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三个字,彻底点燃了资本市场对于小鹏汽车的热情。
昨日早间,深交所发布公告称,将小鹏汽车纳入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名单,自2月9日起正式生效。
受此消息影响,截至收盘,港股小鹏汽车大涨7.51%,收报151.8元。
这也意味着,小鹏汽车不仅成为首个纳入港股通的造车新势力,也将获得更多的资金增量。
笔者作为一个“资深韭菜”,似乎嗅到一丝风向转变的微妙味道。
去年,小鹏汽车刚刚在造车新势力的“卷王大战”中夺得销量第一,一时风头无两。2021开年,中金、花旗等又接连上调小鹏汽车港股的目标价。
如今,其又一跃成为“第一个”进驻港股通的造车新势力,背后到底释放出什么样的信号?
而这,是小鹏汽车的利好?还是所有造车新势力的利好呢?
不得不说,我等“韭菜”已经跃跃欲试了!
(1)“卷王”小鹏汽车,还是港股“最敢赌”造车新势力?
如若对港股有所了解,就会知道港股通的池子一直是优质公司“代名词”,许多港股大牛股的暴涨时刻也是从被纳入港股通开始的。
某投资人也说过:“纳入港股通是检验一只港股是否值得投资的第一标准。”
确实,对于港股上市公司而言,被纳入港股通不仅意味着更大的曝光,同时也代表着“权威”认证,让投资者更有信心。
不过,围绕在我等“韭菜”心中的一个疑问是:在被纳入港股通后,小鹏汽车是否会顺势成为持续上涨的“新牛股”呢?
这或许要从多个角度来看。
无论是交付量,抑或是率先纳入港股通,小鹏汽车这两个“第一”确实是含金量十足。
不过,从更深层的财报来分析的话,小鹏汽车其实“领跑优势”不显。
同样是头部“造车新势力”,在2021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以57.2亿元人民币的营收位列蔚来、理想之后;而在亏损方面,则以15.59亿元人民币的数据高居另外两家之前。
不仅如此,小鹏汽车当季毛利率同样在三家之中垫底,且是三者中唯一一家亏损仍在增加的企业。
尽管“蔚小理”都尚未走到盈利临界点,仍处于亏损状态,但蔚来、理想亏损在持续缩小,小鹏汽车亏损却大幅增加。
在小鹏汽车亏损扩大背后,与研发成本飙升有关。
财报数据显示,蔚来2021年第三季度研究及开发成本为11.93亿元,理想为8.89亿元,而小鹏汽车高达12.64亿元。
显然,为了在新能源时代突围,造车新势力都在未来科技方面押下了重注。跑在首位的小鹏汽车自然也不例外,可谓下足血本,也是“最敢赌”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小鹏汽车无疑也是潜力颇足。
(2)盛名之下,小鹏汽车“隐忧”涌动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虽然最近风头无两,但映照在小鹏汽车面前的是高光,更是木秀于林的“隐忧”涌动。
首先是来自市场一群对手的围追堵截。
除了亦敌亦友的蔚来和理想,小鹏汽车还面临着此前二线新势力品牌哪吒汽车,以及传统车企吉利旗下极氪、东风汽车旗下岚图的竞争。
不仅如此,百度、小米、华为等科技公司也将在今年陆续涉足造车领域,
国内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已从“春秋五霸”变成了“群雄逐鹿”,主角已不再只是“蔚小理”和特斯拉。
当然,就当下发展状况而言,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技术、产品力及产能方面仍有优势,2022年首月销量仍位列第一便可见一斑。
其次是供应链问题。
最近,小鹏汽车被质疑“选择性交付”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在这背后,便是供应链问题的放大。
疫情之下,全球缺芯、缺电池,黑天鹅频发的大背景下,很多企业都存在无法按时交车的潜在问题,理想和蔚来同样受制于此。
接下来需要做的,或许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为自己多加上几层保障——比如提高通过加大直采供应量提高上游议价能力,以及扩大供应圈等。
不难看出,和其他“造车新势力”一样,小鹏汽车至今也是问题多多,同样挣扎在“烧钱”换增长的山坡上。
但是,小鹏汽车也占据了些微的领跑“优势”。接下来,如何解决大家面临的共同问题,便是从“优势”转化“胜势”的关键。
(3)写在最后
近几年,造车新势力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谁做上了“老大”,谁就会出事。
此前,蔚来、理想均在单月登顶之后,出现过各种交付困难、安全隐患、交通事故等等危机事件,而且每一次事件都会被放大到整个行业质疑。
这似乎都成了造车新势力的一个“玄学”了。
看深一层背后的本质原因,其实还是与造车新势力在整个造车环节扎根不深有很大关系。
自己的问题一旦出现,就会被无数无形的手,在背后推波助澜,成为众矢之的。
伴随着此次纳入港股通,吸金能力大大加强,小鹏汽车能否破除这个造车新势力“玄学”呢?我等“韭菜”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