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批信托公司暴露出大规模风险甚至引发持续不断的社会事件,对信托行业的监管和整顿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信托被视作制度红利的产物,在政策优势和行业上升期,整个行业迅速乘风起飞,获得突飞猛进式发展。在突如其来的政策变化和行业下行环境中,信托行业在整个金融体系里又是首当其冲者——受到冲击最为严重。
近两三年来,信托项目爆雷、产品违约、投资人集体维权等事件持续不断,风险甚至严重到整个公司不得不易主改名,重新来过,昔日雪松控股入主中江信托,“雷王”中江信托改名雪松信托即是典型一例,如今安信信托又再度遭此命运,虽然尚未公布最终方案,但重组势在必行。更有诸多其他信托公司暗雷深埋。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若仔细分析这些信托公司各自走到最终不可收拾之局面的原因,每家都有自身投资失误、管理失职、风控不足等具体情形,但是在此基础之上,我们仍可从中提炼出大量共同点。
比如,这些公司在过去近十年时间中,都曾以“行业黑马”形象现身,经营数据经历了暴涨暴跌的过程;经营策略和思路尤为大胆粗放,敢于接收其他传统机构望而生畏的项目;薪酬激励到位,业务经理收入十分可观等等。
这种行为上的一致性背后逻辑也十分简单,归根到底就是金融的本质,风险越大,收益越高,信托公司正是为了更高的收益才去冒这更高的风险。
不过,作为持牌金融机构,信托本身在业务开展上就受到各类指标、条条框框的监管条款以及例行检查、抽查等监管政策的约束,即使是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正常而言信托公司也断不会明知有朝一日会被拖下泥潭而走上“邪路”,之所以会触碰这些今天看来是高风险的项目,笔者认为,其背后仍是对风险的理解不足以及自身专业管理能力的缺失,简而言之,彼时并未想到有这一日。
在持续关注风险项目和机构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信托公司对于追偿投资款的客户们最常用的一个解释是政策调整、宏观形势变化等,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个本末倒置的解释,金融的本质就是管理风险,政策、宏观环境均是风险的一部分。
但并非到此为止,仍需进一步深究,正常的市场、正常的金融体系下,金融机构理论上会在经营过程中得到锻炼,对风险有起码的认识和管理,“判断失误”的情形可能偶然存在,但严重的、大面积的判断失误则需其他解释。
事实上,这与信托行业本身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的角色及其业务模式相关,在很多人看来,信托就是一个放贷的通道,最值钱的是信托牌照赋予的放贷资质,这种资质在过去经济上升期间,功能又被数倍放大。作为“影子银行”的一部分,对风险的把控建立在信仰背书的基础上,而非专业管理,这种模式决定了信托公司不需过多使用风险管理能力。
另一方面则在于信托牌照的稀缺性,稀缺是支撑价值的一大因素,长期以来,信托公司未有新增,导致信托牌照价值的“刚性”,这种价值刚性亦成为信托公司的一种底气:即使经营失败,无法收拾,还可转手卖给他人,接盘者趋之若鹜。
有信托行业人士对笔者感慨,信托是随着政策释放而诞生的行业,此前数年的飞速发展也在于制度红利,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各类资管主体统一监管标准,这种制度红利也在逐渐消失,信托牌照的价值也在下降,“从上升到饱和,再到衰落,目前已经明显可见在走下坡路的迹象了。”一位信托公司人士对笔者感慨。
从政策和行业的角度,当下谈得更多的是转型,大方向即从被动通道到主动管理。讽刺的是,目前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安信信托,正是少有的以主动管理类业务为主的信托机构。该公司选择大量名不见经传的小型项目合作投资开发,风险高的,但也是符合逻辑的,毕竟对于一家民营信托机构而言,主动管理这种具有挑战性的模式,实操层面只能从“小项目”入手,大型开发商不太可能让渡管理权,允许别人对项目进行主动管理。理论上也符合信托公司“差异化”发展之路。走到今天的局面,固然有安信信托股东及管理层内部的问题,但同时也更让人深信,主动管理,对信托而言并非一条容易之路。安信信托的“锅”是否要主动管理来背,仍是个大疑问。
【来源:21经济网金融频道】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