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市场因素让我们看到科技型投资是一件更振奋人心的事情。”12月28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在“预见·2021”媒体趋势分享会中提到。据了解,和往年相比,今年创新工场的投资在Q1有所下滑,但今年整体投资额度更高。
略谈及挑战,“今年是黑天鹅满天飞的一年。”其中,新冠疫情是最大的一只“黑天鹅”。全球经济进入到二战以来最大的低谷期。OECD预测,2020年,全球GDP或下跌4.2%。他用了更多时间,讲述他看到的当今外在环境引发六大结构性变化,及由此衍生出的六大新机遇:线上化/消费机构变化,硬科技自主创新,政策驱动的产业变革,降本增效/自动化,逆周期行业整合,逆周期流动性。
线上化/消费机构变化
新冠疫情加速中国线上化进程,快速改变中国消费者和企业运营模式。疫情让传统线下活动比如上班、开会、上课等迅速地转到线上,在线教育、办公协同、电商直播、线上娱等线上化变得普遍。另外,线上化之后,人工智能等技术因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得以被运用其中,帮助人们做出更加智能的决策。
硬科技自主创新
中美贸易摩擦蔓延到高科技领域。中国要完善自身的产业链,也要在重要的科技领域实现自给自足。过去国内习惯在某些领域完全依靠国外技术,但现在国内也要有备选项。这就是所谓的国产替代。因此,元器件、工业软件、精密制造等行业得到长足发展,国产替代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政策驱动的产业变革
医疗领域是政策推动的领域之一。
和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医疗支出较低。随着政府积极促进医改、药改和保险业等结构化改变,政策允许公立医院的医生参与到民企平台,业界也尝试用数据为医院带来更为精确的运营。总的来看,差距相当大。但差距意味着“特别好的机会”和“后发者优势”。李开复认为,医疗行业或将像移动支付一样,在政策推动和新技术加持下,将面临特别大的变革机会。
降本增效/自动化
降本增效和自动化,在制造行业是非常清晰的。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工厂,具有强大的工业基础。能够制造出其它国家无法生产的优质产品。但目前,越南等国开始承接从中国转移的低价值的制造业。如何应对?在保证工人收入不降低的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自动化。另外机器人,比如RPA,也开始替代一些重复的白领工作。机器可以替代一个工种的30%-40%的工作。
逆周期行业整合
逆周期可以带来行业整合。在经济下行期,没有领头羊、竞争格局分散的行业将迎来绝佳的整合机会。当一家家小公司倒闭,幸存者可以通过更好的质量或者更有效率的产品,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日本经济萧条期,经济衰退反而助推优衣库的崛起。优衣库通过相对高质量的设计、比较合理的性价比获得了更大的市场。国内的供应链和物流,也呈现出这一市场特点。美国在相应领域出现了百亿美元级别的公司。
逆周期流动性
当前,全球货币流动性急剧增加。美国几个股指都达到历史新高。国内科技股票也取得一定程度的涨幅。投资者期待可以从科技型股票上获得超额回报。二级市场的乐观,将利好在线类、技术类以及政策利好新业态。
总的来看,李开复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进入增长范式拐点。下一个十年,中国经济的核心增长动力将来自科技带动的B端的效率提升和供给侧创新。
B端效率提升和供给侧创新,是一个可以深耕的价值洼地。和美国相比,中国企服市场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中国有六七百万家夫妻老婆店没有使用工具提升运营效率,没有规模化运营。医疗、农业、零售等其他领域也存在相对不够高效的情况。疫情期间,美国股票大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美国疫情比中国严重,大部分人在家工作,需要用企业级软件管理好员工的工作流程,提升在家办公的效率。OECD研究显示,中国的人均效率与欧美存在较大差距。而效率提升需要靠企业级软件,靠人工智能和自动化。
另外,国内有新增长范式生长的土壤。5G、IOT、数据中心、大数据储存等新基建,将科技创业和技术创造的门槛。科创板+注册制,在二级市场为项目打开退出通道,也弥补中国科技公司在美上市现在遇到的挑战。
“AI成了创新工场很强的标签,但时至今日,AI不再是我们一个投资方向,而是非常重要的投资工具和赋能手段。”李开复说。据了解,创新工场,目前重点布局的领域是自动化、国产替代、线上化和产业重塑。稍后,创新工场合伙人杨小龙和武凯就医疗赛道和自动化进行了专门的分享。分享了创新工场在这样一个市场环境下,如何布局投资?
一、医疗赛道
杨小龙在分享中,提到了创新工场贯彻所有行业的投资思想。“在投资中,知道什么趋势有可能会发生,只完成了工作的一半。关键还需要推演这件事情什么时候发生?如何发生?相关各方的心理、行为是什么?”
在医疗领域,创新工场看到了什么?从基本面上,生活压力、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持续给人的健康带来挑战;有4.4亿人在2020年接近50岁。这意味着常见的或突发的疾病的发病率将大大增加。过去两三年,除了少数几个东部沿海省份,大部分省份的社保都面临一定的支付压力。特别是在年末,这一情况尤为突出。
在此前提上,创新工场将各个因素进行量化,推演未来三年到五年的产业变化和资本可投资方向。并将之归纳为三大主线和五大方向。创业者也可以在这些领域寻找机会点。
主线一:市场“混合所有制化”
政府,正在优化医疗产业结构。李开复,将医疗领域称作“政策驱动的产业变革”。
杨小龙提到,从过去两三年开始,私立化在加剧。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以前很多公立体系的治疗任务、支付任务转移到私营环节。私营指的是“老百姓自费、企业补充,或者商业医保或者各种互助形态,把原来几万亿医疗大市场,直接由公切到私的过程。”其中包含巨大的市场机会。现在,政府开始鼓励私营企业通过商业手段和商业的业务逻辑,将服务和支付进行闭环。驱动市场的无形的手,开始起作用。此外,创新工场,也正在关注数据和AI驱动的商业信息对医疗机构运营的影响。
主线二:供应链企业降本增效
最近,政府,正在推动4+7药品带量采购。4+7药品带量采购是国家推动的11个城市明确采购量的采购方法。其中,“4+7”指4个直辖市和7个省会或计划单列市参与的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医疗器械和药品,正在经历价格调整。从药企或者器械企业的角度来讲,它们始终要维持一个平衡:利润如何驱动持续创新,同时企业也不希望价格高到终端消费者无法承受或者在任何道德伦理上受到潜在争议。这意味着,药企或者器械企业需要持续提升内部工作效率和工作方法。这是创新工场看到的机会点。
主线三:产品原创与差异化
杨小龙提到,医疗赛道的真正核心是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他没有详细展开。
据了解,过去两年,创新工场投资了近20家公司。沿着杨小龙提到的思路,创新工场从上游平台型企业到下游垂直领域专业型企业进行布局,从医疗服务进入布局到医疗服务中的数据驱动的商业情报形态,再进入到以做化学物理为基础的生物信息分析、基于基因测序的诊断等专业形态,一路进入到生命科学领域。
(创新工场合伙人武凯)
针对医疗投资布局,武凯将之总结为医疗投资四部曲。这也是创新工场医疗投资的四个迭代阶段。第一阶段集中在数字医疗和数字AI。疫情之下,医疗行业内部大大加强了数字医疗的迭代和创新。三四年前,提出了互联网医院的概念。今年新冠疫情加速了互联网医院与医保相结合。医疗AI在2020年也纷纷迎来三类证的获批,商业模式也将得到检验。
第二阶段集中在药械企生态圈。去年,创新工场进入到该生态圈。器械公司最核心的部门是研发、市场销售和生产。这些方面均出现了外包的机会。分别对应的是CRO、CSO和CDMO。这些领域市场巨大。据悉,泰格医药是中国最大的药企CRO临床服务上市公司。但其去年的收入不到整个市场的10%。之前,研发费用主要集中在大药企比如扬子江药业、恒瑞医药等。过去几年,医疗基金大量资金涌入创新药。很多小而美的生物创新药公司拿到融资。创新工场相信,未来在传统医疗领域将会衍生出一系列新机会。
第三个阶段是医疗技术。今年,创新工场有两位新同事加入医疗团队,主要跟踪医疗器械,体外诊断,医疗影像等医疗技术领域。武凯称,创新工场在这一方面有比较好的开端,投资了沃比医疗、予果生物。
第四个领域是未知领域。创新工场正在积极为之准备。正在逐步建立生物技术和创新药的投资能力。“这是投资门槛最高,也是有最大市场的领域。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准备。”武凯说。
目前,创新工场将医疗技术作为重点投资领域。据了解,中国的医疗技术的市场规模从10年前的210亿美金增加到940亿美金,全球市场占比从7%提升到20%。背后原因是什么?武凯认为,第一,创新驱动,中国的科研人员的数量和医疗技术发布专利数量,均超过美国;第二,法律法规等也正在帮助中国快速追赶。对标美国的“De Novo”,中国推出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制度,帮助本土创新企业更快地审批和上市。截至现在,有七十几家创新医疗器械审批下来。医疗器械公司沛嘉医疗,创下今年医疗器械中最大的IPO。
在医疗技术领域,创新工场重点布局赛道高值耗材和IVD(in vitro diagnostic products,中文译为体外诊断产品,是指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以及药品。作为医疗器械的分支,IVD有特有的界定和法规监管。)。
在IVD方面的投资策略,有很多。比如,在成熟市场挑选下一波龙头;关注细分赛道的领军企业;密切跟踪新兴技术,挑选其中最具爆发力的公司以及关注由强势渠道转型自主产品研发的公司。
在高值耗材方面,创新工场认为在血管介入方面,未来的投资机会有结构性心脏病、外周药物球囊和电生理等;在骨科植入方面,未来的投资机会有运动医学、骨科手术机器人等;在神经介入方面,未来的投资机会有出血类产品、缺血类产品和通路类产品等。
第二,自动化
和医疗一样,自动化也是李开复提到的“外在环境引发六大结构性变化之一”。
李开复判断,“在保证工人收入不降低的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自动化。”其前提有二:
第一, 人力成本上升,效率亟待提升。前面内容也有提及。在人均成本上升、人均效率不如发达国家的前提下,生产力的提升需要更快速地自动化。自动化,可以提升蓝领或者是白领的工作效率。
第二, 第二,自动化变革能够降本提效。而疫情让自动化的实现加速度。在这一领域,创新工场投资了极飞科技、XYZ-Robotics星猿哲、镁伽机器人、SRT软体机器人等创新企业。
杨小龙认为,创新工场在自动化和医疗领域的投资有其共性。“我们发现我们都在沿着一些社会性的变革思路在进行投资”。回到创新工场贯彻所有行业的投资思想这一方面,其投资团队倾向于把它量化,“同时关注一下这个过程中是否能形成滚动的优势。”自动化面临是中国市场,是最高强度需求、最大范围的市场。“在高强度需求下,一旦技术突破,开始有了供应,就会形成大量使用实例,并且抽象成一个解决方案或者产品形态。”
对于这一趋势的到来,杨小龙有信心。在分享中,他提到一个群体:35到40岁的创业者。他们受到的学校教育跟国际接轨。他们的全球化的视野、追求成长和成功的心态让他们能够以更长更久的心态和韧性进行技术的投入和研发。他们对团队建设更为敏感,是非常好的组织团队建设者。“下一步会是什么呢?他们会把中国这么高强度的应用场景和客户需求实践,逐步地带到世界去,甚至引领其他脚步较慢的市场发展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