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报季”,往年中概股企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但在今年这个被资本市场铭记的3月,欢喜是没有的。
比如出炉不久的腾讯2021年报,在泰山压顶的情况下,虽然各方面表现已然不错,但全年利润只涨1%的数据,还是很难让投资者扫去此前股价腰斩的心理阴影。
再比如早几天的京东2021年报,虽然营业收入为9515.92亿元,同比增长27.59%,但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35.60亿元,同比下降107.2%。
过去的15个月里,中概股经历了史诗级大跌,合计跌去了10万亿元的市值,惨烈程度肉眼可见,一些中小型互联网企业中概股形势变得相当危急。
156家中概股跌去九成市值
2022年3月,是见证历史的一个月,一组来自中概股的数据,就令人触目惊心。
据财联社星矿数据,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共有323家,在3月份前9个交易日平均每个交易日蒸发2300亿人民币。
这种下跌是何种概念?举例来看,截至3月14日午盘,贵州茅台市值为2.17万亿人民币,中信证券市值为2555亿人民币,这就相当于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每天约跌掉一个中信证券的市值,9天跌掉一个茅台的市值。
323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当中,以上市后股价最高点与3月11日收市价计算,156家公司的股价跌幅达到了90%及以上,占比达48.29%,股价跌幅超80%的公司占比达64.5%。
其中,3月累跌市值最高的阿里巴巴,股价自最高点下跌73%,中国人寿自高位跌去89%,哔哩哔哩、滴滴自高位跌去88%。
(注:表格以3月累跌市值由高到低取前20企业 )
此次中概股面对的市场忧虑比之前都更大。
3月10日,美国证监会宣布将百济神州等五家中国公司列入《外国公司问责法》的暂定清单,存在两年内被强制退市的风险。
一时间,整个中概股风声鹤唳,开始抱团下跌。噩梦持续了好几天,3月14日,腾讯、阿里、美团、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继续扩大跌幅,距离历史最高点瞬间回撤了一多半。
在监管趋严、反垄断深入、中美博弈持续的复杂形势下,中概股遭遇了集体“围猎”,我们看到了115美元的阿里、45美元的拼多多、3.8美元的滴滴。
股价回调与基本面关联不大
“中概股的估值体系和逻辑,已经变得不一样,必须要重新衡量。”一位投资者向中国财富网表示。
同样,股价的暴跌,也并不意味着这些公司的基本面发生了巨大转变,相反,还有不少公司在过去几年几乎都保持着较为稳健的业绩增长。
拼多多,2021年第二、三季度首次实现并连续保持盈利。
新氧科技,2021年实现总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30.7%;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1.40亿元,同比增长42.4%。
中信建投陈果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中概股主营业务在国内而在美国上市的特殊性,股价易受国际形势的影响。
中信建投认为,中概股整体上基本面并未出现较大问题,相关财务披露问题也并非新的事件,因此短期存在反弹空间,还需进一步跟踪国际形势的变化如中美监管层就财务披露细则等沟通和合作进展。
因此,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不能简单以股价和市值去评价一家公司。
市场注入强心剂
大跌之后,市场信心从何拾起?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召开。会议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面对资本市场关切的问题均有回应,包括中概股于《外国公司问责法案》重压下的退市隐忧、对于利空困扰的互联网平台的政策支持、房地产行业的改革以及货币和财政政策动向等等。
对于中概股,会议释放出的信息显示,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管理局等金融管理部门先后发声,表示坚决贯彻落实此次专题会议精神,稳定市场预期。
相关人士表示,高层会议这样直面市场关切,相关部门这样紧锣密鼓表态是不多见的,可以预见,稳定市场预期的一系列政策动作将陆续出台。
受此影响,无论是中概股、港股还是A股,都迎来了一波强势反弹。
Wind数据显示,3月16日至3月22日,281家中概股公司中仅27家呈下跌走势,占比仅为9.6%。其中,5家公司股价涨幅超100%,49家公司股价涨幅超50%。
同时,3月22日,阿里巴巴宣布进行股票回购,回购规模从150亿美元增至250亿美元。回购将持续至2024年3月底。此举亦创下中概股回购规模纪录。
银河证券研报显示,今年以来中概股下跌幅度较大,且下跌速度较快,部分公司估值已近历史低位。近日,金融委会议的召开大幅提振市场信心,助推市场短期反弹,国际特殊事件造成的情绪性影响也逐渐消化,短期市场在政策面催化下有一定机会。长期来看,中概股目前估值泡沫已有所挤压,将时间周期放长来看,处于性价比较高位置,价值投资思路的重要性有所抬升。
寻找下一个浪潮
“一个时代过去了”,华兴资本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包凡近日在一个投资群里感慨。
即便暂时的危机已经过去,但现如今,中概股已经不再是重仓对象。摩根大通2021年四季度减持互联网中概股,包括阿里巴巴和京东。
并且,随着中概股的不确定性风险加大,近几年已经有网易、京东、百盛中国、华住集团、中通快递、新东方、百度、哔哩哔哩、小鹏、理想、蔚来等十余家中概股相继回港二次上市。
一个时代过去,另一个时代的浪潮又在哪里?
高瓴资本的创始人兼CEO张磊曾表示,未来两到五年里,高瓴资本看好科技领域的半导体、前沿科技、新能源、智能硬件等四大细分赛道,硬科技将称为“历史性的结构性投资窗口期”。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分析,低估值板块目前具备较高提升空间,医美行业景气度持续,低位布局正当时。
另外,曾经重仓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经纬中国,也将目光转向了生物医疗、新能源产业链、智能制造等赛道。
大浪淘沙,虽然淘掉的未必是沙子,但留下的一定是金子。从投资来看,一方面,不能仅以股价高低去评价一家公司的价值;另一方面,随着中概股相继回归,投资也应该寻找下一个浪潮。
(提示:上述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具体操作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