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厂牌涌现,机构化意味着什么?
最近几个月,关于播客我们看到《半月谈》的报道,TME对日谈公园、JustPod等播客公司的投资,新闻报道、资本动作显示,播客行业化趋势日益明晰。据播客志统计,目前已有15家专注于播客业务的专业机构,同时还有小时间声媒、光之来处、看理想等机构持续上线节目,机构的涌现作为行业化发展重要标志,已经不限于某几家头部播客,逐渐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
播客机构或组织并不能算是新鲜事物,早在十年前左右糖蒜广播、IPN播客网络就已聚集起众多优质播客创作者,延续到现在,许多参与者虽然已不在联盟中,但至今仍然活跃在播客行业里,比如大王的「发发大王」、婉莹的「博物志」等。
随着近些年的发展,播客机构数量增加,可以以是否干预内容生产为标准来比较笼统地分类。一类是参与内容创作的播客厂牌,在策划、剪辑等内容制作层面深度参与,拥有多档自制节目,在此基础上通过广告投放、平台采购、品牌播客等方式变现,比如Marcast、津津乐道播客网络等;一类是播客联盟,由某个播客机构发起聚集起众多播客,进行流量扶持、商业合作,比如「日谈公园」发起的日光派对,「大内密谈」发起的有关声部;在这两种之外,还有播客公社这样的第三方服务机构,除出品自制节目外,同时对外提供代制作、代运营、播客内容营销服务。
部分播客厂牌
在听众端,感知最为明显的无疑是播客厂牌,极具辨识度的“JustPod”、“用声音碰撞世界,声动活泼”声音logo,熟悉的开头代表着可预期的内容调性、剪辑风格与话题方向。对于时长普遍超过三十分钟的播客节目,发现一档新节目的时间成本并非所有人都乐于付出,但同一家机构生产的节目在品质上有保证,对听众来讲更不容易“踩雷”。
较早出现的播客厂牌往往由某档节目延伸而来,因为彼时播客还处于较为早期的状态,创作者对于商业化没有预期,更多是凭借热情与听众的支持在坚持,当影响力越来越大,有了一定的收入基础后再选择全职,进而继续拓展。但最近涌现的播客厂牌出现了不一样的特点,例如BeyondPod在两个月内上线了三档节目,在节目上线前就已经有了内容矩阵规划,越来越多创作者以职业心态制作播客。
从以下总结的表格可以看出,现在的播客厂牌基本都有至少三档节目,并且数量仍在呈增长趋势,在节目数量井喷、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为何还要分出精力去做多档节目呢?
部分机构出品播客
首先要总结一下播客常见的盈利方式:广告、平台采购、品牌电台、周边销售,这其中的每一项都涉及到不同的工作内容,接广告需要商务负责人,平台采购、品牌电台需要节目制作人,周边销售涉及到电商人员。在行业初期或许还可以一人兼顾,但随着收入与业务量的增长,或者有了融资,必然要成立公司,招募更多专业人员。
机构一旦开始公司化运营,节目制作流程细分,全职人员增加,自然会带来剩余生产力。以剪辑工作为例,对于时长超过一小时的节目,一个全职剪辑师大约一周可以剪出三期质量较为上乘的节目,对于普遍周更的播客来说,推出更多节目可以压缩后期成本。商务、财务、运营、主播可以复用,增加节目数量可以扩大听众体量,扩展收入来源,降低单个节目运营成本。
内容创作有其生命周期,但经验可以累积。对于单期时间一小时、每周更新的播客来说,不同类型的创作者都会在节目做到一定时期后遇到瓶颈,创作者的人生经历、知识经验或者嘉宾资源等前期积累用完后,如何保证节目质量,让听众拥有新鲜感就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课题。对成熟的创作者来说,往往有其应对的方法论,这些经验可以帮助刚刚开始做节目的人降低试错成本。
进一步考虑,当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高度依赖于某位主创,企业能否长期发展也要打个问号。培养更多成熟、受欢迎的创作者,探索更多声音表现形式,或许会成为播客公司的第二曲线。
今年年初JustPod发布《播客价值手册》进行广告招商,日光派对发布第三轮招募,播客公社推进创作者与平台的连接,疫情之前,喜马拉雅也在常态化推出播客训练营,举办播客大赛,培养新生力量,越来越多机构开始重视播客运营。各个链条在不同地方转动,悄悄地产生合力,推动行业发展。
疑虑依旧存在,当播客变成一种产业,内容是否会变质?播客最吸引听众的到底是什么?究竟是主创的个人魅力、还是人在某些场景的陪伴需求、对声音产品的依赖?这些问题或许只有行业进一步发展才能给出答案,或许可能也没有答案。无论如何,可以达成的共识是,仅靠个体无法带来质的改变,但行业化最终会惠及每个从业者。
面对无法预测的未来,我们充满期待。
©播客志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联系方式:
[ 微信客服 ] podcaster_union
[ 投稿邮箱 ] contact@wavp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