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操刀的首支私募产品8个月下跌近20%,引起行业热议。而在行业内,从卖方转型买方的不在少数。卖方转型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面,还要有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基金经理的投资业绩的能力,这对转型的分析师来说,有着不小的挑战。
卖方大佬姜超转战“买方”后首秀折戟,引起行业热议。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中泰超新星1号的单位净值为0.8076元,下跌近20%。泰超新星1号正是姜超旗下的首支私募产品。
作为业内的“卖方大佬“之一,姜超过往研究表现颇为突出。比如在疫情期间,姜超发表了《全球放水、泡沫重来》、《货币超发与资产泡沫》等多篇文章,指出为了避免货币贬值,应配置股票、房产、商品等资产,对低收益的债市保持谨慎。这些判断均一一被验证:2020年,全球股市大幅反弹,黄金大涨,债市大幅下跌。
虽然姜超在理论上的功力深厚,但向买方转型,昔日的理论却成了”纸上谈兵“。事实上,除了姜超,近几年从卖方转型买方的大佬不在少数。
中泰超新星1号八个月下跌近20%
近期,卖方大佬姜超转型投资业绩折戟备受市场关注。
wind数据显示,截至截至12月20日,由姜超管理的中泰超新星1号的单位净值为0.8076元,回撤19.24%,而同期同类基金平均收益为4.94%,在同类725只产品中排名717名,更是逊于同期的沪深300。
具体从从中泰超新星1号的净值表现来看,其在4月19日单位净值到达顶点,即1.0158元。不过随后就下跌,5月以后,该产品净值跌破1元,在当月月底再次重返1元以上;6月后,该产品又再次持续下跌。
此前姜超曾透露自己转型做投资的目标“我的目标就是战胜货币增速,就是货币超发,我比它高一点点,这样就保证了我不会被货币超发干掉。”
资料显示,中泰超新星1号成立于2021年4月12日,是一只灵活配置型基金,托管人是招商银行。作为一个券商资管的产品,中泰超新星1号的参与门槛为100万元,成立规模为9400万元,而中泰资管就投入了1300万元。
产品投资目标表明,中泰超新星1号通过构建由优质权益类及固定收益类证券组成的现货投资组合,同时运用股指期货等对冲工具管理系统性风险,争取在中长期跑赢货币平均增速,实现资产增值。
其中,股权类资产的比例(按市值计算)低于资产管理计划总资产的80%;债权类资产的比例(按市值计算)低于资产管理计划总资产的80%;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持仓合约价值(非轧差计算)的比例低于资产管理计划总资产的80%,或衍生品账户权益不超过资产管理计划总资产的20%。
过往“战绩”辉煌
2021年,A股行情较为猛烈,新能源与周期股成为耀眼赛道,而往年热门的大消费略显低沉。在此背景下,不少基金经理水土不服。而规模为9400万元的私募产品之所以能被行业热议,或因为其执掌人。
据悉,中泰超新星1号的掌舵者姜超此前在卖方市场是名副其实的大佬。
从其履历来看,姜超于2006年加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负责宏观与固定收益研究。进入证券行业不久,就开始展露头角。
资料显示,他曾以团队成员身份获2006年新财富债券研究第一名。时隔7年后,又姜超选择加盟海通证券,任首席经济学家,兼任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债券研究员。此后,更是在 2014年和2015年蝉联新财富该研究领域的第一名。
而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姜超曾在2013年、2014年连续夺得新财富该研究领域的冠军,2015年获该领域第二名。在2020年的第十八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中,姜超业出现在了前三名中。
此外,姜超在海通证券任职期间,其对中国股市的判断,多数被验证。
最让他在行业中名声大噪的是一篇写于2018年,名为《投资中国的历史性机会》的报告。彼时的中国股市正经历去杠杆等各种冲击,然而姜超在该报告中坚持认为去杠杆是正确的事情,可以抑制地产泡沫,加上减税鼓励创新,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历史性的投资机会。此后A股市场两年的大涨正好验证了他的判断。
而在疫情期间,姜超以及团队先后发表了《遭遇黑天鹅,应对比预测重要》、《理解黑天鹅,否极泰来》、《海外债务危机,中国这边独好》等文章,其提出疫情期间,中国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海外国家或有可能面临债务危机。
在2020年4月份,姜超再次发布报告,包括《全球放水、泡沫重来》、《货币超增买什么》、《如何战胜印钞机》、《为何股市变牛、债市变熊》等。
他认为,通胀将会卷土重来,资产泡沫也将再度出现,为避免货币贬值,应该配置股票、房产、商品等资产,对低收益的债市保持谨慎。而他的这些判断依旧得到验证。
在今年1月份,中国黄金协会发布数据,去年下半年金条及金币消费量较上年同期增长50.91%,扭转了全年金条及金币消费趋势。去年全年金条及金币消费量为246.59吨,同比增长9.21%。黄金价格业一路高歌,从1479.13美元猛涨至1858.42美元,涨幅高达25.6%。
从债市来看,在2020年的市场环境中,债券型基金备受煎熬。根据财联社报道,2020年债市平均年内收益率仅略超3%,更有逾120只债券型基金收益率告负,业绩遇冷。
卖方转型买方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若将时间线拉长,近几年卖方研究大佬转型买方的并不在少数。
在去年9月份,原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少君加入国泰君安资管,出任副总裁、投资研究院院长、组合投资部联席总经理;就在姜超转买方后,原兴业证券原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卸任后担任兴业证券董事总经理职务。
有媒体梳理,从卖方机构人才,尤其是明星分析师的动向来看,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切换赛道从大平台转向中小机构,并升职转为管理岗;二是从卖方转去买方做投资;三是流向知名企业或自主创业,借助个人资源和投研能力搭建新平台。
还有券商人士表示,“卖方研究就是吃青春饭”。在他们看来,卖方研究员或分析师,始终是一个年轻阶段积累资本的工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源聚合和能力培养后,选择买方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
虽然卖方对市场颇为了解,但由理论到实操并非易事。
卖方主要包括券商、投行和一些第三方研究机构,主要以分析和研究股票基本面为主。而买方主要包括公募、私募、保险公司投资部等以资产管理模式为代表的公司,即直接参与一、二级市场交易,自己和客户的资金负责。
此外,买方是”站在“卖方的肩膀上,前者不仅要对行业有敏锐的洞察能力,更要对市场的预期差有一个比较强的认识和感觉。比如,在股票出现波动之前,买方能够提前预期并给出合理的建议—即加仓或者减仓。所以买方的要求就是,基本功底既要扎实,又要有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基金经理的投资业绩的能力。
由此看来,从卖方向买方,岗位切换带来的挑战也不小。
有业内人士分析:从卖方到买方,对分析师的资源整合能力也是一个考验。主做好研究不代表能做好投资,相当于从理论到实践,买方还是需要用业绩来证明自己的。这对转型的分析师来说,其实还是挺有压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