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凯丰投资:资金总要流向洼地 百亿机构眼中的洼地是?

由 司徒元基 发布于 财经

  凯丰投资是一家专注于大宗商品债券、权益类资产及其衍生品投资的宏观策略私募,资产管理规模逾百亿。

  王东洋毕业于中南大学,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EMBA。十六年上市公司管理经验,2017年起任凯丰投资总经理,全面主持公司经营管理及战略执行,有效推进投研战略升级、投资理念落地、产品布局完善、管理机制优化等工作,为凯丰打造发展护城河提供多维度保障。

  核心研究员每年只持续跟踪10个公司

  第一财经蒋汉昆:你好王总,感谢接受我们的专访。凯丰这样百亿的规模是非常考验投资及管理能力的。您在为凯丰在打造投研团队的时候,选人的标准是什么?

  凯丰投资王东洋:因为A股的上市公司非常多,现在已经4000多家了,如果总是追热点,长期来看是很难有沉淀和积累的,所以我们更倾向让刚入行的研究员聚焦于一两个核心公司,对它的上下游企业运营,甚至它的竞争对手去做大量的研究之后,一年时间内他就会对上市公司所在的赛道、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竞争对手有非常深度的理解。我们也会要求核心研究员通常每年持续跟踪的核心公司,大概就是在10个左右。其实这就说明了我们是做深度研究的,做深度的基本面跟踪。假如说我们公司有20个研究员,那就能覆盖150家到200家左右的比较好的上市公司,这就符合我们的投研理念。我们不太喜欢天天追逐热点的,会很难形成深度积累。

  立足中长期投资聚焦七大领域

  第一财经蒋汉昆:具体到细分赛道而言,您更看好哪一些行业呢?

  凯丰投资王东洋:我们是一个立足中长期的投资机构,所以目前主要聚焦在七大领域。像科技、消费医药、周期、高端制造、金融地产,包括交运以及公用事业。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我们是有攻有守的组合。科技消费和医药本身是偏进攻型的组合,因为大家都追求偏成长型的思维,而像周期、交运、公用以及金融地产其实是偏防御型的板块,高端制造介于两者之间。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过度追求风格的极速切换,比如说我就特别喜欢科技,或者我特别喜欢医药,但实际上来讲,在历史上做这种大范围择时的难度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通常会维持一个基本比例的配置,在这个过程中再去精选个股。因为我们觉得不论在什么样的行业都会有伟大的公司,在周期股当中也有伟大的公司,它的核心是未来有没有增长。

  以增长型思维去选择当前更看好高端制造与新能源汽车

  第一财经蒋汉昆:说到这里,近期我们也能看到整个板块是有明显轮动的。 在您刚才提到的七大领域里面,目前凯丰的配置比例是怎样的呢?

  凯丰投资王东洋:我们都会有一些,但最终还是要找里面的好公司。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是一个增长型的思维。比如说我们在高端制造领域配的就会稍微多一些,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最近科技、消费、医药的估值已经比较高了,目前已经处于历史峰位95%左右,包括现在 A股和H股的比价,这个指数大概已经超过了2015年。核心的原因在哪里?我们觉得今年虽然有疫情的扰动,也有经济修复的过程,也有流动性相对比较宽松。 但如果以未来3到5年的空间去看,可能科技和消费医药是值得去配置的,但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我们要看投资不同期限的问题。比如今年上半年,尽管疫情影响非常大,但是有很多高端制造类的公司跑出了非常好的业绩,包括像光伏产业链,比如说它过去是做那种非常小的铸造件、液压件,但今年其实业绩增长是非常高的。包括像科技里边也会有一些,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是消费电子的高峰期,利润释放得非常快,但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有一定的风险,所以现在来讲我们会相对更看好高端制造这个板块。一是它技术的突破,第二就是进口的替代,第三是在全球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这是非常核心的维度。 另外一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因为这是国家战略,包括欧洲在6月份开始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也就意味着其实新能源汽车未来一定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它对石油的替代,长期来看是值得我们去跟踪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也会衍生出一批伟大的公司。包括我们会看到很多传统的制造型公司,不论是养猪还是养鸡,其实这种配种育种的技术,目前国内还有差距,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未来蛋白摄入的问题,假如一些养殖类的上市公司有了突破,打破海外对这方面的技术垄断,可能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科技和医药行业 20%的公司或仍能维持高增长

  第一财经蒋汉昆:所以您觉得这方面是有国产替代的机会的?

  凯丰投资王东洋:我觉得会有一些。其实这就跟过去我们在芯片领域一样,包括我们在消费电子领域一样,前提是你有没有持续的研发,持续的投入?而且这需要一批伟大的企业家,能够以长远的视角和长期主义的思维去运作企业。在这个过程当中,A股过去其实有很多上市公司通过自己4到10年的大比例研发投入,通过看它们研发持续投入的比例,就能看出它们未来能否在这些方面形成突破。一包括一些医药类的上市公司,其实也是存在的。当然它们估值整体肯定偏高,但核心是看有没有增长,我们认为在科技类和医药类中,可能只有20%的公司依然能维持可能年化20%——30%的增长,这些公司依然值得长期去配置。

  未来市场整体或震荡向上

  第一财经蒋汉昆:说到这里,其实您在今年初对上半年的判断,就提到会是结构性行情,市场走势也印证了您的判断。 那您对下半年剩下这几个月市场的判断是怎样的?

  凯丰投资王东洋:目前绝大多数资产管理机构,可能普遍都处于比较迷茫的状态。因为今年影响全球的主要是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宏观的政策面,一个是宏观的基本面。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们去看国内的经济基本面。从3月份开始,一方面是国内流动性持续宽松,第二就是国内的复工高于预期,在这个过程当中,比如基建以及一些偏基建、设计类的公司,包括装备制造类的,因为一季度受到比较大的影响,特别是2月份和3月份,所以业绩在二季度出现了回补,可以看到它们订单业绩增长是不错的,那么未来三季度四季度能否维持这样的增长,其实是存疑的。

  而且从疫情的角度,现在我们已经看到有一些疫苗的生产,但是毕竟全球有这么多的人口,我觉得新冠疫情还会伴随我们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能未来会对经济的修复造成一定的压制,这是第一个。第二来讲,我们看到国内流动性释放后,在7月份的政治局会议上,其实是把“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说法基本上删掉了。摆明了在下半年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央行在为未来的经济缓冲增加工具储备。这是第二点。第三还有一个隐忧,就是我们会看到偏制造类的,比如说用PPI相对恢复还不错,但是偏消费类的很多数据恢复得并不是那么理想,而消费数据在GDP的占比有60%左右,所以我们认为未来是偏震荡的行情。但是毕竟现在资金成本较低,流动性还在,尤其是美联储的这种流动性,特别是最近偏鸽派的言行,会对全球的宽松会形成一定的支撑作用,所以可能是偏震荡或略微向上的行情。

  而在大类资产配置当中,我们会适度加大一些对债券的配置比例,因为随着债券在4月份急速下跌,部分调整已经到位了,所以我们从8月或9月开始,有些配置的机会就会出现,但主要还是从票息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但它不会像4、5月份的时候,股票的性价比非常高,而债券的性价比比较低,因为资金它总会流向相对被低估的价值洼地。所以假如债券机会出现,在股票上我们就相对会偏谨慎一些。

  至于大宗商品,我们会觉得一旦四季度经济恢复不及预期,那么今年大宗商品的库存还是比较高的,包括对消费类大宗商品还是有些压制,所以我们不排除下半年大宗商品会存在下跌的可能。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