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视通“公章失控”背后隐藏着什么戏码

  关注函迟迟未回复,公司上下讳莫如深,真视通究竟藏了什么“雷”?

  截至12月7日《证券日报》记者发稿,真视通仍未就深交所11月26日下发的关注函做出具体回应,而是将回复日期延长到了12月10日。

  这已不是真视通第一次延长关注函回复日期了,此前真视通接连在8月18日、8月20日收到深交所关注函,但两次延期后,至今仍未回复。事实上,上述三封关注函的内容均指向真视通新老股东间的股权转让纠纷。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真视通公司所在地,但公司方面在得知记者身份后将记者拒之门外。已辞任真视通独立董事的吕天文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请求,他表示:“虽然我已经辞职,但是在真视通还未找到新独董之前,我还是对公司负有责任,目前不便对外发声。”此外,真视通前任董秘吴岚亦以工作繁忙为由拒绝了《证券日报》记者的采访。

  真视通在隐瞒什么?

  公章失控 延期回复关注函

  在真视通最近收到的关注函中,深交所抛出了五个问题质疑其此前披露的《关于公司印章、证照资料失控的公告》。11月26日晚间,真视通发布公告称,公司公章、财务专用章、证照已处于失控状态。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民事诉讼等合法合规方式,追讨或补办公司相关印章、证照等。

  正是这则公告揭开了真视通内斗的一角。据公告记载,公司非独立董事马亚认为该公告披露的内容严重失实、不准确、不完整,公司证照、印章交由公司多媒体板块财务负责人杜毅保管,是王国红、胡小周、马亚、陈瑞良、吴岚等五位股东与公司董事长何小波协商一致做出的安排。

  此外,时任真视通独立董事的吕天文也表示,具体的情况不十分清楚,新老股东各执一词,十分困惑,不知如何进行判断。而弄清楚事实的真相,超出了其能力范围。而就在上述公告发布当日,吕天文因个人原因辞职的公告同时发布。

  对于这场“闹剧”,深交所要求真视通在12月3日前就公司董事马亚认为公告严重失实内容进行自查,并说明公司相关印章及证照管理的具体情况以及上述事件对公司治理、日常经营管理的影响。

  12月3日,真视通并未就深交所关注函做出回复,却发布了延期至12月10日回复关注函的公告。同日,真视通还于发布了《印章管理制度》等多则公告。据真视通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记载,公司董事马亚对《印章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聘任公司副总经理》等议案投出了反对票。

  12月10日渐行渐近,这一次,真视通还会延期回复吗?真视通相关负责人就此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准备回复函,但是12月10日能否按时发布,要以公告为准。至于新老股东如何处理矛盾,公章如何安置,该负责人坦言,“他们还在谈”。

  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告诉记者,新老股东表面上争夺公章,实际上争夺的是公司控股权。

  “理论上,法人签字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替代公章,但实践中,签字和盖章并不具备同等的法律效力。”董毅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新老股权转让藏玄机

  在11月26日的关注函中,深交所也提及曾先后于8月18日和8月20日两次向真视通发出关注函,截至目前公司仍未回复。深交所要求真视通说明截至目前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预计回复时间、前述函件回复是否存在实质性障碍等。

  针对今年8月份以来,深交所向真视通发出的三封关注函,真视通已先后发布了四则延期回复关注函的公告。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上述三封关注函注意到,真视通控股股东隆越控股持有的真视通9.06%的股份被司法冻结,冻结原因为上述股权转让款未支付完毕导致的债务纠纷;王国红、胡小周、马亚、陈瑞良、吴岚等五位股东曾向隆越控股出具《承诺函》,承诺2020年度公司合并报表原业务存货及应收账款规模控制在5.5亿元内。真视通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5.19亿元,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达8263.81万元。

  另据有关公告显示,2020年度真视通合并报表原业务存货及应收账款实际规模与五位股东承诺相差1.83亿元。

  2021年8月19日晚间,真视通再次披露公司控股股东之一致行动人部分股份被司法冻结的公告,无独有偶,王国红也被冻结了公司9.06%的股份。

  而这还牵出了真视通新老股东此前进行股权转让的一份“抽屉协议”。

  据公告,2019年8月份,隆越控股在与5位老股东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的同时,还私下签署了一份业绩承诺函。基于该业绩承诺,隆越控股要求上述五位股东对2019年至2021年的各年度真视通合并报表范围的原业务多项指标做出业绩承诺和补偿措施。

  时间倒回至2019年8月30日,真视通披露,公司实控人王国红、胡小周解除一致行动关系,同时隆越控股受让王国红股东持有的公司11.78%股份。彼时隆越控股因看好真视通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溢价77%的价格收购了真视通11.78%的股权。

  而老股东方面亦在真视通上市后不断减持公司股票,并寻找资产重组欲求退出。此后,这一本应令双方“皆大欢喜”的交易因隆越控股迟迟未能支付1.29亿元尾款戛然而止。2020年9月份,老股东一方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司法冻结隆越控股所持9.06%真视通股份。

  导致新老股东针锋相对的根本原因在于:在新股东未支付1.29亿元转让款的同时,老股东亦未兑现业绩承诺。

  12月7日真视通证代以不清楚事情原委为由,婉拒了记者采访,亦称董秘开会,不便接听电话。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在真视通宣布公司印章、证照已处于失控状态后,真视通老股东通过媒体发声,表示十分焦虑担心相关事件会影响公司订单及银行征信。记者曾试图采访真视通新股东何小波,但截至发稿,仍未能取得联系。而在与公司前独董吕天文交流中,记者获悉,目前真视通的对外发声,需通过董秘。

  值得一提的是,12月3日晚间,真视通方面发布了新的《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备案制度》及《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对此前的多项条款进行细化和修订。

  12月10日,真视通是否能按时回复深交所关注函?《证券日报》记者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本报记者 李乔宇 见习记者 贺王娟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603 字。

转载请注明: 真视通“公章失控”背后隐藏着什么戏码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