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应对火爆销售 至少44只基金本周宣布“限购”

由 夏德才 发布于 财经

  本报记者 王思文

  近日,明星基金经理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基金突然宣布,从1月28日起下调大额申购上限至5000元。而这并非近期唯一限购的基金。

  《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后发现,在本周的5天时间里,至少已有44只基金发布基金限购公告。在2021年开年基民认购情绪火爆的背景下,这些基金为何会集体选择自限规模?

  为此,《证券日报》记者专门对包括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基金的持有人、公募基金经理、机构专家在内的多位人士进行了采访,对近期公募基金集体限购的缘由及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变化予以剖析。

  44只基金发布限购公告

  1月27日,由张坤“掌舵”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基金正式发布“下调大额申购上限”的决定,由“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该基金的金额不应超过10万元”调整为“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金额不应超过5000元”。据该基金介绍,此次下调大额申购上限的原因,是为了基金的平稳运作,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而主动限制规模。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此次基金限购,我认为是一个迫不得已的举动。在面临基金产品销售过于火爆的情况下,基金经理主动采取限购是相对稳妥的方式。”

  在谈及新发基金销售火热对基金限购的影响时,江瀚对记者坦言,“降低购买金额,实际上能够防止基金过热,此前余额宝也曾连续多次限购,就是为了避免过热。”

  在2020年权益类基金收益可观的背景下,今年新发基金受到资金更狂热的追捧。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月29日,今年以来新成立基金数量已达118只,累计募资规模达4807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新发基金总规模的15%左右。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本周至少有44只基金宣布进入基金限购阶段。限购基金类型主要以权益类基金为主。另外,民生加银康宁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等FOF基金、富国蓝筹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等部分QDII基金也发布了限购公告。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场已宣布进行基金限购的权益类基金产品合计744只(A\C份额分开计算)。《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后发现,其中限购上限为10万元的基金最多,共有168只;限购上限为1万元、5万元、100万元的基金数量分别为83只、83只和145只。

  在限购基金中,不乏投资者熟知的明星基金经理掌舵的产品,例如,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宜、董承非管理的兴全新视野定期开放混合型发起式、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傅友兴管理的广发稳健增长混合、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周应波管理的中欧时代先锋股票、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小盘等。此外,赵诣、归凯、刘彦春、葛兰、邬传雁等多位绩优基金经理均选择主动设置基金限购上限。

  其中一位绩优基金经理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透露:“选择是否开始基金限购,一般是由基金经理来决定,与基金公司关系不大。主要是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如果基金规模扩张速度过快,我们就会选择申请限购。”

  基民选基能力参差不齐

  《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走访调查了多位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基金的持有人,就获知这只基金的渠道、买入决定性因素、对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的了解程度等问题进行了询问,以了解基金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如何。结果发现,不同人群对申购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基金的原因大相径庭,每个人选择基金的能力也参差不齐。

  一位最近半年爱上“投基”的高净值客户小陈对《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在我咨询是否可以认购易方达竞争优势的时候,朋友极力推荐了老基金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说这只基金是明星基金产品。我也问了理财顾问,他也说可以一直拿着,我就买了。对于张坤擅长投资的赛道是什么,或对白酒板块投资机会的看法,我没有太多关注。”

  持有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基金才两个月的基金理财“发烧友”小尹在与《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表示,她了解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基金的渠道来自周围的理财圈朋友。“大家都在讨论这只基金,‘粉丝应援口号’都传开了,最近收益有些回调,不过我选择长期持有,所以不太在意。”对于上调大额限购上限的事情,小尹此前还没有听说。

  老基民小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脱口而出他的投资理念:“在购买前必须深入了解基金经理,选择长期投资,不要预测和追求短期收益率。”

  在谈及基金持有人的“选基能力”时,一位券商研究所金融工程研究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我们近段时间的调研和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基金投资者了解基金的渠道是通过媒体、券商、银行三个渠道。我认为,现在的基金投资者仍相对盲目,特别是年轻的基金投资者,更多考虑这只基金有没有名气,比较喜欢跟风追热点,真正自己具有分析能力的投资者相对较少。”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记者表示:“个人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应具有自我分析和判断能力,有适合自身的投资逻辑和投资思路,这才是最稳妥的投资方式。不过,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逻辑逐渐成熟,需要足够的时间沉淀。”

  上述券商研究员强调:“个人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应划清底线,对不熟悉的产品不要盲目买,买基金前应先了解基金风险,这是必要条件。”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