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维鸿:2022,避免重蹈97金融危机覆辙
临近年底,全世界都在担忧2022年的全球滞胀前景,欧美金融市场更是担忧资产价格重蹈上世纪70年代的“股债双杀”。这种似曾相识的格局,不禁让人想起那个时代美国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的一句话:“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半个世纪过去,当世界再次被美国和美元“无节操”绑架,最大潜在金融风险依然存在于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
土耳其无疑是率先爆雷的。昨天的消息是,土耳其基准股指下跌7.1%,再度触发熔断。过去一个月,土耳其经历了典型的新兴市场“汇率、利率、股市”的三杀过程:先是持续高涨的通货膨胀导致百姓生活困苦、货币大幅度贬值;然后,汇率贬值进一步推升通货膨胀、导致政府融资成本上升、债市下跌;最后,汇率和利率崩盘导致股市熔断、股票大跌、财富蒸发。土耳其货币3个月内兑美元几乎贬值一半,11月的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到21.31%。考虑到执拗的土耳其央行仍然将中期通胀目标维持在5%,土耳其的金融市场似乎看不到什么曙光。全球担心的是,土耳其的“股债汇三杀”是个例,还是会蔓延到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毕竟俄罗斯、巴西、墨西哥等G20国家,也都面临着后疫情时代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首先,说说土耳其的特殊性。土耳其是一个既开放又封闭的特殊经济体:一方面,它的经济中心伊斯坦布尔是一个“全球化”上千年的历史名城、地缘位置极为重要,美国、欧盟、俄罗斯、中东石油美元都在伊斯坦布尔持有大量金融和实体经济资产,造成土耳其股市债市对国际资本流动可谓是异常敏感;另一方面,以政治中心安卡拉为代表的小亚细亚腹地,却是欠开放、欠发达、欠工业化的广大内陆地区,经济基础完全不同于伊斯坦布尔,对国际金融市场并不敏感。
典型的经济二元结构,造成土耳其经济非常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周期的影响,但又局限于国家实力、纠结于国内欠发达地区诉求,无法形成有效的货币政策应对。为了突破这种瓶颈,土耳其在二战后不是埋头搞建设,而是多次在地缘政治上切换阵营,以谋求欧盟、苏联、中东石油美元的支持,这几年还想依靠宗教治理和所谓突厥国家联盟,当然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在经济领域愈发艰难。这一次由于新冠疫情引发的全面经济危机,也是土耳其多年“政策躁动”积累所致。
其次,再说说土耳其的典型性,也就是新兴经济体在美元加息周期的常规风险。包括土耳其在内,很多G20国家包括巴西、俄罗斯、墨西哥,目前都面临超过10%、甚至是15%的通货膨胀风险,美国的11月通货膨胀率也达到破纪录的6.8%,这是新冠疫情带来的全球大宗商品上涨、产业链和物流不畅所致,美国“无节操”地发行货币和财政赤字,则加剧本国和全球很多国家货币贬值速度,让全球穷人的生活水平显著下降。
从经济周期角度,新兴市场国家面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剧本:美国国内通货膨胀高企、美国被迫加息、全球资本风险偏好下降、全球资本回流美国、新兴经济国家资本外逃、货币贬值、债市崩盘、股市崩盘、陷入恶性循环、失业率高企、经济崩溃。其根源当然还是美元——美元虽然是美国的货币,却是全世界的问题,特别是全世界穷人的问题。
很多资深投资者依然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心有余悸。当时,美国连续加息、资本回流,泰国、印尼的“股债汇三杀”迅速蔓延,东南亚各国失业率奇高、民生凋敝。要不是有内地的强力支持,就连香港也会陷入非理性的金融资产价格暴跌。
1997年之后数年,为了摆脱巨额外债的金融困境,东南亚很多国家被迫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整改,经济政策灵活性严重丧失,发展节奏至今未能彻底走出阴影。反观美国,也没有逃脱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市场长期低迷,这也是目前美联储迟迟不肯加息的重要原因。当然,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穷人的财富并没有凭空蒸发,包括索罗斯在内的金融投机客从中赚了大钱,要不是被中国内地阻击在香港,他们的气焰还会更加嚣张。
展望2022年的全球经济,各方都在为避免重蹈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做着努力,中国也应该提高警惕、积极应对索罗斯们再次煽风点火。很多面临通货膨胀、资本外逃风险的新兴市场国家,都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潜在伙伴,值得我们从长远利益角度尽力协助它们走出困境。另一方面,美国被迫加息会造成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加上美国国内政治氛围越发极端,中概股的融资环境必然恶化,中国科创型企业融资路径变窄,或不利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为此,2022年的中国经济政策必然更加重视资本市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践行“科技+金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贯彻注册制、科创板等手段提升A股的科技含量,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科创型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同时,应高度关注全球金融动荡对香港资本市场的冲击,优质的中概股回归香港,既是香港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的提升,也是对香港资金的深度考验。为此,我们不妨解放思想、深化沪港通和深港通资金通道,让更多中国投资机构到香港参与港股交易,这不仅有利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提升,也将是中国本土券商和基金走向国际市场的难得机遇。(作者是甬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