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从历史交汇点视角看“国家账本”

由 泉亮霞 发布于 财经

‍‍

2021年的预算报告已经提请全国人大代表审议。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这一重要历史交汇点背景下的预算报告引人瞩目。

当前,疫情影响尚未完全消退,全球经济发展仍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不少风险挑战。预算报告作为“国家账本”,凸显了当前特殊时期我国财政政策和收支安排的鲜明特征。

充分体现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2020年,财政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预算报告重点报告了全力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加大阶段性减税降费力度、创新设立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等方面的工作与成效,以及落实保居民就业、保粮食能源安全、保基层运转的情况,展现了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财政部门迎难而上、担当作为,为把疫情影响降到最小所作的艰苦细致的工作。

集中反映了“十三五”期间财政改革发展的成效。报告回顾总结了“十三五”时期的财政工作,梳理出七个方面的成绩: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财政支出保持较高强度、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减税降费力度空前、民生投入只增不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重点战略支撑有力、财政体制改革纵深推进。

这些成绩实事求是、有目共睹。在减税降费方面,通过税制改革与减税降费措施相结合,制度性安排与阶段性政策并举、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重,“十三五”时期减税降费累计7.6万亿元;在民生投入方面,5年来,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年均增长25.9%,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保持不低于4%,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城乡低保等保障水平逐年提高等。

明确了2021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内涵和措施。基于今年财政收支形势的分析,报告提出了做好今年财政工作的六项原则、八项举措,深入阐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政策内涵和举措,解释了赤字率、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规模等方面的安排和考虑,对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完善常态化直达机制、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等进行了重点说明。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一方面,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需要,合理安排赤字、债务、支出规模,不急转弯,把握好时度效;另一方面,政策操作上更加精准有效,以更大力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完善政策实施机制,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

注重与“十四五”规划建议的衔接。在2021年的主要支出政策部分,报告体现和呼应了与“十四五”规划建议有关的内容,围绕支持创新和产业升级、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等作出了资金和政策安排。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设置了5方面20项主要指标,涵盖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和安全保障,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要求。预算报告对此作出相应安排,以确保“十四五”开好局,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此外,报告进一步丰富了附件的内容和形式。附件围绕“十三五”财政改革发展情况,集中展现了五年来财政政策所体现的重点支持方向、主要政策举措和突出成效。据了解,在往年基础上,今年预算报告的附件新增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国债发行使用管理、财政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内容。代表委员通过二维码链接可获得相关政策的解读、新闻报道和视频资料等,信息量更加丰富,进一步增强了预算报告的透明度,并使之更加通俗易懂,这将有助于代表更好地审议预算报告,打造阳光财政。

来源:中国财经报

记者:李忠峰

来源:中国财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