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开盘首日遭股价设置乌龙 独家专访达达集团蒯佳祺:美股市场如何讲好“即时零售”故事?
身穿白色的“DADA”文化衫、休闲牛仔裤、一双New Balance运动鞋,在集团上市的高光时刻,达达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蒯佳祺保持了一如既往的“低调”着装,但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达达集团的上市过程中有着诸多意外。“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次不是在纽约敲钟而是在上海中心,但这样会更有意义。作为一家在上海起步发展的公司,我们感到非常骄傲。”正式敲钟前,蒯佳祺在致辞中表示。
达达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蒯佳祺
据了解,达达集团此次上市,有着多重特殊意义。一方面,由于疫情的影响,达达集团从路演至上市,全程采用了线上模式,这在中概股上市历史上还是首次。另一方面,继瑞幸咖啡承认财务造假引发中概股信任危机后,5月20日,《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获美国参议院通过,而达达集团也成为新法案公开后,第一家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
6月5日,达达集团正式登陆了纳斯达克,发行价为每股美国存托股票16美元。扩大后发行规模为2000万股,如全额行使“绿鞋机制”,达达集团此次募资规模约在3.68亿美元。
成功登陆美股市场意味着达达集团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但在上市首日,其一度遭遇开盘破发的“意外”。达达集团方面称,达达集团IPO发行价定为16美元/ADS,但由于数据维护出错,达达集团发行价被误设置为23美元。
受开盘破发乌龙事件影响,达达集团开盘后股价一路震荡回落,最终收盘价稳着陆,报收15.99美元,较发行价下跌0.06%,总市值为35亿美元。
这似乎就如同达达集团将要面临的资本市场环境。面对着海外资本市场的诸多不确定性,当阿里、网易、甚至达达集团的大股东京东都已经完成或加速启动回国上市,为何达达集团仍要“迎难而上”?对于这些问题,蒯佳祺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专访。
一问达达集团赴美上市,为何此时?此地?
“计划早已定下,后来也没有太多犹豫”
受瑞幸咖啡事件等多重因素影响,多家公司暂缓了赴美上市计划。此外,网易、京东等互联网巨头都已启动了回港“二次上市”的计划,但达达集团此时却选择了“迎难而上”。
为何达达集团要“迎难而上”?这是外界对达达集团此时选择赴美上市的普遍疑问。蒯佳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达达集团的上市计划是在2019年10月就启动了的,从启动到今天上市,差不多半年多的时间,而当时还没有瑞幸的造假风波,也没有后来的疫情影响。
“虽然中间经历了很多事情,但计划早已定下,后来也没有太多犹豫。”在蒯佳祺看来,瑞幸的风波只能算是“个案”,而达达集团之所以做出上市的决定,是因为当时集团旗下的达达快送业务在营利性上已经有明显的提升,而京东到家业务的发展也有着稳健的表现。
根据此前达达集团披露的招股书,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12个月里面,京东到家的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92.0%,达到157.24亿元,共计2760万活跃用户在此期间贡献了1.347亿订单。截至2019年12月31日,达达快送业务覆盖全国2400多个县区市,日单量峰值约1000万单。
“作为创业者,我们看的是长期,我们用了10年的时间做物流,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公司能否创造价值,我们相信只要公司能够创造价值,资本市场最终都会认可。”蒯佳祺称。
实际上,每一家公司的长期发展路径,都不是临时决定的。就如青桐资本投资总监霍婷洁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所说,其实前两年就已经有传出达达拟上市的消息。而按照目前的公开发行信息,达达集团不符合大陆上市的条款,所以只要公司谋求上市必然要走海外市场。
同时,霍婷洁认为,虽然目前因《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公布的影响,国内对赴美上市的风险评估不断调高,但是“法案”并不是禁止中概股上市,只是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另外,法案中的细则尚未出台,但部分与国内证监要求相违背的条款未来或都将有更优的解决方案。
二问成立以来连续亏损,何时扭亏?
“客户增长、成本下降,对盈利有信心”
实际上,对于达达集团此时上市的原因,外界也有诸多猜测,其中就包括其对于充裕资金需求的考量。
根据达达集团此前披露的招股书,达达集团近三年的收入水平持续高速增长。其中,2017-2019年,达达集团分别实现净收入12.18亿元、19.22亿元、31.00亿元,2018年、2019年的净收入分别实现同比增长57.80%和61.29%。在2020年第一季度,达达集团实现净收入11.00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5.26亿元同比增长109.13%。
收入水平的增长代表着达达集团的规模持续扩大,但也需要注意的是,这也使得达达集团在运营成本上的支出不断增加,进而导致了集团持续处于亏损状态。
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达达集团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分别为14.49亿元、18.78亿元、16.70亿元。2020年第一季度,达达集团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为2.79亿元。
何时能够实现扭亏?对于这一问题,蒯佳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其实从招股书也能看到,达达集团近年来的收入增长在提速,亏损额在收窄,所以整体来说,对实现盈利是很有信心的。”
“分业务来看,达达快送的毛利一直是正的,京东到家虽然还在投入期,但也在向好的方面发展。”蒯佳祺进一步表示,这种信心主要源于客户需求的增长以及技术升级所能带来的成本下降。
蒯佳祺称,在客户的需求方面,京东到家作为电商平台,连接的是零售商、品牌商和消费者。通过降低传统零售商和品牌商的运营成本,提高消费者的购物效率,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品牌商家愿意与京东到家一起分享价值,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
而从成本角度来说,蒯佳祺也表示,京东到家目前的主要成本支出在骑手成本和教育消费者的成本上。对于前者而言,随着技术带来的运营效率提升,从拣货到配送,各项成本都会逐步下降;而对于后者来说,目前市场的成熟度越来越高,消费者的粘性也越来越强,所以成本也会降下去。
“三类客户的增长,两项成本的下降,我们对实现盈利很有信心。”蒯佳祺说。
对此,霍婷洁也告诉记者,不可否认的是,即时配送作为大物流的一个细分赛道,物流行业本身就有资产重、服务重、毛利低的痛点。随着达达配送业务本身的不断扩张,整体运营成本的扩大是很正常的。同时,根据达达集团披露的数据判断,达达集团的亏损规模已呈现了收窄趋势。而未来为了公司本身的长期健康发展,扩大规模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增加利润率、减少亏损必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问站在上市新起点,达达集团未来怎么走?
“每一个零售细分都会被线上化,我们才刚开始”
根据达达集团此前招股书援引艾瑞咨询的报告,达达集团旗下的京东到家和达达快送两大平台,在商超即时零售、社会化即时配送两个领域中市场占有率均为第一。但站在上市后的新起点,未来的达达集团又将如何再进一步?
“上市从任何角度来说,都只是成长中的一步,六年时间一晃而过,我们希望自己仍是少年。”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蒯佳祺表示,上市后的达达集团有了更多的背书和信任、有了更多的融资渠道,也有了更多的合作伙伴和人才,这些在给达达集团带来更多机遇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责任。
“达达集团之后要做的,依然是把履约做得更好。”蒯佳祺说,零售的本质是供应链,任何一个品类的供应链打造都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这是零售商的强项,而达达集团的优势在于履约。所以说,履约和技术赋能仍是此后达达集团的主要发展方向。
而从市场空间上来说,蒯佳祺进一步表示,整个商超市场是3万亿的市场,这个市场本身已经很大了,达达集团才刚开始。但其实不只是商超,每一个零售的细分市场都会被线上化,每一个品类在供给侧的优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只不过达达集团最开始选择的商超业态是最难啃的骨头。据了解,自今年4月起,达达集团也开始在手机数码领域发力。
“即时配送是基础设施,但在基础设施之上,会衍生出更多的可能性。基础设施的完善度越高,上面的建筑才会越扎实。”蒯佳祺称,中国电商已经发展到即时零售阶段,而80%的零售依然发生在线下,即时零售以及零售的本地电商化将是最大的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