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蜜雪冰城冲刺IPO,和奈雪是同义词还是反义词

由 都超英 发布于 财经

叩响资本大门的蜜雪冰城,有望成为国内茶饮“第二股”。与新消费品牌奈雪的茶相比,主打下沉市场的蜜雪冰城,在商业模式上分化出与其截然不同的命运分野,人们也更期待两种模式在资本市场的各自表现。


素有茶饮界“拼多多”之称的蜜雪冰城,终于叩响资本市场的大门。

 

9月30日,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蜜雪冰城)拟在A股市场上市,目前接受辅导备案。这意味着,蜜雪冰城有望成为继奈雪的茶(02150.HK)之后,国内的茶饮“第二股”。

 

蜜雪冰城之所以受到关注,一方面,蜜雪冰城是国内首家门店数量破万的茶饮品牌,庞大的门店数量让它备受资本市场青睐;另一方面,蜜雪冰城的低价战略和加盟模式,与目前主流新消费茶饮品牌的直营模式与高端路线,分化出截然不同的命运分野,人们也更期待两种模式在资本市场的各自表现。

 

相较于其他新消费品牌在冲刺IPO上的高调,成立于1997的蜜雪冰城显得有些过分低调。而从多方信源来看,“不差钱”的蜜雪冰城不像一些烧钱的新消费品牌急于上市融资。

 

那么,此时急于上市的蜜雪冰城,意欲为何?除了领跑的门店数量,蜜雪冰城又该如何讲好未来的资本故事?与美团一样下沉到县镇级市场,蜜雪冰城的生意真的好吗?


01冲刺IPO


国庆前夕,蜜雪冰城上市的消息最终落定。

 

9月30日,根据河南证监局披露,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蜜雪冰城”)拟在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正在接受广发证券对其进行辅导,已于2021年9月29日在河南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蜜雪冰城上市地从早前盛传的港股变为A股。相较于香港资本市场,A股的业绩门槛要求更高,也折射出蜜雪冰城对自己业绩的自信。

 

根据企查查显示,去年12月蜜雪冰城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司名称从郑州两岸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而在今年3月,完成股份制改造的蜜雪冰城注册资本增至3.6亿元。

 

目前,蜜雪冰城的股份高度集中在创始人张红超、张红甫兄弟手中,两人分别持股47.5%,此外部分高管如总经理时朋等持有少量股份。在2021年年初,据相关媒体报道,蜜雪冰城获得了由美团龙珠及高瓴资本为首的资本机构的 20 亿元的融资,市场预计估值高涨至 200 亿元人民币。但从工商注册信息上看,并未有高瓴资本与美团龙珠等外界资本入股的痕迹。

 

公开资料显示,蜜雪冰城成立于1997年。业内对蜜雪冰城最大关注在于其门店数量。截至2020年6月,蜜雪冰城线下门店数量突破1万家,是国内首家突破万家门店的茶饮品牌。短短1年时间后,蜜雪冰城门店数量已经接近2万家。

 

蜜雪冰城的疯狂扩张,离不开其对下沉市场的重仓。相较于奈雪、喜茶等新消费品牌在价格、品质上的高举高打,蜜雪冰城凭借“3元的冰淇淋、4元的柠檬水、均价8元的奶茶”的定价策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径,并在行业内杀出重围。

 

据了解,在中国餐饮连锁市场,与蜜雪冰城同样拥有上万家门店数量的品牌,只有绝味、正新鸡排和华莱士等三家。门店数量庞大,足够下沉,应该是蜜雪冰城的优势之一。

 

成立25年,很少靠外来融资,却据说一直处于盈利状态,如此接地气的奶茶品牌,为何在此时此刻选择上市这一资本动作?


02奈雪的B面


当下来看,蜜雪冰城有望成为继奈雪的茶之后,国内的茶饮“第二股”。不过,相较于喜茶等新消费品牌登陆资本市场,行业内对蜜雪冰城登陆资本市场抱有更大的兴趣。

 

因为,蜜雪冰城的低价战略和加盟模式,与目前主流新消费茶饮品牌的高端路线与直营模式,分化出截然不同的命运分野,人们也更期待两种模式在资本市场的各自表现。

 

事实上,如今奈雪股价接近腰斩,也表明了投资人对“奈雪们”的逻辑并不买单。在业内人士看来,奈雪定价过高,后期几乎没有上调空间。而奈雪大部分资金投入都在原材料、房租上,且原材料和房租依然都处于增长态势,这也意味着,奈雪后期的利润还将被进一步摊薄。

 

那么,蜜雪冰城的加盟模式与平价策略,是否会为茶饮市场提供新的思路?

 

陆玖财经了解到,蜜雪冰城品牌目前由三个公司共同服务: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主导管理运营,河南大咖食品有限公司主导研发生产,郑州宝岛商贸有限公司提供仓储物流服务。三个公司共同协作形成完整产业链。

 

和市面上其他的茶饮品牌通过加盟费来盈利不同,蜜雪冰城的盈利模式更类似于安利等直销公司模式。”河南一业内人士告诉陆玖财经,蜜雪冰城的加盟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主要通过销售生产设备和食品原材料来盈利,这也就意味着,蜜雪冰城的增长曲线与门店盈利状况、门店数量形成强链接。


蜜雪冰城一高管告诉陆玖财经,蜜雪冰城的逻辑是:先建模、保证模型赚钱、再把模型向所有的门店输出。“对于总部来说工作只有两项:让模型更赚钱、把模型复制给门店。这些也决定了蜜雪冰城的发展不是靠加盟费赚钱。”上述高管表示。

 

根据这个商业逻辑,蜜雪冰城测算出一套创业型茶饮店的最低成本:5-8万的装修成本。此外,为了降低成本,与奈雪、喜茶的仪式感相比,蜜雪冰城将杯盖简化为封口、不使用杯套等,“将茶饮周边不能吃的东西全部舍去”。


03食品安全风波


不过,蜜雪冰城在不断降低创业门槛,保证门店数量极速扩张的同时,也埋下了食品安全隐患。

 

今年5月,蜜雪冰城被媒体爆出个别门店存在篡改开封食材日期标签的食品安全风波。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蜜雪冰城多家门店停业整顿,总部也向公众发出了致歉信,并作出整改计划。

 

“按照蜜雪冰城的品控标准,一杯茶饮有着4小时最佳品尝期的要求,如果超过期限就必须倒掉,这样的标准下,不乏有门店不愿意执行或者对抗总部的监督体系。”蜜雪冰城上述高管坦言。

 

为何会产生对抗情绪?几名茶饮从业者向陆玖财经直言不讳地表示:“相对于个体从业者,每份原料都是真金白银地购买,需要核算成本。”在他们看来,蜜雪冰城定价偏低,也让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难免会有门店出现违规操作。

 

“品牌方有完善的制度,但店家没有自我驱动的内生动力,一个团队巡查、管理一个区域,死角太多。”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茶饮从业者用“打游击”这个词,向陆玖财经形容双方的关系。

 

蜜雪冰城方坦言,早在2015年的时候,蜜雪冰城亦出现过类似的事件。事件发生后蜜雪冰城将2015定义为“盘根”,全员梳理职责、环节、标准等,堵住漏洞。那一年,控制门店规模增长和人员规模增长成为蜜雪冰城的主要工作,希望把企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大化地解决掉。

 

“5年之后我们又经历了一件相似的事,这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管理逻辑在落到终端执行上时,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该高管认为,凡事都有两面性,5月份的食品安全事件,是整个公司的一次警醒和刮骨疗伤,对蜜雪冰城下一个5年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不过,基于“加盟制”生长模式的蜜雪冰城,门店数量即是它故事的核心要素,同时也考验它对加盟商及供应链的管控能力。“从目前来说,多数加盟品牌都面临与蜜雪冰城同样的问题,如何破局,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业内人士认为。

 

据透露,目前蜜雪冰城也聘请了行业重量级大咖负责店面运维品控,希望能够逐渐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04为何急于上市?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蜜雪冰城在食安风波尚未完全落定之时启动IPO,选择时机并不十分有利。据媒体此前报道,接近蜜雪冰城的知情人士透露,2019年蜜雪冰城收入为60亿元左右,净利润约8亿元,而蜜雪冰城也并未进行过股权融资。

 

换句话说,“不差钱”的蜜雪冰城不像一些烧钱的新消费品牌急于上市融资。那么,屡屡公开否认各种上市传闻的蜜雪冰城,为何突然决定此时冲刺IPO?

 

业内认为,原因之一,或是以股权形式加固利益共同体。目前蜜雪冰城品牌方与终端门店还处于单纯的买卖关系;只有形成俱荣俱损的利益共同体,才能进一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和“连而不锁”的门店管理问题。

 

据蜜雪冰城方透露,目前加盟蜜雪冰城主要有三个梯队,其中第一、二梯队都是拥有数十家甚至上百家蜜雪冰城门店的优质创业公司,这些公司也是蜜雪冰城大力扶持的对象。对于这些创业公司来说,大部分已经实现财富自由,但做茶饮又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

 

此外,在开店策略上,蜜雪冰城信奉7-11的密集开店策略,可以减少配送成本。蜜雪冰城方认为:“如果实行区域保护政策,则是给竞争对手留空间。”那么,如何不会造成无序竞争?“不少区域内多家密布门店,实际上属于同一个加盟商,他们对市场感知更敏感,可随时根据业绩调整该区域门店数量。”蜜雪冰城方解释。

 

有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加盟蜜雪冰城实现财富自由的头部企业,可能存在换赛道的想法,或许只有通过股权的方式,才可以将其绑定在蜜雪冰城的战车上。“未来上市后的蜜雪冰城,首批新股持有者大概率优先的是这些中坚加盟商,通过这种形式来加固利益共同体,增加归属感,在管理上也能更加协同。”该业内人士认为。

 

不过,相对于新消费品牌的高调,蜜雪冰城并不擅长讲故事,甚至创始人也极少在公共场合露面。如果登陆资本市场,在规模化以外寻找新的增长点,讲好新的资本故事,则成为蜜雪冰城的当务之急。

 

今年8、9月份,蜜雪冰城摁下了“快进键”——设立子公司重庆雪王农业有限公司、成立雪王投资公司,并在宣布冲刺IPO的第二天,就发布了招聘海外市场招商顾问的信息,宣布其迈向全球市场的野心……显然,谋求更宏大布局的蜜雪冰城,也希望通过资本市场分担风险。

 

但是,一旦亮相在资本市场的“镁光灯”下,蜜雪冰城能否满足资本市场对它的期待,仍需等待时间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