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许善品:澳方应正确看待中澳关系受挫的症结

由 隽宝霞 发布于 财经

近日有澳大利亚媒体认为,拜登入主白宫后,中美关系能得到缓和,这样中澳关系也可能迎来转机。这或多或少能够体现出澳大利亚国内一些人看待中澳关系的逻辑和思维方式。

过去这几年,可以说澳大利亚是特朗普政府最忠诚的跟随者,尤其在配合华盛顿打压中国的问题上表现最积极,甚至有时候它比华盛顿更为激进。 这常常让中国人觉得莫名其妙,无法理解。中澳关系持续下坠,陷入空前的紧张。不可否认,中澳关系的确受到了中美关系急剧恶化的牵连,但在这个过程中,澳大利亚自身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

在澳大利亚一系列匪夷所思举动的背后,是其十分强烈的“受害者心态”。因为这种心态,澳大利亚看什么都是变形的。最近,澳大利亚一些出口中国的产品出了些问题,这是国际贸易中比较常见的事,这里既有中方主管部门依法依规采取的负责任举措,也有中国企业的自主选择。按说,就事论事也未必不能解决。但澳大利亚在“受害者心态”的驱动下,对此又做了歪曲解读。澳大利亚舆论炒作中国在对澳大利亚“经济胁迫”“贸易武器化”“歧视性经贸举措”等等,一顶顶大帽子飞了过来。

这完全是混淆视听、颠倒黑白。中国对澳大利亚是坦坦荡荡的,中国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澳大利亚的事。但澳大利亚对中国是心虚的,心里有鬼才会患得患失,才会患上“受迫害妄想症”。

事实上,正是澳方近年来在将贸易、投资问题政治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做法。2018年以来,十多个中方赴澳投资项目都被澳方以莫须有的所谓“国家安全”理由拒绝,给中方企业造成巨额损失。澳方在没有任何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就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率先禁止中国企业参与5G网络建设,到现在都没有给出一个合理解释。今年3月、6月,澳大利亚连续修改外商投资法,大幅加强对外资所谓“国家安全审查”,媒体解读为就是针对中国,彻底背离了《中澳自贸协定》中有关双方应为对方投资提供便利、不断降低投资审查门槛的承诺。

截至目前,澳大利亚针对中国产品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多达106起,而中国对澳大利亚产品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总共只有4起。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方信守承诺,积极履行《中澳自贸协定》义务,于2015年至2020年连续6年调低自澳进口关税,目前约95%自澳进口商品享受零关税待遇。中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在近期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澳大利亚有150多家企业踊跃参展,在参展国家中位列前茅,显示出澳洲企业对中国的营商环境、优惠政策及市场前景充满信心。而中国企业对澳投资自2017年起连年大幅下降,去年投资额较2016年剧降85%。

经贸领域是这样,其他领域也可想而知。过去几年,澳大利亚屡屡在涉港、涉疆、涉台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大放厥词,包括多次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场合就涉疆问题挑头,或参与搞针对中国的共同行动,高调干涉香港国家安全立法问题,为台湾企图挤入世界卫生大会说项,种种恶劣行为,可以排成长长的名单,真是哪儿都有澳大利亚。这都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违反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中澳关系陷入如此的困难局面,还能怪别人吗?

如果澳大利亚现在寄希望于中美关系的缓和,能带动中澳关系走出僵局,这本质上仍然是在外部因素上找理由。中国有句老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澳大利亚可以好好品一品,该学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了。(作者是中国矿业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