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保供战中,叮咚上海大仓的供货产能较此前大幅提升超50%。其中,重点民生保障商品比如蔬菜、肉蛋奶等供应量几乎翻倍增长。经历两次大考,能否烧出一个盈利的叮咚?
4月6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热门中概股也普遍下滑。但生鲜电商股却逆市走强,其中叮咚买菜暴拉近46%,三个交易日涨幅超100%,走出“一枝独秀”行情。
由于3月起国内疫情反扑,居家配合防控措施的居民们,对在线生鲜采购的需求暴增,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平台也不断爆单,配送量比先前翻了数倍。
横向对比不同平台,叮咚的“前置仓”模式,被认为在就近配送上具有一定优势,能做到蔬菜“多而好”。然就在几个月前,叮咚也因长期经营亏损,深陷“裁员风波”。
如今现金流回血,叮咚买菜是否迎来新转机?
“回光返照”的叮咚
“最近每天接单数是疫情爆发前的2-3倍”有配送小哥透露,近期一天最多可送接近100单,工作时间长达15小时。
受疫情管控影响,各家生鲜配送平台都出现了“爆单”。订单量急剧上涨,是对供应链配送、应急响应等能力的一次综合大考。
叮咚买菜表示,结合2020年疫情时的备货经验,公司已搭建了全国多产地的基地直采及自建冷链供应链,能将供货量在短时间内调整到2倍及以上。同时,公司在各受疫情影响站点也快速上架“抗疫特供”大份菜包装,大大提升了供应效率。
截至3月23日,叮咚“邻里团”每日能配送10万多份,涉及1万多户家庭,且新增的用户和订单还在呈倍数增长。当然,对公司而言,这也会带来大量现金流,缓解此前的财务压力。
进入“备战”状态的生鲜电商不止一家,为何叮咚买菜在2022的这轮疫情风波中,“看上去”股价涨势最猛?
或是因为,公司在2021年底刚经历一轮暴跌,已进入股价历史低位——2021年11月算起的四个月内,股价从36美元,跌到仅有3.6美元。
除去中概股普遍重挫的环境因素,公司也深陷舆论风波。有媒体指出,叮咚买菜正进行一轮“开源节流”的重大战略调整——“节流”指裁员,“开源”指提价增毛利。
据财报,2021年第四季度,叮咚买菜净亏损约11亿元人民币,2021年全年净亏损64.29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31.77亿元的净亏损进一步扩大。2019年至2021年,三年已累计亏损近115亿元。
如今叮咚买菜作为抗疫保供先锋,一方面是单量大增带来的现金流,另一方面融资渠道也开启绿色通道。上月,上海银行为叮咚买菜火速放款近5亿元,据双方此前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公司将能获得至多80亿元的金融支持。
经营危机得到缓解,资本信心也有所恢复。中泰证券4月1日发布研报,对叮咚买菜首次覆盖,并给予“增持”评级,其中指出,叮咚买菜是前置仓龙头企业,近期运营数据表现亮眼,随着客单价、毛利率、履约成本的不断改善,有望2024年实现盈利。
前置仓与“最后一公里”
争议无限的前置仓模式,优劣势到底有哪些?
“如果看同类蔬菜品质,叮咚的还不错,菜品选择也比较多。”一位叮咚用户表示,“不过现在价格不便宜。”
据悉,叮咚采取的前置仓是生鲜电商领域最“重”的模式。相较盒马、永辉等店仓一体,与美团、拼多多等社区团购,该模式也一直业内被视作难而正确的选择。
前置仓,即在社区周边五公里以内设置仓库,将仓库和服务站合二为一。在消费者下单之后,能实现“即使达”。优势在于,就近配送效率高,货损概率低;缺点在于贵,对仓库的位置和密度要求很高,自建站成本大,养一个配送团队也是很大的负担。
在高成本压力下,公司不得不进行提价。据财报估算,叮咚买菜2021年Q4平均客单价约为60元。而上海地区的平均客单价超66元,每单毛利率在28%以上,明显高于全国整体水平。
“现在菜价越来越贵,同一款青团的价格要比一年前贵一倍,大多数菜品的价格已经比超市贵了。”上述用户表示,“就连赠品也缩水了,从以前的一盒鸡蛋变成了几根葱。”
而叮咚前置仓的“高效配送”,似乎也难以维持。2020年叮咚买菜公布的数据显示,公司销货成本占比为62.8%,配送费用在公司总成本中占比高达27.9%。
2017年5月,叮咚买菜APP正式上线时,曾喊出“29分钟配送到家”的口号,号称打造了行业标准。而在去年裁员节流传言后,配送服务就经常超时。“半小时内送到的情况很少,甚至有时要第二天才能收到。”上述用户表示。
“现在单量大,配送不一定快,因为一个仓就那么几个人。”一位叮咚配送小哥向老虎财经表示。经实测,若上午在附近叮咚成功下单,或需要隔天才能送达。
前置仓,转机已至?
成立于2017年的叮咚买菜,一直是行业中烧钱扩张最猛,争议也最大的那位。
至今,公司完成五轮融资,背后资本不乏高榕、红杉、老虎环球等知名机构。凭借充足弹药与大力补贴,叮咚买菜在2019年仅靠6个城市的布局,就以日均50万的单量领跑行业,全年营收超过50亿元。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叮咚买菜的前置仓数量约1400个,面积约50万平方米;租赁了约60个城市分选中心,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
烧钱四年,前置仓已颇具规模,盈利前景如何?
在2月的Q4财报会中,叮咚买菜创始人、CEO梁昌霖刚刚高调宣布:2021年Q4,公司已经找到盈利的方法、路径。上海区域实现整体盈利。“力争Q2末实现长三角地区完全盈利,Q4在全国接近盈利。”
报告期内,叮咚买菜营收54.8亿元,同比增长72%,净亏损为10.96亿元,较去年同期12.46亿元有所缩窄。2021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77.5%至201.2亿元,实现创立以来最大季度涨幅。运营效率也大幅提升,履约费用率创历史新低。
不过,这份“历史最佳季报”,似乎仍是去掉履单费用、总部管理费用,以及平摊此前各种投资后,在财报层面实现的“区域阶段性胜利”。
根据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此前说法,单个前置仓盈利条件十分苛刻:需要平均日成交额需超过6.5万才能避免亏损。“仓的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约为15%。经营好一些的社区店要15%到20%,因为社区店房租比较贵,要招聘店员,要考虑顾客进店的环境舒服等因素。”
若以此为标准,叮咚买菜距离整体盈利仍有不小距离,是否真正看到拐点,有待公司后续财报,进一步观察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