依然深受疫情以及二次疫情困扰,甚至走入了疫情反弹和经济衰退的恶性循环,中国率先“转正”的消息一出,便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国际主要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一消息,并进行了分析。
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纽约时报》报道指出,中国是第一个报告增长明显超过去年同期的国家。中国正在从巴西购买更多铁矿石,从美国购买更多玉米和猪肉,从马来西亚购买更多棕榈油。这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春季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的局面,并缓和了疫情对一些行业的影响。
该报道援引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话说,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意味着将主导全球经济增长——在今年和未来几年至少占据30%的世界经济增长。不过,《纽约时报》也略显酸气地表示,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帮助“不如以往”。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说,周一公布的第三季度GDP增长数据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相对强劲的态势,并让中国经济今年前九个月的同比增幅达到0.7%,步入正值区间。同日出炉的其他经济指标提供了更多走强迹象。而在中国有业务、面向中国消费者的美国公司也正受益于中国国内需求的回暖。
图/新京报网
《泰晤士报》称,在经历了今年早些时候几十年来最糟糕的季度之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处于复苏模式。官方数据虽然不及分析师预期的5.2%,但仍在增长。报道援引凯投宏观经济学家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的话说:“我们认为,短期内增长将继续加快。财政政策将至少在明年年初之前保持支持,这将使工业和建筑业的活动保持强劲。”
经济规模明年或达到美国的75%
日经中文网稍早时候的报道表示,中国最早控制住疫情,新增感染人数基本被控制在很少,中国经济正在复苏。中国二季度GDP按美元计算达到3.3万亿美元,与按年率换算萎缩30%以上的美国(4.3万亿美元)的差距已缩小至23%。
如果按IMF的预测,美国的GDP到2021年为21.2万亿美元,中国为15.8万亿美元。而在爆发金融危机的2008年,中国的经济规模仅为美国的31%,但到2021年将接近75%。
《纽约时报》也注意到了中美经济表现的差异。报道称,虽然美国和其他国家预计也将报告第三季度的快速增长,但仍然落后于、或者刚刚赶上疫情前的水平。
未来几个月,中国的领先优势可能进一步扩大。中国现在几乎没有本地新增病例,而美国和欧洲则面临着另一波加速的疫情。
内外风险隐患还没有消除
在对中国经济复苏予以报道的同时,一些国际媒体的分析也认为,中国经济的内外隐患还没有完全消除。
FT中文网援引康奈尔大学学者埃斯瓦尔·普拉萨德的话称:“短期增长似乎完全没有问题……现在的挑战是重建商业和消费者信心,以重振私人投资,保持强劲的家庭消费增长。”
图/新京报网
路透社的报道认为:欧洲面临的封锁和美国另一波感染浪潮可能会损害消费者支出并引发更多失业,这对中国经济是不利的。
《南华早报》报道牛津经济研究院专家的看法是,由于信贷增长减速,投资势头减弱,预计第四季度的环比(季度环比)增长将进一步放缓。但全年经济增长可达2%。
《纽约时报》则注意到了可能引发贸易摩擦的风险。西方国家已经尝试过提供大额失业补助、一次性补贴,甚至还提供餐馆就餐补贴。由于其他国家得到政府补贴的人继续从中国购买产品,因此可能引发新的贸易摩擦。该报援引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迈克尔·佩蒂斯的话说:“我们将看到贸易冲突死而复生,不仅是中美两国,而且是全球范围的。”
不管这些预测悲观还是乐观,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经济前三季度的表现反映出了足够的韧劲,并为应对未来风险提供了难得的经验。至少证明了,抗疫与经济发展并非“二选一”。通过快速精准、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稳步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是完全可能的。
□徐立凡(专栏作者)
编辑:思凝 校对: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