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区代表委员议两会:加速香港融入双循环 与祖国同命运共发展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香港2月27日电 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就如何履职尽责、参政议政发表意见。他们表示,今年将围绕进一步加深港人对内地的了解,进一步发挥香港独特优势并推动香港更多业态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香港与国家同命运、共发展这一主基调,积极建言献策。
2020年,内地成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央提出了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及“十四五”规划建议,让正在紧张忙碌、准备参会的港区代表委员印象深刻。
多位港区代表委员提出,希望香港和内地共同采取措施,让香港尽快战胜新冠肺炎疫情,为本地经济注入活力。林建岳、梁君彦、卢伟国、林健锋、张华峰、刘业强、李大壮等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希望中央支持香港尽快实现“群体免疫”。
香港本地有调查显示,国产疫苗在香港有比较大的认受性。港区代表委员们希望中央在国产疫苗供应上加大对香港的支持,让疫苗尽快、充足供港。
谈到香港和内地全面、深度、牢固的融合,多位港区代表委员认为,这需要以同胞间深入了解为前提。他们建议内地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和香港共同采取更多有针对性的措施,让香港市民更充分、全面、深入了解内地情况,在更坚实的基础上实现更高水平的融合。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工联会会长吴秋北表示,希望借助内地历史资源,由内地出版社与特区政府共同编写教材,加强香港市民的国民、国情及国家安全教育,强化国民意识,推动大湾区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的“共同家园”。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经民联主席卢伟国提出设立“港青大湾区e通道”,打造一条简单、高效、便捷的通道,拓展“大湾区青年实习计划”、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创职位计划”、拓展两地专业资格互认、充实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库等,为港青北上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多位港区代表委员希望,落实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应充分挖掘香港和内地各自的资源禀赋和独特优势,推动更多产业进入更全面、更深入的高水平融合状态,实现互促式、共振式高质量融合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林建岳和全国政协委员张华峰等提出,香港具有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双接轨”角色,应积极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对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积极参与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设。他们建议中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香港金融机构进驻内地市场,同时发挥香港作为内地企业境外融资及“走出去”平台的作用,吸引更多内地大型企业落户香港,为香港和内地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开拓更大发展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行政会议成员林健锋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应以建立“大湾区共同市场”为目标,推动湾区内实行最开放的经贸政策,大力促进和拓展贸易、货物、服务、资金和信息的“全流通”,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市场”。这将有助于抓住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内地、香港、澳门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部分港区代表委员还就香港重点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卢伟国提出,进一步加快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进度,设立“大湾区重点科研项目”基金,缩小两地科研管理制度差异,加快形成大湾区科技市场一体化,打造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陈亨利认为,“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壮大新一代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香港和内地应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让国家整体的生物医药科技水平再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