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资金不应“谈碳色变”
最近,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提示银行抽贷、断贷等出现流动性压力和风险,或对相关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截至目前,已有90余家上市公司在各类公告中将“期望银行不抽贷、不断贷”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其中,有色、煤炭、纺织等传统行业的企业居多。
无论是对续贷的期望也好,还是对抽贷的担心也罢,很大程度是因为企业自知不够“绿色”,尤其是一些传统高碳行业因“赛道”不佳,对未来融资前景忧虑。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绿色金融迎来重要发展机会。《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1)》显示,2020年,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创新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为主线,在绿色金融标准、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2020年末,六省(区)九地试验区绿色贷款余额达2368.3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比重15.1%;绿色债券余额1350亿元,同比增长66%。
但金融机构的压力也与日俱增。绿色金融体系意味着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和更严的标准。一方面,资金投向有严格限制。按照中国银保监会最新口径,统计口径内的绿色贷款应投向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另一方面,绿色信贷数额不能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曾指出碳中和约束条件下金融业的两项“格外紧迫”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实现碳中和需要巨量投资,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金融体系提供所需要的投融资支持。
在此形势之下,多数绿色信贷占比不高的银行表态要“放手”绿色信贷、“收手”高耗能行业。于是,有的商业银行“不假思索”地退出传统高碳项目,甚至出现极少数对高耗能行业抽贷、限贷现象,这可能会给相关企业和行业发展带来较大不确定性,也反过来影响金融机构信贷结构。
作为绿色金融发展中的主力军和先锋队,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赋能,既要警惕考核驱动下的“高举轻放”和“雷声大、雨点小”现象,也不能忽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搞“一刀切”,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
低碳行业的企业不都是“乖孩子”,高耗能企业也不都是“坏孩子”,金融机构要通过绿色金融工具,积极引导高碳企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在执行方向上,金融机构应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各行业发展的阶段性及转型难度等因素,紧跟碳减排政策、“双碳”目标不动摇。在政策落地上,金融机构要在确保自身业务可持续性、积极支持相关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上,对传统业务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避免谈“碳”色变,更不可简单对传统高碳行业踩踏式、冒进式抽贷和断贷以及到期不续贷。在政策推进上,还应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协调配合,形成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在强调绿色信息披露、充分发挥碳价市场调节机制的背景下,鼓励向绿色转型的量价倾斜,公开公正公平地进行金融资源分配,避免误伤有转型意愿的高碳企业。
进入新发展阶段,绿色金融发展的使命和责任重大。各类相关金融机构要更加注重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战略站位,耕好绿色金融“试验田”,唱好绿色金融“大合唱”,下好绿色金融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先手棋”。(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